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一些味道

一些味道

作者丨方雪梅

谈到食物,苏州人会吐出一句口头禅,叫“鲜得要掉眉毛”;长沙人则说,“透鲜的”;岳阳人则会形容“味道好得人死”……不论用哪种方言,对于佳肴,人们从不吝啬倾注渴望、期待、怀想、回味之情,好像它能调动心里藏着的一本形容词大词典。

精致的时代,才会有与之配套的精致佳肴。就像昨天,我坐在老字号“杨裕兴”的一家门店里,欣赏着细瓷碗碟中凉拌的黑木耳和刀工细腻的海带丝,看黝黑与草绿两种色泽在桌上小聚;又要了几块外焦里嫩的臭豆腐,一碗卤肉面,吃得很闲适。这老店的从容意味,让我就像待在一阕温婉的《南歌子》里,谁说只有情怀不似旧时家啊。

我少年时,天下拮据,饭菜能吃个饱,就是大福了。那时,全家人每餐就吃一两个菜,完全没有色香味的讲究。大米总不够吃,粮店将混杂着老鼠爪子印的红薯丝,堆在墙的角落里,再搭配着卖给市民。每次母亲在家里烟熏火燎地煮好饭,就会用铁皮勺子,轻轻地将上面那层灰黑色的红薯丝刨起来,盛入自己的碗里。我吃着锅下层的白米饭,心里却惦记着母亲碗里的东西。有一次偷偷从她碗里挑了一筷子,刚塞进嘴里就吐了出来,原来干红薯丝苦得难以下咽。那一刻,我从饮食里,嚼出了母亲的苦心和大爱。还有中秋的月饼,节前父母亲会从黄糙纸包装袋里,拿出几个渗透着油渍的本式五仁月饼,每人半个。我们常常慢慢吃、细细品,舍不得一下吞掉。因为一旦它滚落到肠肚里,就得等365天后,才能再次闻到它的气味。那个年代,正合了韩非子的话“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饮食方面,似白露成霜,一片寡淡。

此时,坐在餐桌边,我的思绪在跑马:食客娴静的心态与店家的鲜美食物,才算得上绝配;而急吼吼的人生,必定食不甘味。又想起小时候听父亲讲过的“割烹为相”的故事:商人伊尹,善庖厨,背着砧板入宫,烹佳羹美肴献给商汤。商汤食着有味,便封其为相。由此可见,美食的力量之大。我没有悟性,不大在意庖厨之人得庙堂之位的世事,也不在意世事与烹饭食皆有“时疾时徐”“九沸九变”之狡黠。朋友蓄洪兄与我一样是个地道的“美味爱好者”,极力向我推荐清代随园老人袁枚的那本《随园食单》。他介绍说,这是一本记录菜谱的书,还有食材选用与洗刷、作料搭配、火候掌握、上菜顺序、器具讲究等等注意事项;谈到做菜,随园老人尤其强调:“咸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无汤者宜先,有汤者宜后。且天下原有五味,不可以咸之一味概之。度客食饱,则脾困矣,须用辛辣以振动之;虑客酒多,则胃疲矣,须用酸甘以提醒之。”这话的确有道理,可我对蓄洪兄一笑:就算把这本“教科书”吃到肚子里,我也成不了手艺高超的厨娘,更别说成伊尹了。

正漫无际涯地胡思乱想,新手机上跳出两张图片,一张是“小钵子南瓜汤”,一张是“巧克力樱桃塔”。前者橙黄如落日,配以银亮的小调羹,看上去香醇浓郁,色雅味美;后者画面艳丽,圆润的红与老成的深咖色对比,让人食欲大开。我突然觉得,自己是有口福的人,赶上了美味纷披繁缛的时代,大可以做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而饮食文明,早已经从奠基阶段,从李白的坐花醉月时,飞驰到了鼎盛期。前些时候,长沙的街头闾巷,四处红虾飘香,近日,食客们又开始呼朋唤友,向十月的肥美螃蟹开拔了。目标不只是阳澄湖大闸蟹,还直指湘阴鹤龙湖、益阳大通湖等地的“横行者”。这样的美食,顺应了自然时序,真是令人心满意足。

一座城市,一段人生,总有一些味道,让人迷恋。

[来源:湖南作家网]

(0)

相关推荐

  • 【“草木味道”散文有奖征文】红薯叶的味道/李天坤

    红薯也叫红芋,它的果实埋藏在地下,生命力很强.展露在地面秧茎顶端的叶片就是红薯叶,它含有胶黏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经常食用,能增强人体细胞的活力,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我弟兄多,家庭经济情况又不好,妈妈经常 ...

  • 原来芋头去皮这么简单,一根筷子就搞定,方便快速手不痒,真实用

    芋头真的是冬天必吃的一种蔬菜,软糯鲜香,不管是用来炖汤还是用来红烧或者清蒸,都是非常好吃的.虽然芋头好吃,但是给芋头去皮真的是一件让很多人头疼的事,因为很多人碰到芋头的粘液手会发痒.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 ...

  • (散文百家)张秋华/父母的背包

    散文百家 父 母 De 背 包 张秋华(上海) 腊月二十五父母至沪,正月十二返回.其间只在上海我这里住了一晚,之后便一直住在沪昆之间的妹妹家.到火车站接父母那天正逢降温,天气较平时冷一些,气温大约只有 ...

  • 「三餐食」想吃酸辣粉不用出门,做法和配料教给你,十分钟就搞定

    气得直跺脚! 酸辣粉是四川.重庆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主料是当地手工制作的红薯粉,以其味道酸辣突出而得名. 我一直觉得酸辣粉是种很魔性的小吃,我认识的人里少有不喜欢吃的,而且一吃就容易上瘾. 作为一个资 ...

  • 董文浩:舌尖上的美味家乡的凉粉

    作者简介:董文浩,微信名,浩子.中共党员,副团职军转干部,陆军中校,大专毕业,山西省万荣县皇甫乡前小淮村人,现退休定居运城市. 从北到南各种风味的凉粉数不胜数. 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凉粉,到了我的家乡,经 ...

  • 我们宿松人,最爱这种家的味道

    昨天中元节,回老家祭祖了,老家在大山上,没有网,所以没有发文章.今日就向大家述说一下我回家的见闻吧,不要觉得无聊哦. 刚踏进自家小院,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就映入眼帘.这是我当初随手扔几粒吊瓜子,继去年之 ...

  • 酸辣粉简单好做, 上班的人在家也能做, 吃两碗都觉得不够

    酸辣粉是很多朋友都爱吃的美味,特别是西南地区的人,对于酸.辣.麻那是爱得不得了,可以说无辣就不能吃上一餐.现在很多朋友都是在外面工作了,所以对于吃的东西大多都是在外面购买,自己做的少,会做的人也越来越 ...

  • 散文丨王雁翔:故乡的味道

    故乡的味道 文/图丨王雁翔 在遥远的异地想念故乡,当然也是一种幸福,能唤起游子的记忆与思索,但要真正体味故乡的温暖,还是要回到故乡,让自己的双脚沾满家乡的泥土,把身子靠在时光斑驳的老屋门上,或者伫立在 ...

  • 胡声亮原创散文丨妈妈的味道

    妈妈的味道 文/胡声亮 今天是母亲节,亦是传统的民俗节日"四月八".游玩了一天的姨妹们簇拥着岳母来到一家"家常菜馆",连襟们早也准备好一桌丰盛的晚宴!祝福岳母后 ...

  • 姜元先丨草木味道(散文)

    她踩着万家灯火,柔柔地踏进了那家牛肉火锅店.老板三下五除二,弄好了一锅黄焖牛肉,喷喷的香味儿蔓延. 外面时有车过,时有风过,时有窃窃私语飘过,那个等待中的身影,迟迟不见. 她把着手机,似心不在焉,似急 ...

  • 《万年伏羲山》系列散文之十四丨幸福味道满山飘/王镜宾

    作者采访尖山管委会书记刘红建 近年来有一句流利民谚:要想抓住人的心,先要抓住他的胃,可见美食对人的重要性.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食以特色为贵.最近几年,央视九套连续播出<舌尖上的中国>,介 ...

  • 周铁再原创散文丨酒

    酒 文/周铁再 我喜欢喝点酒,但我不酗酒.本人免贵周姓,自己叫自己周跑跑,时间长了也慢慢被一帮酒友或伙计接受与认可了. 酒品.非必须,肯定不喝茅台,其理由不言而喻,喝不起:必须,非茅台不喝,其理由也很 ...

  • 亚锋原创散文丨从母亲那儿听来的故事

    从母亲那儿听来的故事 文/亚锋 "您就给我说说我小时候的事呗!"母亲没有文化,不善于讲长篇的故事,但架不住我的蘑菇,有时边忙着手里的活儿,边给我叨叨几句我小时候的事.母亲一次一次断 ...

  • 邱燕原创散文丨人间烟火

    人间烟火 文/邱燕 凌晨四点钟醒来,四周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打开房间的门,客厅里有餐厅明晃晃的光束射来,厨房里已是灯火通明,灶前站着专注熬粥的小哥哥,他的眼睛.耳朵.心思全在粥上.只见他不停地轻轻搅动 ...

  • 冯涛原创散文丨攒钱

    攒钱 文/冯涛 人越穷就越是想攒钱,想攒上一笔钱办成一个大事儿.攒钱以备不时之需那属于更高一个层面的事情了. 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家里没有钱,这是我从每次买纸买笔.交书本费时发现的.要钱少的时候,娘 ...

  • 散文丨云顶之巅——龙山八面山侧记

    (一)空中草原 龙山八面山,南方呼伦贝尔.神秘秀美,瑰丽奇峰:山峦无数,绵延起伏:绝险山势,悬崖峭壁:刀削斧壁,百十丈高:雾涌峰呈,仙气缭绕:古木森森,攀藤附葛:青藤摇曳,野草疯长:回还逶迤,相缓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