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IGO 2021更新:CKD患者血压目标<120 mmHg!多方新进展,助力CKD患者血压管理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强化降压不仅有助于保护心血管、改善生存率,还可防止认知功能下降。

图1: 高血压是心脑肾三大疾病高危因素
2月23日,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更新了《2021年版慢性肾病血压管理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基于此前和现有的证据,尤其是收缩压(SBP)干预研究(SPRINT)的结果,此次指南建议,CKD合并高血压患者以SBP压<120 mmHg作为目标值。SPRINT研究指出,达到该血压值有助于保护心血管、改善生存率,还可防止认知功能下降。
然而,有研究显示,即使接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抑制剂(RASi)等传统优选药物治疗,CKD合并高血压患者仍存在较高的疾病进展风险,而血压目标值为<130/80 mmHg的患者达标率也仅15%。另一项全国性、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对全国8927例非透析CKD患者进行分析后发现,血压目标值为<120/80 mmHg的患者达标率仅6.6%。此外,由于CKD Ⅳ期患者使用RASi不良反应风险较高,且易导致肾功能恶化,更加重了CKD患者的血压管理工作的难度。
临床仍亟需新的治疗手段进一步满足CKD高血压患者的诊治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已经递交高血压适应症审批申请,有望助力CKD患者的血压管理。
独特机制,全面降压
肾性机制:NP可以通过调控肾小管—肾小球的反馈作用,通过出入球小动脉的作用平衡肾血流,增高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以提高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扩张肾系膜细胞,增加肾小球有效滤过面积。同时还可通过抑制血管加压素释放及其与集合管的V2受体结合,减少肾脏对水的重吸收。
血管机制:NP可与自身受体结合,升高环磷酸鸟苷(cGMP),进一步增强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蛋白激酶G(NO-cGMP-PKG)通路,从而促进血管平滑肌舒张,还可作用于心肌细胞,抑制心脏重构。
神经内分泌机制:NP则可以抑制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II的产生,同时抑制交感神经系统(SNS)。

强效降压,作用持续

保心护肾,效果卓越



图5:PARADIGM-HF CKD亚组:沙库巴曲缬沙坦延缓eGFR下降速度达23.5%

图6:PARADIGM-HF CKD亚组:沙库巴曲缬沙坦降低CKD患者的心肾事件和死亡风险
安全性佳,副作用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