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光‖畲江吴钩洞水光接天摩崖石刻【客都推介】
吴六奇(1607—1665)字鉴伯,号葛如,绰号吴钩,丰顺县丰良镇南厢大衙人。幼读诗书,广涉经史。嗜酒好赌,荡尽家产而充为邮卒。后浪迹粤闽江浙。在浙江海宁,遇名士、孝廉查伊璜赠资遗归,并荐入伍。纠集乡勇,称雄乡里,镇压义军,成了地方军阀,为明廷赏识。万历帝封他为总兵。1650年率部降清,得到康熙皇帝的破格赏赐,授挂印总兵官左都督、太子少保、晋少傅兼太子太傅。殁后赠少师兼太子太师,赐谥顺恪。御赐一品典式营造。其墓于大埔县湖寮虎山下,御制碑文、祭文、遣官祭葬。馀暇读书,工书法。著有《忠孝堂文集》。



穿过茂密的草丛灌木。

沿山溪走向目的地,村民肩扛橡皮筏走在前面。

涉溪

静谧的双头潭

橡皮筏一次只能坐4个人,因此只能分两批人进入潭洞。

潭内洞口岸

砍伐草木后的洞口

洞口阔4米,洞内壁宽2.4米。

洞口高2米,洞内壁高1.7米,进深3米。

村民返回接第二批队员。



虽准备了拓印材料与工具,由于没估计到石刻高度太高,原定拓印石刻的文字(每字约25厘米见方)只好用墨填描后拍照。



第一批队员返回后,橡皮筏再次进潭洞接返第二批队员。

队员返回途中。

返途中镇干部温燕权帮队员携带救生衣,村民邓彩龙肩扛橡皮筏,感谢他平安地接送队员。

队员们从双头潭返回双溪村小憩。
内容来源:朱迪光博客(2009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