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台历说字——弟
【弟,甲骨文写法】
兄弟的弟,次弟的弟。在以前是一个字,同源。
不过,次弟现在一般写成次第。
弟的字形,甲骨文时就有了。
而且在古籍当中,它有时候被读作ti,即悌。
比如说在《孝经》当中,在《论语》当中,孝悌的悌。
不管是兄弟的弟也好,还是孝悌的悌也好,
这两个字跟这个甲骨文字形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我们就可以通过甲骨文字形的分析,
如果找到它的本意,那么它的引申义以及
它后面的这些用法、词义,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甲骨文台历,弟】
会意字,像矰缴缠绕於干蒿子之形,殆矰缴缠绕有次第,故引申之为次第之义,又引申为兄弟也。说文,弟,韦束之次第也。 甲骨文台历
有两点需要重申一下,
第一个是这个矰缴是什么东西?
这里的缴,就是缴费这个字,
但是在这里读zhuó,它就是一种丝绳。
这种绳儿缠在箭的尾端,这个绳子叫矰缴,
矰专指在弓箭上的这种绳子。
【汉砖,弋射图】
这个汉砖图说的就是弋射收获图。
弋射就是在古代人们要射鸟的时候,
在这个箭的这个尾端有一个细绳儿,
这个细绳儿叫做矰缴。
说的是像矰缴缠绕於干蒿之形。
这两个字从甲骨文台历上抄写的
把绳子缠在干蒿之上,一定要按次弟缠,
如果不按次弟缠,这绳子飞出去之后在空中打结了,
就不会起到这个相应的作用。
所以这里特别强调,
一定要按次第一点一点地缠绕上这个内在含义。
【韦编三绝,说的就是这个穿竹简的绳子断了三次】
第二,说文“弟”,韦束之次第也,什么是韦?
古时候那个简牍,是用皮绳儿把竹简一片一片穿起来的,
那个穿竹简的皮绳儿叫做韦,
韦束之次第,说的是那个竹简或者是简书在装订,
或者是在制作的过程中也需要按次第把这个竹简穿上去。
不管是弋射的那个矰缴,还是韦编的制作工艺和过程都要按次第,
由此而引申出兄弟的弟。
所以本意和引申义根据甲骨文字形的解释就可以搞清楚了。
下面来看一下甲骨文台历中的文献引用和含义。
第一个:
乱必有弟。 《吕氏春秋·原乱》
大家都能看出乱必有弟的意思。
这里的弟就是次第的意思。
也就是说,不管是乱也好,还是成功也好,一定会找到它的根源所在,
而且,还可以找到是如何爆发成乱的,如何成功的,
都会找到它的原点,以及整个变化过程。
还有一个需要补充的,
这里说的乱,说的就是纺线过程中的线头乱了,
只要找到了头绪,即找到线头,就能够把线捋顺。
第二个:
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 《尔雅·释亲》
说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这不也是次第吗?
这就是一个顺序,所以这也好理解。
兄和弟就是出生的先后次第。
本义引申义能够无缝链接。
【杏坛讲学】
第三个文献:
可谓孔门之弟,洙泗遗徒。 唐贾至《工部侍郎李公集序》
这里说到了一个典故,洙泗。
洙泗在古代的时候是一条河,
流经曲阜之后就分成了两个支流,
背面的叫洙水,南面的叫泗水。
而孔子老人家在洙泗之间聚徒讲学。
后以“洙泗”代称孔子及儒家,
可谓孔门之弟,洙泗遗徒。
这个弟就是弟子、徒弟的弟,
即强调学生跟老师的关系,徒弟跟师父的关系。
第四个文献: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欤。 《论语·学而第一》
有子说的一句话,还放在了如此靠前的位置。
可见这段话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而且有子在孔子弟子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
传说有子的身形,包括他的相貌长得都特别像孔子。
因此孔子去世之后,所有的弟子就拿有子来寄托对先师的思念和怀念,
经常把有子当做老师来侍奉,甚至是对有子行礼。
尤其是里面说的一句话,叫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我个人也比较认同。
它说孝弟就是为人之本,这是有子的一个理解。
我们今天的人呢,可以拿它当作一个参考。
不管是事亲也好,还是事君也好,在家也好,在社会上也好。
不管是为人也好还是处事也好,都要讲一个次弟顺序,
都要讲一个本末终始,这个是至关重要的。
大家注意到了没?
【甲骨文台历,最后一页,本立道生】
甲骨文台历的最后一页,我提了一个词,就是:本立道生。
这里的弟后来就引用为悌。
专门指平辈之间的这个关系。处理好了就叫做悌。
如果是我们这一辈跟父辈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好了,就叫做孝。
最后一个引用
恺弟君子,民之父母。 《诗·大雅·泂酌》
这里说到了君子和民之间的关系。
君子和民之间,它其实是不一样的,
有可能社会地位不同,有可能学问不同。
当然了,在古代社会学问高了,就非常有可能他的地位也就高了。
君子和民之间,它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这里强调的是君子的地位往往比民要高,
我个人理解。君子如果代表着社会地位,可能就是士阶层。
确实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在谈论的这个士文化,
他们属于有学问,有文化,有地位,也有责任,有担当。
本事大,责任大,指的是这一帮人,
如果他们做好了就可以为百姓,为人民当家做主。
就可以为不认识的人伸张正义。
所以从这句话当中也其实可以看出来,
对君子有一个社会使命在肩上的。
在古代做文化实际上不光是为了自己,
更多地是为了解救劳苦大众。
所以从这句话当中这一层含义,我们也可以试着去理解一下。
【弟子规,总序】
说起这个弟,我不得不提一部蒙学经典《弟子规》。
《弟子规》根据孔子本人说的一句话扩充而成,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后来清朝的一个叫李毓秀的秀才,他根据这句话扩充成了弟子规。
确实是有很多人对弟子规有一定的成见,这个也可以理解,
因为他们说李毓秀有点儿愚民的意思,
于是引来一些批判之声。
如果是我,我不去批判,我先去看一看原文是什么,
我先看一看孔子老人家他是怎么说的。
孔子说话的本意当然是好的。而且触及到了做人的基本原则。
在家的时候你能不孝顺父母吗?
你能不友爱兄弟吗?
在家的时候就应该孝敬父母,
你出去的时候就应该跟你的同事,朋友和同龄人互相关爱,难道不需要吗?
人对自己的生活不应该自律?
你不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吗?
你不应该跟人讲诚信?
然后呢,有余力的时候你再去学习点儿经典,再学习点文化。
说的多好啊,难道孔子说的话你要反对吗?
所以对有的人提出对弟子规的这个成见或者是批评,
我觉得他们应该好好的再看一看孔子的原意。
好吧,对于弟这个字,我个人的理解以及
对甲骨文台历这一页的解读就到这里,
如果说的内容有说的不到位的地方,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如果还有缺失的内容或者是有需要补充的,欢迎各位不吝赐教。
我们一起学习文字,从文字学习中国经典。
附:赵老师推出课程链接:一字一画甲骨文
【蒲蒲兰:一字一画甲骨文,购买二维码】
小篆书法入门课程:
【小篆书法入门购买链接】
附:2021年甲骨文台历,购买链接如下:
【2021年甲骨文台历,点击上面图片,还可以下单购买】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