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穆夫人

历史故事新编-3


许穆夫人

/墨吟 夏天

春秋时期,公主和亲盛行,被视为诸侯国之间相互修好的政治行为。卫宣公的夫人宣姜就是齐国的公主。卫宣公去世后,宣姜按当时的习俗下嫁给昭伯,并生有三儿两女。两个女儿,姐姐姬婵,妹妹姬娟,姊妹俩不仅承袭了母亲的美貌,而且聪慧过人。姐姐姬婵15岁那年嫁给了宋国的宋桓公,眼看着姬娟也到了出嫁的年龄,齐国和许国都派使者前来提亲。

齐国是春秋五霸之一,国力强大,与卫国相邻。齐桓公又是一位明君,姬娟在婚姻不能自主的情况下,考虑到许国远而弱小,齐国近而强大,若能与齐国联姻,卫国的安全便有了保障,于是就来恳求母亲宣姜:“母后,请您把我的意思向王兄阐明,孩儿愿出嫁齐国。”

宣姜也认为女儿的见解十分有理,遂向当时的国君卫懿公提及此事,不料遭到卫懿公坚决反对:“寡人乃姬家宗亲,许君也是姬家宗亲,宗亲联姻,就能得到周天子庇护。再说,许君为人乖巧,又送来厚重的聘礼,今后也会善待王妹的。

就这样,君命难违,姬娟许配给了许穆公,人称许穆夫人。

许穆公对这位美貌的夫人,自然是恩宠有加,想方设法给她提供优厚的物质生活。可是许穆公发现,夫人总是蛾眉微蹙,似有难以排解的忧伤。

许穆公便命从卫国随嫁的宫女们,陪着许穆夫人驾车出游,让她散散心。

许穆夫人看着许国的山水,不由思念起卫国的淇水,手拿嬉戏的竹竿,难免会想起少女时代在卫国度过的美好时光,她挥毫写就《竹竿》一首:

籊籊【1】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巧笑之瑳【2】,佩玉之傩【3】。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

驾言【4】出游,以写【5】我忧。

诗意大致为:摇曳细长竹竿,回想起做姑娘时与同伴垂钓于淇水的欢乐情景,怎不令人勾起思乡的情怀?可是如今我身在远方,再也无法有这种乐在故乡的生活了。泉源在左边流,淇水在右边流,它们终于在东南汇合。而我出嫁他乡,远离兄弟父母,再难相见。淇水在右边流,泉源在左边流,它们终于在东南汇合。同伴们笑语盈盈,佩带的玉饰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淇水悠悠流淌,我们划着船桨,驾着小舟出游,以此来排解我心中的忧愁。

许国距卫国千里迢迢,远嫁的许穆夫人一直牵挂着卫国的前途和命运,眷恋着那里的山山水水,思念着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可是远方频频传来卫国日益衰弱的消息,怎么能不让她思归心切,怎么能不让她忧心忡忡?她反复吟诵自己的诗作《泉水》,来倾诉这挥之不去的情感:

毖【6】彼泉水,亦流于淇。

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娈【7】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泲【8】,饮饯于祢【9】。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10】,饮饯于言。

载脂载舝【11】,还车言迈。

遄【12】臻于卫, 不遐有害。

我思肥泉【13】,兹之永叹。

思须与漕【14】,我心悠悠。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泉水在山间淙淙流淌,一直流入淇水,对于卫国故土的感怀,没有一天不勾起我的思念。我与陪嫁的诸位姬姓姑娘,经常在一起回顾往事,曾记得我们出游借宿于泲地,举杯饯别于祢地。自从出嫁到许国,远离父母和兄弟,何时再能向诸位姑姑问安,何时再能与我大姐相见?曾记得我们出游借宿于于地,举杯饯别于言地,何时再能给车轴上好油脂,调转车头返回故里?车轮飞转很快就能到达卫国,我已无暇顾及路途会发生什么意外,想着肥泉的粼粼波光,怎不让我无穷感叹?想着须地和漕地的肥沃土地,怎不让我心旌荡漾?我且驾车出游,以此来排解心中的忧愁。

在那个诸侯国纷争的年代,战争是家常便饭,为什么许穆夫人这么担忧卫国呢?因为她知道,她的王兄卫懿公是个十足的昏君。这个卫懿公终日不理朝政,专好游乐,特别喜欢养鹤,宫廷内的御花园都改建成鹤苑,每只鹤均封以官爵,享受大夫待遇,出门乘坐大夫座驾,招摇过市,号称鹤将军。为了饲养鹤,他下令向老百姓征收“鹤捐”,搞得民众不堪负重,怨声载道。

卫国国力日渐衰退,北狄首领鄋(sou)瞒见有机可乘,便率骑兵攻打卫国。卫懿公惊慌失措,命将士们出战御敌。将军们看北狄骑兵攻势凶猛,而本国因经费匮乏,部队缺少训练,根本无力抵御,他们纷纷向卫懿公送上奏本曰:“主公养着那么多鹤将军,正是为国效力的时候,就请它们迎敌吧!”

北狄骑兵如入无人之境,很快攻陷都城朝歌,杀死卫懿公,卫国民众纷纷逃往宋国。

消息传到许国,许穆夫人悲愤不已。她恳请许穆公出兵驰援,但许穆公害怕得罪北狄,不肯发兵,只派了使者前去吊唁。

许穆夫人心急如焚,与随嫁的姬姓姐妹商议,决定立即携物资驾车奔卫,与卫国人民共赴国难。这一举动在当时是不合礼法的,当即遭到许国国君和群臣的反对阻挠,一些大夫驾车追赶,非要把许穆夫人追回来不可。

他们追上许穆夫人后,威胁说:“王后此去卫国,不仅自身性命难保,还会把战火引向许国,望王后返回!”

许穆夫人严词予以斥责:“尔等皆朝廷重臣,难道不懂亡国之痛?卫国沦丧,我岂能无动于衷,坐视不管?此去卫国,心坚如铁,你们速速让道,休得阻拦!”

大夫们为许穆夫人凌然正气所震慑,只得灰溜溜回去了。

卫国的五千多军民在许穆夫人姐夫宋穆公帮助下,在漕地聚集,拥立公子申为戴公。不到一年,卫戴公病亡,军民又拥立公子毁为文公。

许穆夫人赶到漕地后,立即向卫文公建议,向齐国求援,并恳请母亲宣姜从中斡旋。齐桓公答应了卫君的请求,派公子无亏率兵三千援助卫国,还提供了大量粮食和急需物资。公子无亏击溃北狄入侵者,收复卫国失地,帮助卫文公新建都城楚丘(今河南滑县),卫国得以复国,又延续了四百年之久。

许穆夫人坚毅果敢救援国难的经过,在她所写的诗歌《载驰》中作了详细记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

驱马悠悠,言至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

视尔不臧【15】,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

视尔不臧,我思不閟【16】。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17】。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

许人尤之,众穉【18】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19】其麦。

控于大邦,谁因谁极。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

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驾车疾奔,赶回卫国哀悼王兄。道路漫长啊,终于赶到了漕地。许国阻挠我的那些大夫啊,真令我心忧。虽然你们反对我的行为,但我绝不会跟你们在此时返回许国。我不同意你们返回的主张,不是我思谋不远。看那山坡上,都是采贝母的人。女子多愁善感,心里各有主张。你们这些阻挠我的人,真是幼稚啊。行走在田野,麦苗茂盛等着人来收割。我沦丧的祖国啊,要靠谁来拯救?大夫君子,请不要再阻挠我。你们的千百条妙计,都不如我亲自去管用啊!

注释

【1】籊籊(ti ti):细长。

【2】瑳(cuo):洁白。

【3】傩(nuo):婀娜。

【4】言:语气助词,犹“而”。

【5】写:通“泻”,宣泄。

【6】毖(bi):通“泌”,涌流。

【7】娈(luan):美好的样子。

【8】泲(ji):卫国地名。

【9】祢(ni):卫国地名。

【10】干:卫国地名。

【11】舝(xia):通“辖”。

【12】遄(chuan):疾速。

【13】肥泉:卫国城邑。

【14】须、漕:卫国地名。

【15】臧(zang):善良。

【16】閟(bi):同“闭”,闭塞。

【17】蝱(mang):贝母草。

【18】穉(zhi):同“稚”,幼稚。

【19】芃芃(peng peng):茂盛貌。

夏天墨吟论古今

夏天:许穆夫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女诗人,一生诗作颇丰,但由于战争,多数散失,至今仅留存三首抒情诗。这三首诗的主题都是怀念祖国,其情感炽烈,文意真切,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很高声誉。

墨吟:许穆夫人的爱国情怀,延续二千六百余年,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0)

相关推荐

  • 春秋奇女子许穆夫人

    在春秋时期那个动荡的岁月里,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并用自己的拳拳爱国之心在那个乱世里留下一抹惊艳颜色的许穆夫人,绝对是值得我们大书特书一笔的. 许穆夫人是卫公子顽和宣姜的女儿,可惜她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 ...

  • 这名女子的回国路,可作为千古典范

    我一个写文史.艺术欣赏的,一般和"追热点"扯不上关系,所以我文章的点击量老是上不去. 但今天要讲的,却恰好撞上了最近的热点话题"回国". 一个真正爱国的人怎么回 ...

  • 雨读诗经(39)泉水:我思肥泉 兹之永叹

    国风·邶风·泉水 毖bì彼泉水,亦流于淇. 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娈luán彼诸姬,聊与之谋. (回忆) 出宿于泲jǐ,饮饯jiàn于祢nǐ, 女子有行xíng,远父母兄弟.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 ...

  • 《诗经》课堂:《鄘风·载驰》/ 解析:闻天语 / 薛红诵读(第1668期)

    天语说: <左传>记载"卫立戴公,以庐于漕,许穆夫人赋载驰."卫国被狄人攻陷,立卫戴公为国君,退败在漕城,此时许穆夫人写下了<载驰>这首诗. 在诗中她义正词 ...

  • 春秋奇女子许穆夫人,听故国灭亡,她单枪匹马杀回,2年时间复国

    许穆夫人生活在春秋时期,朝歌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鹤壁,他的生活时间点约在公元前690年至公元前610年,是古代比较长寿的女性.她是卫国公族卫昭伯的女儿,是许国许穆公的妻子,故而被称为许穆夫人.她是我国 ...

  • 历史上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

    导读:许穆夫人(约公元前690年-?),姬姓,卫公子硕和宣姜的女儿.出生于春秋时期卫国都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她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见于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也是 ...

  • 【春秋女子】宋桓夫人、许穆夫人

    春秋女子系列 宋桓夫人.许穆夫人 人物 宋桓夫人 身份地位:国君夫人 姓氏:姬姓 国属:卫国 出生日期:不详 婚嫁日期:前675年(据<十二诸侯年表>) 去世日期:不详 母亲:宣姜(齐僖公 ...

  • 古代才女(3)许穆夫人

    战国才女许穆夫人 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 早年经历 许穆夫人是卫宣公庶子卫昭伯之女,卫国君主卫懿公的妹妹(这是按父系论,按母系论就是姑姑).春秋之际,卫国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首邑是商朝的朝歌(今河南鹤壁) ...

  • 我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的身世之谜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一首充满着爱国激情的诗<载驰>,它的作者许穆夫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许穆夫人的爱国思想,也折射出春秋时期各诸侯 ...

  • 大型连环画《古代女诗人系列典藏----许穆夫人、谢道韫、薛涛》程远宏 编绘

    --<横版.32开.精装.平装>--   一: 许穆夫人--中国史上第一位女诗人. (2018年作,脚本文字 14000字左右.131幅图.绣像.扉页.前言.序等,共145页) 二:谢道韫 ...

  • 王运国:柏乡历史名人——许穆夫人

    许穆夫人(约公元前690-公元前656),姬姓.周庄王七年(卫惠公十年)左右生于卫国.长大后嫁给许穆公,周惠王二十一年(卫文公四年)卒于许国,大约活了三十四岁.她是中国文学史上见于记载的第一位女诗人, ...

  • 【淇县古村落】泉头村:许穆夫人魂牵之地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曾以<泉水>为题,吟咏肥泉,表达她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淇县卫都街道泉头村曾名为肥泉村,因村内有太和泉且为折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