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收藏,这唐三彩你必须要知道!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唐三彩在二十世纪初被发现时,并未引起国内收藏界的注意,主要因其是殉葬冥器,不甚吉利。但外国人无此顾忌,大肆收购,终使大批三彩器精品流出国 门。当国内收藏界醒悟时,三彩资源已近枯竭。
唐三彩的产地西安、洛阳、扬州是陆上和海上丝绸古道的联接点。在古丝绸之路上,唐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骆驼。可以想见,在沙漠中,人和骆驼艰难跋涉,相依为命,所以人和骆驼有一种亲密感。它那高大的形态和坚毅负重的神情,似乎还带着丝绸古道的万里风尘。
“唐三彩”是唐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之一,全名为“唐代三彩釉陶器”,是当时盛行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以及富有生活气息的特点闻名于世,所以人们习惯叫作“唐三彩”。“唐三彩”这个词,其实在古代文献上是找不到的,而最早的记载是在民国时期。在学术界,学者们通常以“唐彩色釉陶”称呼,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个名字更能体现出这种艺术品的特征,因为从工艺上看,唐三彩的“彩”只能是“釉”而算不上“彩”。这种釉陶以黄、褐、绿三种颜色为基本釉色,但不一定每件成品都是三色俱全,还可利用三色交叉混合的上釉技术来制造出五彩缤纷的美丽图案。
唐三彩的许多器物,形成色彩斑斓晕染的艺术效果。根据相关的研究,这是由于采用了涂蜡的方法,先用蜡画出花纹,然后挂釉彩,这样在烧制有蜡处釉汁扩散,形成白色斑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唐三彩是模仿染缬工艺的装饰效果,从而形成了唐三彩的斑驳淋漓的独特艺术风格。
唐三彩代表了唐代陶瓷艺术的最 高成就,这些艺术珍品从多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 级,各阶 层人物的现时生活,是我们研究唐代历史和中国陶瓷史的重要资料。也是了解古代文化,振兴民族文化的教材。
说到我国的陶器,唐三彩独占鳌头,盛行于唐代,又以三色,黄、褐、绿为基本釉色所以人们习惯成为唐三彩。唐三彩及带釉的陶器均为100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烧制而成,胎体由黏土制成。黏土主要是一种含水铅硅酸盐矿物,是由地壳中长石类岩石经长期风化与地质作用而生成的。黏土具有独特的可塑性与结合性,调水后成为软泥,可塑造各种形状,烧成后则变得致密坚硬。黏土所产地域不同,夹杂的矿物成分多变,构成结构也很复杂,所以黏土的化学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对烧结成的色泽与硬度有一定的影响。唐三彩及带釉陶器坯体是多孔性的,可吸收水分。坯体的气孔率愈高则吸湿膨胀愈严重。由于这类物品大多为祭品,长期埋藏地下,地下水中的大量盐类碱类及其他一些杂质渗透到器物内部,在孔隙中沉积。这类物品出土后又缺乏妥当的处理,加之存放环境的温度、湿度不稳定以及其它一些不利因素影响,唐三彩或带釉陶器坯胎中的孔隙形成盐类结晶,致使陶器体积增大,内部引起很大的机械力,从而导致了釉面脱落,坯胎酥松、破裂。
唐三彩是农业文明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之一,它在中国陶瓷史和雕塑史中有着无可争议的地位。唐三彩的盛行,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唐三彩作为陪葬冥器,在过去数百年里,一直为民间收藏者忌讳。唐三彩在二十世纪初被发现时,并未引起国内收藏界的注意,主要因其是殉葬冥器,不甚吉利。但外国人无此顾忌,大肆收购。唐三彩收藏在国内才逐渐兴起,国内艺术品市场也出现了唐三彩收藏热,不少早年流出国外的唐三彩珍品也开始回流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