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学·散文·青竹】高垣上的送砖汉子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48

高垣上的送砖汉子

原创/青竹

弹指间已过去了二十个春秋,当年送砖的一幕幕情景,却时常在脑海中浮现。

地处渭北高原,既无丰富的矿产资源可开发,也无壮美的景观可创收,唯一富有的,便是那贫瘠而廉价的黄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穷则思变的高垣人,根据家乡的自然条件,探寻出一条致富之路。

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前后,高垣上下的乡村便相继建起了一个个砖厂,“送砖汉子”这一职业则应时而生。最初是几个辍学的中学生,在家无所事事,又不愿干纷繁复杂的庄稼活,经过跟父母几番面红耳赤的谈判,最后垫上家里的所有积蓄,再东拼西借凑足钱,终于先后买回来几台崭新的小四轮拖拉机。每天天不亮,几台拖拉机在人们的睡梦中驶出村庄,又在天黑时分满载收获和喜悦回到家里。有时回家较早,他们手握方向盘,嘴角叼着香烟,带一副防风又防晒的太阳镜,那份潇洒,那份得意,令村中的无数男人羡慕。那些用自行车常年贩菜的大哥们眼馋了,牙一咬,取出几年来辛苦的积蓄,从亲朋好友中借一些钱,买回几台或新或半新的小四轮拖拉机,加入送砖汉子的队伍之中。

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无关

阳历五月份以前是送砖的淡季,农民刚在地里投资完,手头紧张,因此买砖盖房的人也少。那些闲不住的送砖汉子约好了一起装上砖,经船舍村过桥,到河西蒲城一带的钤铒,,龙池……等乡村的集市上去售砖。运气好的当天就把砖卖出,其他的砖卖不了,把车停靠在街道旁,天黑后打开带来的一条旧棉被,在砖车上半铺半盖将就一夜,第二天再赶到另一个集市去卖。实在卖不了,就在附近找一个熟人,(这熟人也是因为以前买过他们的砖认识的)帮忙找一个买主,把姓名和电话留下,只待一两个月后大棚西瓜卖了来取钱。也有的因此订了十几万块砖,这几台车就好几天不用为送砖发愁了。

天气刚热时,河西的大棚西瓜就已上市,瓜农们手里有钱,就忙着买砖,准备盖房子。于是,三四台拖拉机一组,五六台一队,一大早就装好砖出发了。从段家垣到冯村的垣坡公路上,送砖的车队向一条长蛇蜿蜒而下,除个别砖车去县城的方向,多数的砖车都开往河西的蒲城一带。地方稍近的,一天能拉两三趟。回家时,每台车厢里都买几个大西瓜,让亲人尝个鲜。也有的帮乡邻捎回几袋肥料或其他农资。

随着盖房子的人增多,砖也供不应求,各个砖场门前排起长队,送砖的汉子们也加班加点,二十四小时不停歇。排队的空闲,这些送砖汉子就拉几张草帘,铺到路边,或睡觉或打扑克。有个见多识广的,天南海北胡吹一通,听得旁边人又惊讶又羡慕,还有人讲起荤笑话,惹得人们哈哈大笑。此时,这一片小天地热闹非凡,有打鼾声,划拳声,吵杂声,笑骂声……在诸声中,人人自得其乐。当轮到最前面这组车装砖时,守门人喊一声:进车。不管是睡着的,醒着的,都一咕噜站起来,麻利的启动了拖拉机,饿虎扑食般向场子里开去,争取占一个优势的装砖位置。在这当中,有时也会与其他车队的汉子发生争执和吵闹,但从不记仇,不到一两天,又在一起谈笑风生,和好如初。

图片源自网络,与文章无关

不到二十分钟,手脚利索的汉子把砖装好了,又赶忙跳上另一台车,帮同组的汉子装车。只待这组所有的汉子都装好车,才依次开出砖场。送砖途中,拖拉机出故障是常有的事,一台车停下,本组的其他车也全都停住,几个人帮忙,一直把车修好。身上出了汗,手一抹,你脸上一道黑,他嘴角几片泥,再点根烟相视一下,都被对方逗乐了。卸完砖,修车的那位少不了请刚才帮忙的同伙到路边的食堂吃顿饭,虽花钱不多,却传达着浓厚的“砖友”之情。

购砖的用户越来越多,送砖的汉子也越来越忙。虽然累,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停下来,他们都有一点小小的私心——自己停一天,就比别人少挣好多钱,太不值。但只要村中有婚丧嫁娶等大事,过事的主人一告知,不论今天耽搁挣多少钱,这些送砖汉子都不在乎,全部到主人家帮忙,让干啥就干啥,从无抱怨和挑剔,直到主人把事过完,才各自回家。

下雨天是送砖汉子们最盼望的,大家都能心安理得去休息。先美美睡一觉,醒来后检修一下拖拉机,然后喊上张三李四集中到一家玩扑克。在这中间,不管谁赢的钱都向“锅里”扔,等到玩够了,肚子里也敲起鼓,就收了摊,由赢家拿出锅里的钱,一块去村头的食堂吃饭。几盘热凉菜端上来,荤素各有,再要一瓶烧酒,或划拳或押大小,食堂里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笑声。酒足饭饱,几个人一摇一晃的回家,在村口碰上谁家的媳妇找男人吃饭,这几个汉子中就有人仗着酒劲跟她打情骂俏,“不用找了,你男人刚才让一个漂亮的女娃拐跑了,你晚上孤单,我陪你去。”那婆娘却也婆辣,过来拍拍他的头, “乖儿子,难得你有这片孝心,你嫌媳妇不好的话,老娘明天到狗剩的圈里(猪场)帮你挑一个又白又胖的给你……”话未说完,惹得大家一场哄笑。

图片源自网络,与文章无关

进入腊月,送砖的活也停歇了。算过帐,拖拉机的本钱赚回外,还有不少余钱。那些年轻的送砖汉子就相约去城里一趟,理发店,电影院,歌舞厅,小吃店,都留下他们的身影。回家时头上油光黑亮,还散发着头油的香味儿,再配上羽绒服,牛仔裤,脚蹬巡洋舰皮鞋,光鲜英俊,手提双卡录音机从村中走过,俨然成了时尚的先行者,也成了那些年轻姑娘找对象的首选。

在这些年轻的送砖汉子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男人加入了这个送砖队伍,村子里有一家家盖起了楼房,添置了摩托车及各种家电。直到最近几年,为响应国家的环保政策,一个个砖场已停业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大型的环保砖厂,小四轮拖拉机也被崭新的农用汽车所代替,当年的送砖汉子,一部分也因年龄或其他原因逐渐退出,又有一些年轻的小伙及时地补充进去,并融入这种队伍。虽然年龄不一,性格各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他们的身上,依然传承着高垣上送砖汉子的热情和粗犷,淳朴和勤劳。

2020,1,13

图片源自网络,与文章无关

往期回顾:
【大荔文学·微小说·青竹】站长的烦恼
【大荔文学·诗词·青竹】七律八首
【大荔文学·诗歌·青竹】同州颂

作者简介

青竹,男,1974.年生,陕西大荔人,文学爱好者,尤喜古典文化,热爱山水,喜欢阅读,琢磨文字。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邢根民

顾问:马行健  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主管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