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为什么“重女轻男”?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近年来,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数量猛增。2018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首个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 51.6%,8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达81%。

由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女性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无论男女性,在35岁左右时,将达到骨量峰值期,这时,是骨骼最结实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逐渐下降。

而对于女性来说,还有一个骨量丢失的“多事之秋”时期——骨量的快速丢失期,这个时期是从女性开始月经紊乱的围绝经期,即老百姓说的更年期开始到绝经后10年的时间,在这段时期,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年丢失率为1.5%-2.5%。而男性却没有这段时期,他们的骨量一直是缓慢下降的。所以,对于中年女性(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年龄在45至65岁女性)来说,更年期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关键期。

女性为什么在围绝经期会出现骨量的快速丢失呢?

主要是因为女性这时的重要内分泌器官——“卵巢”的功能开始下降,她所分泌的雌性激素开始波动性下降,而雌激素是骨骼重要的“保护伞”。在我们的骨骼内会存在两种细胞,一种是破骨细胞,它是专门破坏骨骼的,一种是成骨细胞,它是专门修复骨骼的。当女性的雌激素水平下降时,破骨细胞及成骨细胞的活性都会增加,但破骨细胞的活性会增加的更高一些,于是,就会出现破骨细胞快速破坏骨骼,而成骨细胞也在加快修复,但它修复的速度赶不上破骨细胞破坏的速度,我们的骨骼就逐渐被破骨细胞挖走了许多极小的小洞,就开始骨质疏松了。

生命的长河总是在不停的流淌,每一位女性都会经历她生命中的更年期,在这个时期,需要有更好的保健意识,关爱自身,因为这个时期正是“骨质疏松症”觊觎女性的时期,我们如何来预防它的侵袭呢?

绝经后防治骨质疏松的措施主要包括调整生活方式、补充钙和维生素 D、抗骨质疏松药物干预等。

调整生活方式: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多晒太阳,每天30 分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

补充钙和维生素D

抗骨质疏松药物干预:可选择骨吸收抑制剂,如双膦酸盐(阿仑膦酸钠等)、雌激素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等);或骨形成促进剂,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