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雅趣/上海T·W(技术·智慧)写作工坊 · 让古体诗优雅地活着,让新诗健康地成长 (外一篇)
【工坊导言】
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有时候需要写古体诗,有时候需要写新诗;看心情和需要,也看才能和驾驭能力。
诗人,我们不能限制他;诗者不一样,他应该努力通晓古今各种诗体,除了汉语诗,还要读外国诗。
现代人写古体诗的问题是不鲜活,旧词旧意味重,遗老遗少的模样,没有现代感;有形式没有诗,貌似优雅。
新诗的问题是貌似散乱、无序,极端的自由。其实,新诗中的精品,也有极好的艺术体现。大部分人的眼光没有集中在这些精品上,对新诗自由的艺术规律少有总结。
现代古体诗词的榜样无疑是毛泽东诗词,其境界和趣味前无古人;体制之限挡不住生活和生命感蓬勃欲出。
古体诗鲜活了,其姿态自会优雅;反之,总显现老态。
能体现新诗诗学的也还是诗意表达的生动,鲜活,其律动、境界和趣味,同样是一条最根本的健康标志;当下新诗格律自由之争不是本质之争,而是地位之争;于诗而言,格律的本质是什么?自由的本质是什么?没有人一语道破。
当下中国的诗坛形态犹如漩涡,诗人博弈也似春秋。
我期望“一唱雄鸡天下白”,当有见过大世面的明白人通识以下诸方面:意象;形制;创作;诗人;传播 ;人类诗。
2021-5-21
深圳大学黄永健教授首创十三行汉诗,我的解读有四个层面。
第一个是价值观层面,分三点:1/不长不短,能与西方十四行诗(朱自清认为古律体与之相似)并驾齐驱。2/其体式、语式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有别于其他引进的各种格律体新诗。3/在世界范围看,这是新近发生的一个“中国故事”(另一个“中国故事”我认为是新山水诗人孔孚的东方神秘主义通灵诗体)。
第二个是战略层面。黄永健的定型十三行汉诗又引发了对新诗中自然十三行写作的发现,这项工作已由上海TW(技术·智慧)写作工坊展开,这符合事物的对应法则,有利于推进对自由诗写作中美的规律的研究。黄永健视之为十三行汉诗“扩大了队伍”,在战略层面上看,它既涵盖了定型诗的研究,又涵盖了自由体新诗的研究。
第三个是策略层面。十三行新汉诗的倡导者黄永健教授在推广这个诗体过程中,灵活机动,一方面充分利用他的大学教授身份和有利的教研环境,另一方面利用手机微信传播的社会时代大环境,以及诗体本身的易授性,包括“手枪诗”的命名,尽管遭受众多质疑、不满,仍然得以广泛的实验和推广,其功用也得以扩大。
第四个层面是技术层面,它的3/3/4/4/5/5/6/6/7/7/3/3/7的格式,一上手就会有一种“形式召唤”的感觉,格律可宽可严,文字可雅可俗,内容涉及广大,上海诗人铁舞做过十三首不同内容不同体式的十三行诗的实验,充分证明十三行汉诗艺术的限制与表达的可能性。
最后回到价值层面上再补充一点,我们是否能以十三行汉诗为“抓手”, 激活整个中国民族特色的诗歌呢?它需要怎样的战略/策略步骤,这一定和它设置的前提和指向范围多广有关,这是实践者和研究者当下应该考虑的。(2021/6/12)
【迈克尔·契诃夫方法链接】
——演员手册
【训练题】
上海T●W(技术●智慧)写作工坊期盼你参与、讨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