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头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章春霞1,张绍华1,王玉龙2,章春平3,李浅峰1,潘巍一1,梁伟容1
(1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康复科;2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3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传统康复科)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及心理负担。有研究显示在我国首次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27.49%。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导致脑卒中后病死率的增加。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以认知训练为主,但是存在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在认知训练过程中配合度差,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有研究认为,在认知训练过程中调动患者积极性,提高患者主动参与程度是关键。互动式头针将头针治疗与认知训练同时进行,可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本研究以单纯头针、头针+认知训练为对照,观察互动式头针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中风-中经络诊断标准。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经颅脑MRI或CT明确诊断为脑梗死或脑出血。
治疗方法
各组均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如脑梗死患者服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及常规运动康复训练(如良肢位摆放、维持关节活动度训练、体位转移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互动式头针组
(1)头针
依据《针灸学》 取穴,顶中线(前顶至百会),患肢对侧顶颞前斜线(前顶至悬厘)、顶颞后斜线(百会至曲鬓)。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常规穴位消毒后,采用0.25mm×40mm一次性不锈钢针灸针,与头皮呈15°角向下快速刺入,当针尖抵达帽状腱膜下层、指下感到阻力减少时,使针身与头皮平行,刺入25mm,快速连续行捻转手法,约200次/min,捻针角度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耐受程度,一般90°~360°。留针30min,留针期间每5分钟行捻转手法1次,每次2~3min。针刺操作人员为不了解患者分组且具有中级职称的针灸治疗师。
(2)认知训练
依据认知功能评定结果,针对患者不同领域功能障碍进行相应的认知训练。①反应行为训练;②平面识别能力训练;③图形记忆力训练;④逻辑思维能力训练;⑤计算力训练;⑥眼动训练;⑦搜索能力训练;⑧注意力训练。
在进行认知训练的同时进行头针治疗,每日1次,每周6次,共治疗8周。
单纯头针组
予头针治疗,头针取穴、针刺方法同互动式头针组。每日1次,每周6次,共8周。
头针+认知训练组
予头针联合认知训练治疗。头针取穴、针刺方法及认知训练方法同互动式头针组。头针治疗与认知训练分别于上午、下午进行。每日1次,每周6次,共8周。
结果
(1)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点MoCA量表总评分比较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主要涉及视空间、命名能力、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思维、定向力领域,满分30分,≥26分为正常,18~<26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10~<18分为中度认知功能障碍,<10分为重度认知功能障碍。由一位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且不了解分组及治疗情况的康复医师进行评定。于治疗前、治疗中(治疗4周)和疗程结束(治疗8周)时评定。
(2)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点MoCA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
讨论
互动式头针是在运动针刺理论上发展而来的一种针刺方法,是针刺患者头皮相应功能区域的同时,通过视觉或听觉的刺激,让患者进行主动思维活动,并完成相应的认知训练任务,以更好地调动正确的神经反馈机制,将针刺效应整合到脑功能运动模式中去。与传统头针治疗过程中注重医者集中精神体会针下感觉的“守神”不同,互动式头针的“守神”,除了注重医者在针刺过程中通过反复强刺激维持针感之外,更强调治疗时患者对针刺感觉的信息接收和反馈。通过患者自身的思维活动,加强针感的传递,使针刺产生的信息作用于病灶局部。
本研究采用的互动式头针治疗,改变了以往脑卒中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过程中的被动模式,通过在头部认知治疗区域反复行针强刺激,促进经络气血的运行,行针过程中,通过患者主动进行冥想、思考,并完成特定的指令,对患者进行注意力、逻辑思维、理解力、记忆力等方面的训练,通过认知训练,为脑神经功能的重塑提供正确的引导,使头针对脑功能的重塑沿着对患者功能有利的方向进行。在认知训练的同时,反复头针强刺激,提高患者认知训练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通过认知训练为脑神经的重塑提供正确的轨迹方向,这是互动式头针在脑卒中后遗症治疗方面的作用基础。
来源:章春霞,张绍华,王玉龙,章春平,李浅峰,潘巍一,梁伟容.互动式头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21,41(03):25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