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7岁嫁许光达,结婚10天失散10年,聚后再不离,夫去再守30年

(说历史的女人——第1574期)

开国十大大将中,许光达排在最后一位,但他却是最低调最高风亮节的一位。他后来被广为传颂的有两件事。1955年,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他得知后,感觉自己受之有愧,应该让出这一位置给功勋更大的人。所以他当面向他的老上级贺龙提出了降衔要求;然后又主动给中央军委主席写信,请求降为上将衔。但最终他的请求没有被批准,还是成了开国十大大将之一。

还有一事。1965年,中国取消军衔制,改为国家行政级别。根据规定,许光达可评为行政四级。这次他又主动提出降级。在他的一再请求下,组织上满足了他的请求,改定行政五级。在十位开国大将中,许光达是唯一低于行政四级的人。为此毛泽东曾给予他高度评价:"许光达是一面明镜,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

如今不少人在单位里,为了评职称涨工资,争来争去的,相比之下,许光达是不是有点傻?说实在的,某种意义上,他是傻,而且痴,一般人难以理解。尤其是在婚姻爱情上,他的"痴和傻"是有名的,几乎无人可及。本文笔者就来叙说一下许光达大将的爱情传说——他和妻子的故事只能用"传说"二字方可表达:她17岁嫁许光达,结婚10天,失散10年,夫妻相聚后再不分离,夫去再守30年!

(一)传说中的励志少年

这一切都像一个美丽的传说——

首先许光达故乡的名字就是传说中的样子:1908年11月19日,许光达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东乡萝卜冲。"萝卜冲",如果不给你说,你一定不会相信这是个地名,怎么拔个萝卜还要冲一冲?难道许光达的家乡人那么爱干净吗?

不管爱不爱干净,反正许光达小时候家里可是真的穷,他兄弟姐妹还多,他在家里排行第五,从小就得同哥哥姐姐一样为生活而辛苦劳动。他6岁便开始出去砍柴、放牛了。

这是众多经典励志故事的经典开头。那时的许光达上不起学,当他牵着牛、背着柴草从村里的小学(类似私塾)旁边经过,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跟着先生坐在那里读书的时候,真的是羡慕死了。不用说,你已经猜到了后面的经典情节。于是有一天,他再次路过学堂时,便把牛拴在一棵树上,把柴草放在一边,趴在学堂的窗口偷偷地听先生讲课。

他听课很入迷,经常一站就是小半天。终于有一天,他因饥寒交迫,脑袋发晕,听着听着便晕倒了。大家听到窗外噗通一声响。先生连忙出来,扶起了许光达。

他醒来之后,先生便明白了一切。

难得啊!先生竖起了大拇指。并且,先生敏锐地意识到,此子可教也!于是善良的先生做出了一个决定,破例免费收下这个学生!

还有什么可说的,承蒙先生看得起,许光达的父母便同意儿子去读书了。这是个英明的决定。因为这位私塾先生真的了不起,他是著名革命教育家徐特立的朋友,他叫邹希鲁,他看到了许光达的未来。

(二)传说中的美丽姻缘

自此,许光达堂堂正正地走进了邹希鲁的学堂。他书读得非常好,并且,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个女孩,即邹希鲁的女儿邹靖华(这个名字起得也很好,百年之后,到现在都不过时)。邹靖华1911年3月出生,比许光达小三岁,两人很快成为好朋友,成了青梅竹马的一对。

做为邹希鲁的得意门生,许光达从私塾出来后继续学业,11岁时考入长沙县梨镇小学高小部;13岁时又考上了长沙师范学校。邹希鲁坐不住了。他再次准确地推断出,许光达绝非"池中之物",于是先下手为强,决定把女儿邹靖华许配给他。

许光达自是没有意见,因为他同邹靖华早已成为好友,尽管那时还不太懂得什么婚姻之事,但懵懂之中也觉得这是件大事,也是件幸福的事情。当然,许光达的父母也乐得"开了花",这是上辈子修的福啊,儿子免费上学不说,还白得了个媳妇。于是在第二年,14岁的许光达便由父母之命,同11岁的邹靖华定了婚。

似乎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其实,许光达同邹靖华能走到一起,还有"负能量"的推动。邹靖华出生在一个大家族,其父邹希鲁兄弟比较多,他们在一个大家庭里过日子,就是兄弟们没有分家。这样事情就出来了。

大家庭人多嘴多,日子就不太好过。可偏偏就数邹希鲁的女娃子多,所以他的兄嫂们就逼着邹靖华的母亲把女儿送出去俩,以减轻大家庭的负担。那时候,邹希鲁在外开班讲学,不怎么过问家里的事,所以面对这些事,这个书生也很难处理。

邹希鲁不在家时,妻子又受到了兄嫂们的逼迫。当时邹靖华才9岁,母亲舍不得把她送人,但又无可奈何,最后被逼得上吊自杀了。可兄弟们还是不愿意,还是嫌邹希鲁的女儿多。于是邹希鲁便想干脆把邹靖华嫁出去得了。而许光达就是最佳人选……

在省城的学校,天资聪颖的许光达自是开了眼,胸中的志向被激发了出来,并且思想进步很快,他积极参加学运,1925年,他17岁便入党了;第二年又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炮兵科,前途一片光明。

1927年7月,许光达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炮兵排长。像那时的不少将军一样,许光达也"参加"了南昌起义。不过他是在8月2日奉命由九江奔赴南昌的,结果晚了一步,他的部队到南昌时,起义军主力已经撤退。

后来许光达在江西赶上了起义主力军,担任第11军11连连长。但在这年的10月初,他在三河坝战斗中被炮弹炸伤,与部队失去了联系。1928年初,许光达转到安徽,在国民党军中秘密从事兵运工作。不久,他的共产党身份暴露,只得返回长沙。

尽管自己的革命工作遭受挫折,但许光达的父母却特别高兴,儿子好不容易回来了,就同邹希鲁商量着把俩孩子的婚事办了。于是1928年9月28日,许光达同邹靖华完了婚。此时邹靖华17岁,许光达20岁。在那个时代,夫妻之间如此黄金般的年龄差很是少见。那时,要不父母包办,女比男大一点;要不男人再婚,比女方大出许多。

尽管是父母包办,但许光达和妻子自小青梅竹马,有感情基础,婚后双方十分恩爱。所以,这对姻缘既让双方老人满意,又让小两口幸福,简直是传说中的十全十美。

新婚之夜,许光达送给妻子邹靖华一个礼物,不是戒指、耳环,而是从他身上取下来的一枚铜钱大小的弹片。他拉着妻子的手说:"桃妹子(邹靖华的小名),我娶了你,我心中不安啊!因为我是一名军人,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你跟着我,就要过担惊受怕的生活了,你不害怕吗?"

邹靖华看着自己的新郎,他已经不是以前那个瘦小的书生,而是长成一个魁梧健壮的男子汉了。她感到了他浑身的力量。于是她小心翼翼地收下了那枚弹片,用心疼而钦佩的眼光看着他说:"不,我会幸福的……"

然而,太幸福的事情往往最脆弱,夫妻俩刚结婚10天,他们就不得不分手了。而且,令二人万万想不到的是,这次分离竟长达10年之久!

(三)传说中的虎口脱险

许光达回到家乡的消息传了出去。1928年10月8日,长沙警备司令何健下令缉拿他。许光达当然不能连累家人,于是只有同新婚妻子分手。

幸亏当时许光达的姐夫谢立仁在长沙警备司令部当队长,得知消息后连忙派人通知了他。许光达当天夜晚便乘小舟从浏阳河离开了家乡。

没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浪漫,情况紧急,依依惜别之时,许光达满脸愧意,邹靖华却故作镇静地安慰丈夫说:"你放心走吧,我会等你回来的!"

看着丈夫的小舟彻底消失在无边的黑暗之中,邹靖华的眼泪如浏阳河的流水一样,滔滔而出……

这是许光达的第一次虎口脱险。而他的险情还有多次在等着他。

许光达逃走后,他的姐夫谢立仁便遇难了。他被怀疑透漏了捉拿许光达的消息,让反动派秘密处决了。

几经周折,许光达于1929年5月,在安徽芜湖找到了党组织,不久被组织派往洪湖苏区工作。1930年2月,许光达参与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任参谋长(军长是贺龙),后又在红2军团任17师师长,10月,他率部进攻长沙。接着的两年间,他带领红军进行了许多战斗。

1932年1月,许光达在湖北应城战斗中严重负伤。一颗子弹击中他心脏的附近,于是又一个"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诞生了。

当时条件太差,没有麻醉药,没有正规手术刀,战地医生临时用铁匠铺的刀子,给许光达做了几个小时的解剖手术。然而,好不容易把他的胸膛划开之后,才发现子弹离心脏太近了,而且子弹的位置太深,根本无法取出,无奈又重新缝上了伤口。整个过程,许光达咬牙忍着,豆大的汗珠流了一身,但愣是没有叫喊一声,堪比当年的关公之坚毅!

这次重伤以及手术,无疑让许光达经历了第二次虎口脱险。然而还没有完。由于子弹没有取出,许光达仍有性命之忧,贺龙非常担心,于是他派人将许光达送往上海治疗。

可就在许光达刚被推进手术室时,一位地下党冲了进来:"危险!"不容分说,许光达就被转移走了。他被送到租界的一位外国朋友那里。后来才知道,由于敌人的特务活动,当时在那个医院治伤的红军指挥官都被敌人逮捕杀害了。又一次传说中的虎口脱险!许光达真是命大。

在养病之中,许光达闲暇下来,才再次想起了妻子。此时,他们已经分别4年。他亲爱的桃妹子不知现在怎么样了?于是就给家里写了他们分别后的第一封信。若不是生病,他平常根本没有时间考虑家里的事情。

信是写给父亲的。当他被组织送往苏联治伤之前,他收到了父亲的回信。父亲告诉他,妻子邹靖华一直在家里等着他,但她的日子过得很苦……

(四)传说中的两地相思

由于长时间没有许光达的消息,也不知道丈夫是死是活,邹靖华便回到了娘家。说是娘家,其实她母亲早已去世,父亲另娶,毕竟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尽管有父亲护着,但后妈对她并不好,她在娘家也是受了不少委屈。别人都劝她趁年轻,改嫁了算了,但她坚决拒绝。她相信,丈夫还会回来的!她相信,他的许郎不会变心,除非他死了。如果他死了,我也仍是他的,我也海枯石烂心不变!

当邹靖华在老家痴痴地等着丈夫的时候,许光达也非常想念妻子。数年来,由于和妻子长年失散,他有时也会被人提亲。有一次贺龙就曾对他说:"小许啊,你也不能老打光棍呀,要不我给你介绍个洪湖妹子?"

许光达连连摇头:"这哪行,我老家有媳妇,现在她生死未卜,我放不下她啊!"

知道妻子和家人的消息后,许光达才放下了心。他在苏联一边疗伤,一边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有时间了,他就安下心又给妻子写了一封信,并且为了方便妻子回信,还随信寄回去10个写好了地址的信封。邹靖华接到丈夫的信后,也心安了不少,她便给许光达回信。然而不幸的是,她后来回的10封信许光达一封也没有见着,都被国民党军队截留了。这样两个人再度失去了联系。

在苏联,许光达无时无刻在思念着妻子,他曾于1936年要求回国,但被王明拒绝。直到1937年11月,他才在王稼祥等人的安排下回到延安,先后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等职。此时的许光达才30来岁,曾经为革命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如今又成了留学归来的"大学者",真是"光环满身",而且他长得高大英俊,自是引起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漂亮女学生的关注。

当然有不少女生追他,更有"好事者"热情地给他介绍对象,但都被他一一拒绝,他就一句话:"我早已结过婚了,我的爱人一直在湖南老家等着我呢!"

有人不死心,就劝他说,你和妻子失散都十来年了,谁知道还在不在世,干脆另娶算了,岂能耽误了自己的青春啊!要说也是,那时就有不少将军同妻子失散时间长了,就另找人成家了。

然而许光达还是那句话:"不,我要等。万一她还活着,我却娶了别人,岂不是伤透了她的心?即便她真的死了,我也要先见到她的坟,为她添一把土!"许光达不只是痴心,简直傻的可以。

而另一边,邹靖华也在家里痴痴地等着,何日君再回?她给许光达曾经去了10封信,却没有接到丈夫的一封回信,她心中也是忐忑不安,难道丈夫真的牺牲了吗?

有一次,邹靖华在国民党的一份报纸上,看到一个杀害共产党人的名单,其中竟有许光达的名字。当时她是悲痛欲绝,万念俱灰。多年来,她之所以屈辱地或者坚强地活着,就是为了等待爱人的回归,可如今她再也支撑不下去了。于是她到野外的一棵树下,准备上吊自杀。当她把裙带套上脖子的一瞬间,她亲爱的父亲及时赶来了。邹靖华捡了一条命。

既然死不了,那就得活下去!邹靖华才二十多岁,还是如花一样的年龄,于是在父亲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女主人公也学她的爱人走上了革命之路。天资聪颖的她考上了长沙女子第二师范学校。然后,她的机会来了。

(五)传说中的千里寻夫

1938年,全国各地都设立了八路军办事处,邹靖华父亲邹希鲁的老友徐特立回到长沙,主持当地的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他一次去探访邹希鲁时,见到了邹靖华。知道邹靖华跟许光达的关系后,徐特立就有心让她去延安学习,顺便打听一下许光达的下落。因为徐特立也拿不准许光达是不是在延安,但凭直觉,他认为许光达应该在那里。就这样,在徐特立先生的帮助下,邹靖华获得了去延安学习的机会。于是她就开始了传说中的千里寻夫之路。

邹靖华当然很激动。她前途有望了,而且寻夫有望了。但她是个孝顺媳妇,临走前还要跟公婆告别一下。她到了萝卜冲,把公婆的被褥和过冬的棉衣全部拆洗一遍;晒干后,又重新缝好,这才出发。

临走时,白发苍苍、佝偻着腰的公公对这个可怜的儿媳妇说:"孩子,这么多年来,苦了你了。你这一走,要是找不见他,就别再等了,遇着个好人,就成个家吧。"

邹靖华的泪水哗啦就流了出来。她什么也没有说,扭头便跑……

但一个女人只身前往千里之外的延安谈何容易。幸亏许光达的妹妹许启亮知道嫂子要去延安后,也跟着要去,于是二人结伴而行。

姑嫂二人先是千辛万苦到达西安,在这里她们遇到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林伯渠的女儿,她也是邹靖华在长沙女师的同学。这下好了,在林伯渠的帮助下,邹靖华的千里寻夫终于有了希望。

林伯渠当然知道许光达在延安,但他拿不准许光达是否当了陈世美,另娶他人。所以他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把许光达在延安的信息告诉邹靖华,而是先给许光达发电报,告知邹靖华要去延安,你看咋办?接待不接待?

然而,邹靖华寻夫心切,没等林伯渠答复她,便同妹妹离开西安,向延安直奔而去。因为,她凭直觉认为,她的许郎就在延安!

(六)传说中的破镜重圆

接到林伯渠的电报,许光达泪奔如潮,他激动得不得了,桃妹子还活着!桃妹子要来了!于是他恨不得飞去接她。但是,工作要紧,他还得等。

那几天,许光达一有空就往延安大旅舍那里跑。因为来延安的人,都要先在那里下榻。

这天当许光达再次来到大旅社前面时,终于见到了他日思夜想的人儿。不错,就是她,尽管10年没有见面了,但许光达还是第一眼便准确地判断出眼前的人就是他的妻子。

"桃妹子——"许光达大叫了一声。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是他,是他,真的是他!

那一刻,日月却步,万籁无声。邹靖华放下了所有的矜持,一头扎进丈夫的怀里失声痛哭……

十年啊,人生有几个十年!十年以来,邹靖华郁积在心中所有的相思,所有的委屈,所有的痛楚,都在这汩汩涌出的泪水中倾泻而出……

男儿有泪不轻弹,曾经血战沙场的许光达也是泪如雨下。

接下来的几天,邹靖华成了延安的新闻人物。大家,特别是抗大的那些漂亮女生们,都纷纷前来祝贺,她们都要来一睹芳容,看看这位许光达夫人究竟是何方女神,竟令他们的许大将军如此痴情,谢绝无数美女的追求,痴痴地等了10年!

许光达也大度,嘿嘿嘿,都来看吧,这就是爱情!于是他故意让邹靖华去前院打水,让这些女生们,女秘书们仔细瞧瞧。邹靖华也不介意,就大大方方地去了,她不卑不亢,从容而镇定。那些美女们一看,果然高雅朴实,美而不俗,大气不凡也,服了,服了!

接下来,邹靖华和许光达妹妹许启亮都进了抗大学习,分到四大队女生第二队,二人都成了革命者。

两个月后的一个晚上,邹靖华脸上红扑扑地回到许光达身边。老许一看,说:"不用问,今天一定有好事!"

"祝贺你,邹靖华同志!"原来,邹靖华因表现积极,光荣入党了。两人紧紧地、激动地抱在了一起。从此,这对恩爱鸳鸯又成了革命伴侣。

第二年,邹靖华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许光达给儿子取名许延滨,意思是儿子出生在延河之滨。1941年,他们的女儿许玲玲接着来到人间。儿女双全,也是上天对这对夫妻的眷顾了。

(七)传说中的地久天长

然而,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1942年,许光达担任晋绥军区二分区司令员,率军到抗日前线。妻子邹靖华也随夫而去,就把两岁多的儿子留在了延安,让妹妹许启亮照顾。当时刚刚一岁女儿还在喂奶,邹靖华就把她带在身边了。可在山西保德,玲玲得了急性肠胃炎。因为条件极其艰苦,玲玲得不到及时救治,因严重脱水,生命垂危。

而此时战事要紧,许光达根本顾不上女儿了,他抱起奄奄一息的玲玲说:"孩子啊,如果你能坚持,就挺住,如果实在不行,就闭上眼睛吧,爸爸重担在肩,实在顾不上你了!"

玲玲好像是懂了父亲的心,于是静静地闭上了双眼。

"玲玲!我可怜的孩子啊——"邹靖华大哭着叫着女儿的名字,顿时昏晕了过去……

玲玲的早夭,成了许光达夫妻俩此生永远的痛。在之后的战火岁月里,许光达一直带着女儿留下的唯一的照片,他把她珍藏在他的贴身衣袋里,保存了二十多年。

此后的邹靖华一直在丈夫身边,担任司令部机要秘书等,夫妻俩携手前进,荣辱与共。

建国后,许光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全面负责组建装甲兵的工作,后又任国防部副部长等要职,1955年被授衔大将。他在出席一些重要礼仪场合时,总喜欢带上妻子邹靖华。低调的邹靖华嫌自己年老憔悴,比不上那些年轻漂亮的外宾夫人,不愿露面。许光达便劝她说:

"国家的威仪,不仅仅是表现在外表上,主要是看一个国家的国魂、士气、民风和人民的精神面貌。在这方面,你是可以把那些外国武官的夫人比下去的。糟糠夫妻不下堂,何况你我是多年的患难夫妻呢,自信起来!"

什么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许光达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自1928年结婚,失散十年之后再团聚,许光达和邹靖华再没有分开,夫妻俩可谓是先苦后甜。然而,再美的东西都是有缺憾的。上世纪60年代,许光达像他的老上级贺龙一样,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1967年1月,他被非法关押,并受尽了折磨;他有病不给看,于1969年6月3日,不幸惨死在医院的马桶上,享年61岁。他是十大大将中年龄最小的,也几乎是生命最短的(去世时的年龄仅比陈赓大一点),实在可惜!

许光达去世时,58岁的邹靖华悲痛欲。她当然也受到了极不公平的待遇。他和许光达结婚41年,扣除中间失散的10年,他们在一起其实只有31年,她真的还没有享受够爱情的滋味啊,如今却再也见不到他了!

当时的邹靖华面临两个选择,要不同亡夫许光达划清界线,重新"做人",要不干脆改嫁。然而,都被她拒绝。当年的战乱岁月都挺过去了,何况如今。他死了,也是我的;他死了,我也仍是他的!

邹靖华做出了一个抉择,让人见证了什么叫海枯石烂,什么叫天长地久。自此,她虽孤独,但仍坚强地活着,看着她唯一的儿子成人、成才,娶妻生子,并做好自己的工作。直到2004年5月19日与世长辞,她为爱又独守了35年。

邹靖华活了93岁,其中同爱人许光达共度了31年,仅占三分之一;然而对于她来说,这就是她生命的全部,她此生无憾!

(文/说历史的女人·夏日漱冰)

参考资料:《许光达大将》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