物哀与侘寂——日本古典美学的核心
一、“物哀”概念的由来
“物哀”最早由日本江户时代学者本居宣长(1730~1801)提出,他认为此为日本文学之根,后来又进一步衍生为美学和世界观层面的概念。“物哀”美学的审美过程中最经典的就是“叹息”——“所见所闻,所接触之事,心中有感而发的叹息之声。”
“叹息”的意义为“断绝前后联系”,这才是叹息的本来面目。即,为了留有余韵而利落地省略后面的东西,“叹息”后和前面是干净利落、一旦切断。叹息也有各种形式。突如其来才是本意。
“物哀”并非一般的“愁”。本居宣长曾在著作《石上私淑言》中阐述“物哀”,是“从所见之物、所听之事中用心体味出的情感”。这一情感里,有对于“悲苦”情怀的体认,有对于“清冷之境”的欣赏,更有对于历史的钟声却须臾而飘逝的领悟。
中国唐代诗人张继的代表作《枫桥夜泊》,不仅在中国传颂千年,在日本也同样家喻户晓,也同样被纳入了国语课的背诵篇目。之所以会这样,不仅仅是因为诗词读来朗朗上口,理解浅显易懂,更是因为它体现出了东亚的共同审美。钟的悠久与钟声的须臾,构成了奇妙的紧张关系,日本人的理解,寒山寺的钟声,仿佛樱花之美,如同“音乐的樱花”,正是蕴涵着本居宣长的“物哀观”。所以这首诗才能如此触动日本人的心弦。
二、“一角式” 与“侘寂”
南宋时期马远的《寒江独钓图》
图中的构图法被称作“一角式”,日本美学中的“减笔体”就是受此影响而来。超脱孤绝的残缺构成了另一种美的形式,同时也诠释了:美,不一定是完整的,与“完美”相对立。这种超脱的孤绝,在日本文化中就称之为“侘(わび)”,中文译文“侘寂”,本意是“过孤寂生活”。虽然有些消极,但换个角度说,也是一种个性的体现——不被大时代潮流所裹挟,不随波逐流,不依赖世俗事物,包括财富、权力、名声等,而去营造内心感受到某种超越时代和社会地位的具有最高价值的事物存在。
关于“侘”,在《现代日汉双解词典》中解释有两层含义:1.幽居安乐;2.(茶道、俳句的极致之趣)幽闲和恬静。表达了一种古雅苍劲之感,闲寂朴素而有情调。
侘一般被认为是“寂静”的世界,需要安静、宁静,与古雅、原始性有关,存在于纯朴自然和原始粗犷的不完整之中,更包含了将上述那些事物提升到艺术品时的难以言状的要素:不平衡、非对称、一角式、贫之、单纯等等,都是作为日本艺术和日本文化最显著特点的同类观念,而这些观念都是对“多即是一,一即是多”的禅宗真理的认识中得来的。
茶道千利休第15代传人千宗室曾做出如下解读:“寂”中也有“动”的一面,如同雪下春草的发芽,而这蠢蠢欲动的“侘”正代表了日本人的气质。同时发挥好侘的两种精神特质茶道才会有生命力,这与辩证法相通。
清朝乾隆皇帝的老师、诗人沈德潜(1673~1769),曾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传统有所议论,其中之一就是欣赏“古淡”。“古淡”也通“枯淡”,可以说和日本的“侘寂”亦有相通之处。他提出:“味则泊乎不觉其甘也,格则浑乎不觉其其也。音则泠泠乎不觉其倾耳动听也,”
三、日本古典美学构成的原因
1.政治架构的影响
传到日本的唐代文化,只是培养了少数日本贵族,并没有能改变广大庶民阶层的生活方式,真正创造日本现代生活方式的,是日本的武士阶层(武家)。武家操控的封建统治,把阶级思想灌输给了国民,并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低姿态的坐法也被确定了下来,武家的改变是全方位的。跪坐的时候,目光的高度决定了对日用器具的形式的独特要求(器形对思维模式也能产生不同的认识)。
2.气候条件的作用
日本的审美志趣与日本的风土独特的环境也不无关系,相对于中国的“乐感”文化而言,“物哀”悲情之美德文化形式,与岛国恶劣的气候和多地震的地理环境不无关系。
日本的建筑为了防御风雨,房顶又矮,屋檐又深,室内的光线自然暗淡,需要把低矮的几案放在近光处,直接跪坐在地面上。地面上铺的是木板,坐久了腿会疼痛,于是就又发明和使用了铺席,即榻榻米。
3.地理条件的制约
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狭长,资源有限,面向太平洋的渔业生产充满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而地震又无时无刻在威胁着日常生活,这就很容易内化为一种无常的生命意识,进而产生了简约、枯寂的美学情趣。
由此看来,花道是日本室内环境美学的典型代表;枯山水则是日本户外环境美学的典型代表。在这背后的,日本古典美学的核心概念则是物哀和侘寂,而这一美学思想的形式,虽然有很多中国文化的基因在内,但也与日本自身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与政治传统密切相关。
文化既是传承的,又是变化的。在不同的地区,传承与变化的速率不完全一致。日本文化曾经深受中国唐朝文化影响,不过日本的古典美学却发展处自己的路径。就区别性而言,不但与今天的中国有别,即使与当年全力学习的对象唐朝也存在相当差异。实际上,文化的美丽犹如生命的美丽,做自己、保持自己的个性也许比什么都重要,这也是这个世界多姿多彩的魅力所在。
2021-3-18
辛丑年二月初六
资料来源
【日】源了圆著,郭连友译《德川思想小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
张晓风《不朽的失眠》,《港台文学选刊》199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