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昉:扶贫手记(组诗)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1.三岔村
树有九丫,路有三岔,
村干部的心中都有一把尺子,
丈量着脱贫的距离,
缩短贫困背负的落差。
路在冲畈与山岗的村口蜿蜒,
早晨的乡村,炊烟缭绕,
田间溪流潺孱,
乌桕树上的喜鹊,叽叽喳喳。
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同志,
迎着晨辉,踩着雨后的泥巴,
在一阵鸡鸣犬吠声中,
叩开一扇扇的门扉,
走进了土墙灰瓦搭建的农家。
三岔,一个在城镇的边缘,
安于平静的村落,
有天时地利,也有人和,
大部分农户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但还有勤劳纯朴的乡亲,
未能赶上开放发展的步伐,
至今没摘掉落后的帽子。
或者因病,或者伤残,
丧失了劳动能力,
也有家庭,因人口众多,
虽儿孙满堂,孩子就辍学在家。
贫穷成了每个扶贫工作者,
心中困扰的牵挂。
为了让生活困难家庭早日脱贫,
一把量天丈地的尺子,
在村干部心中,
开始向贫困户倾斜。
也许送一头猪,或三五只羊,
能解决眼前燃眉之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只有把党的惠民政策,产业项目,
送到每一户贫困的农家,
才能开出他们心中渴望的奇葩。
扶贫政策如春风化雨,
让看不起病的老人,
享受到免费医疗,
课堂上又听到了辍学孩子读书声。
科技和产业扶贫项目,
落实到每一户农家,
美丽的乡村,充满了,
一片生机勃勃,兴旺繁荣的景象。
村部的灯光每天亮到深夜,
扶贫的尺子,卡着精准的时间。
为把抛荒的土地流转成财富,
让父老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每一个扶贫的项目,
都是脱贫的红利。
农业生态园,羊肥牛壮,
鱼跃虾跳,瓜果飘香,
产业园里机声隆隆,灯火辉煌。
每一个贫困的家庭,
都能找到脱贫的出路,
贫困户的口袋鼓起来了,
扶贫干部们的脸上,
才有了欢笑,心中乐开了花。
2.走访农家
走过山岗,绕过一片紫竹林,
几间破旧漏雨的水泥房,
住着祖孙三代。
八十岁高龄的爷爷满头白发,
在犁着村边那一片收后的稻田,
水花惊飞了觅食的白鹭。
奶奶在菜园地里栽菜,
看见了下村扶贫工作队的同志,
热情地迎上来,打着招呼。
在城里,像这样年岁的老人,
该退休在家打麻将,
或跳广场舞,享受天伦之乐了。
但这是农村空巢家庭存在的现状,
扶贫干部,拉着奶奶的手,
仔细询问了解家庭的生活情况。
老奶奶热泪盈眶,
讲起了十年前一段不幸的往事。
那年小孙女还在襁褓中喂奶,
远在城市打工的儿子,
从工地的高楼上摔下来,
丢下一家老小,从此阴阳两隔。
倔强的儿媳没有改嫁,
就这样支撑起了一个破碎的家。
如今孙子在城里已读高中,
上村小学的孙女奖状贴满了墙,
一个当妈又当爹的女人,
持家过日子,活得实在太辛苦。
平时老俩口有一声呻吟,
她总是伏在床前,嘘寒问暖。
麦子黄时忙收割,
割了麦子,又要忙着插秧。
孩子病了怕耽误学习,
在城里陪读,又牵挂家里爹娘,
这一大家人啊猪啊狗啊鸡啊,
都围着她乱哄哄的叫,
忙忙碌碌睡不着,吃不香。
她就是家里一垛遮风挡雨的墙。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老人家,党和政府会管你的。
只要村里一户没有脱贫,
我们这心里啊,比你还着急。
年年县里都来送温暖,
希望老百姓日子过得好一些,
今天扶贫工作队到你家,
也送来了脱贫攻坚的良方。
孩子读书,助学资金入帐户,
老人医疗养老有保险,
房子破了国家援建帮你忙。
产业扶贫,乡村经济大发展,
有了党的脱贫帮扶好政策,
吃穿住不愁,生活幸福迈小康!
3.明白帐
串村入户,调查走访,
脱贫攻坚,打一场硬仗。
群众的每一件小事,
都不能马虎,
保证贫困户,人人能脱贫,
工作细致做周详。
尽心服务五保、低保户,
登记造册张榜上墙,
危房援建,济困善款,
每一笔用在刀尖上。
收支平衡两条线,
心里都有一本明白帐,
百姓疾苦心中装,
练就帮扶真功夫,不能走过场。
墙上作战图,帮扶表,
滚瓜烂熟记心上,
分门别类,做好档案和台账。
要想富,修好路,
对接企业,帮扶找市场,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没力出智,未雨绸缪;
众人拾柴火焰高,
乡村经济蓬勃发展,发达兴旺。
政策倾斜帮扶补贴多,
金融带动,脱贫收入有保障。
算好每一笔扶贫明白帐,
科技攻坚有方向,
对症下药,想方设法补短板,
农业生态园,一片好风光,
产业扶贫,孕育大市场。
有了资金和技术,
脱贫攻坚的路子更宽广。
党员干部责任重大,
全民奔小康,肩上有担当。
种植菜园果园连成片,
养殖鹅鸭满塘,牛羊漫山岗。
技术服务到农家,
科学种田上了致富榜,
扶贫政策好,幸福不忘共产党。
4.第一书记
你是驻村扶贫的第一书记,
累倒在脱贫攻坚的路上,
心系一方,牵挂百姓,
探索着脱贫致富的良方。
繁重的工作,庞杂的事务,
加班加点,通宵达旦,
承载着责任与担当。
你是老白姓的主心骨,
第一书记,做事务实过得硬,
你的名字呱呱叫,响当当。
在路上,或在偏远的村庄,
在麦地里,或在田埂上,
到处都能见到你奔忙的身影。
风尘朴朴,不知疲倦,
在农户的家里,
在访贫问苦的桌旁……
一件件,一桩桩,
你家长理短,不厌其烦,
贫困户的利益无小事,
每一句话都写在民情日记上。
农田规划,土地流转绘远景,
科技扶贫争取项目跑资金,
产业对接,项目落地,
无不倾注着你心血。
捐资助学,解决困难有办法,
修村路,改危房,
化解矛盾,工作细致心亮堂。
利为贫者谋,心为民所系,
产品信息连上了互联网。
把一个贫穷落后的穷村僻壤,
变成富甲一方的人间天堂。
第一书记,如一面鲜红旗帜,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高高飘扬。
作者简介
苏昉,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合肥市音乐舞蹈家协会副主席。1986年开始创作,先后在《诗刊》《短篇小说》《飞天》《安徽文学》《散文百家》等数十家全国报刊杂志发表小说、诗歌、散文1000余篇(首),获奖100余次。曾荣获国家文化部群星奖、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当过报刊编辑、记者,曾任过县文化馆副馆长、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县图书馆馆长,现为庐江县文联秘书长。出版编著散文集《美丽的汤池》、诗集《湿地诗草》、歌词集《歌谣里的水乡》《桃花岛文集》4部。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我与10W+之间只差您的一个转发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