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应贯穿于学科教学和活动中
李丽贤
这段时间,杭城不少中小学校园内出现了小鸡、小鸭、小鸟、小马等可爱的小动物,成为学生们关注的焦点。调查发现,占据学校生命教育课堂最普遍的一个方式就是——孵小鸡。随之而来,孵蛋器、受精蛋等必备工具,最近成了网上的热销产品。而且“孵小鸡”不仅出现在了校园里,还被孩子们带到了家里,于是,家长们纷纷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的“快乐与烦恼”。杭州滨和小学校长田燕芳认为,生命教育是让学生觉知生命、认同自我的教育,不能刻意为之。
什么是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的生命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从而提升生命的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领悟生命的价值。
生命教育涵盖了每个人生命的整个过程,涉及面广,从人的生存与生活,成长与发展,到人的本性与价值。不是一朝一夕、一招一式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系统的、长期而有计划的教育过程才能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
像杭城一些学校出现的养小鸡、小鸭、小鸟、小马等小动物的做法,值得肯定的是学校的初衷是好的,体现出学校对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视并开始有所行动,但做法还因受环境条件所限,表现出不切实际,缺少一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毕竟在城市里,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真的不适合养鸡,对环境的污染,引发的邻里的不满,都是问题。对于学生而言,生命教育应从小抓起,并贯穿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一是通过多学科的渗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内容涉及各个学科,如: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育、劳动等学科都是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教学,增强生命教育意识,并尽力挖掘学科本身隐含的生命教育内容,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像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也包含着生命教育的隐性课程内容,教师更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并充分运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活动。
二是开展专题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生命教育要抓住特殊契机开展专题生命教育。学校定期开展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地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注重学生的兴趣、经验,结合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将相关内容整合起来,形成校本课程。活动的开展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人与自然、人与家庭的启蒙教育,旨在探究生命的可贵、生活的意义以及如何加强自我保护等。
三是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阵地,围绕学生身边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行动研究来解决,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要充分利用好实践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设施等场所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拓展学生的生活技能训练和体验。利用好学校的班团队会、节日、纪念日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在了解学生需要的基础上,组织和安排生命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场景式生命教育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感悟生命的价值。
四是结合日常生活与管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活动。学校当建立有效的制度和评价机制,鼓励全校师生员工参与生命教育,通过发动和组织师生参与集体行动,确定生命教育所需并利用各种资源,与相关部门配合,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关于生命主题的活动,增强对生命的认识,培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及实践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