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姐姐 不用制巧死人的冷香丸了
红楼梦中的宝姐姐,容貌丰美体格健壮,却患有无名之症。一日病又犯了,二三日不曾出门。周瑞家的问道,姑娘到底有什么病儿,也该趁早请个大夫来,好生开个方子,一势儿除了根才是。小小的年纪倒作下个病根,也不是玩的。宝钗答道,是从娘胎里带来一股热毒,犯时便喘,寻常药皆不中用。幸而一个秃头和尚给了个“海上仙方儿”——冷香丸。自打宝钗服用后,倒也灵验。
有红学家考证,宝姐姐患的是哮喘。如书中所述,冷香丸如果真的很灵验,但其所用药材属于十年都未必能凑齐的“巧死人”,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如果“祖国的花骨朵”不幸也患上哮喘,冷香丸迟迟凑不齐药材,那可如何是好?
还好,宝姐姐的时代,哮喘比较罕见,无几人能识,故唤无名之症,制不成冷香丸,也无大碍。但现在哮喘却日益普遍,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四大顽疾之一。目前全球有3亿患者,约有3000万在我国,其中儿童哮喘患者则多达1000万。有人粗算了一下,每三十个中国儿童,就有一个会得哮喘。更为可怕的是,事态还在恶化中。因大气污染以及食品中化学成分增多等原因,小儿哮喘的发病率还在逐年上升,每10年差不多翻一番。
一旦哮喘发作,气道立马由宽阔的四车道变成单行道,气体通过困难,仿佛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上气不接下气。哮喘还暴躁易怒,烟草烟雾、过敏原、感染、运动等轻微刺激,都会大发雷霆。许多情况下,哮喘会导致孩子缺氧,影响他们的玩耍、学习和生活。情况严重者,还可能导致肺部感染或气胸,甚至窒息死亡。
宝姐姐有秃头和尚说的冷香丸救命,现在的孩子们可咋办?没有秃头和尚,幸好我们有诺贝尔奖。198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发现,白三烯熊孩子草木皆兵乱发警报,导致免疫系统频频大动干戈,启动攻击模式,一方面设置路障(缩窄气道)阻断道路,一方面调兵遣将(免疫细胞)进行攻击,哮喘才一波一波地发作。199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则用化学方法合成了白三烯。
既然知道问题的根源是白三烯熊孩子在捣乱,全面封杀白三烯不就万事大吉了吗?顺着这个思路,科学家开发了一类新的药物,叫做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第一代的两个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候选药物开始临床试验,一个做口服药,一个做喷雾制剂,结果都不尽如人意,没有达到临床应用的标准。1989年,第二代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开展临床试验,患者肺活量有所提高、急救用药量减少、哮喘症明显改善,达到了预期的药效。但意想不到的肝肿大副作用随之而来,临床试验立刻下马!1991年,第三代第四个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候选药物再次进入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口服剂量从2mg一直到800mg都没有发现副作用,安全指数很高。在随即展开的儿科临床研究中,这个候选药物的咀嚼剂型在婴幼患儿中同样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18年的磨砺,孟鲁司特终于诞生。
孟鲁司特因有诺贝尔奖的光环,且竞争对手寥寥无几,很快就名噪一时,成为各大指南的座上宾。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08年版推荐,孟鲁司特是除吸入激素外,惟一可单独应用的长期控制药,可作为轻度哮喘的替代治疗药物和中重度哮喘的联合治疗用药。
对于儿童哮喘患者,家长们尤其关心药物的副作用,担心激素类药物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优势是副作用很小,尤其是在婴幼儿身上也同样体现出了疗效和安全性。2000年,第三代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候选药物获得FDA批准,可用于1岁以上的婴儿哮喘病患者。有研究显示,它对宝宝的身高增长的影响与安慰剂没有显著差别[1,2]。由于副作用小,需要做长期治疗的时候,医生也会考虑使用它[3]。在特定情况下经医生指导使用,还可以降低其他激素类药物的用量[3,4]。
目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已成为哮喘治疗中,尤其是儿童哮喘治疗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2016年制定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指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儿童哮喘的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临床缓解期以及季节性预防中,都可以发挥作用[4]。
哮喘,作为一个无孔不入的恶魔,潜伏在宝宝们的身边,可以随时随地发起攻击,还可以杀人于无形。好在这个时代的宝宝们有孟鲁司特保驾护航,让宝宝们顺畅呼吸!@宝姐姐,也不用再制巧死人的冷香丸了!
参考文献
1.梁贵柏,《新药研发的故事》,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73-83。
2.Xianhai Huang , Robert G. Aslanian, Case Studies in Modern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2): 154-195.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等,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中华儿科杂志》。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