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晨诵|古诗词中的数学美,你最喜欢哪首?(清·张伯行、纪晓岚、王安石、苏轼、明·林和靖、郑板桥、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曹操、唐·李贺、唐·陈子昂)

走进语文老师的课堂,看着他们绘声绘色地介绍着文学作品,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非常羡慕他们丰富的拥有,能跟学生一起徜徉在文学的殿堂里,欣赏感人的诗篇,产生心灵的共鸣,营造着激情飞扬、诗意流淌的意境!

于是,我常常思考:数学课上,我用什么来吸引、感染我的学生,数学课堂究竟应该做些什么?是让学生去熟记一些公式,还是只教会他们如何解题,应付考试?不,数学教学应有更广阔的天地!

诗一般美的数学

数学的美,非美不胜收不足以表达;

数学的巧,非巧夺天工不足以描述;

数学的妙,非妙不可言不足以形容;

数学的奇,非叹为观止不足以体现。

数学是科学,数学是艺术,数学是语言,数学蕴含着人类文化的美!给学生营造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促进智慧生成、洋溢生活气息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魅力无穷的!

我想,我们也可以让数学课堂融入一点文学气息,好让学生迷上数学,让他们体会数学美,深切地感受数学的巧,理解数学的妙,把学生带进一个奇妙的数学世界,展示数学思维的魅力,我认为这才是数学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也正是本文的主题:诗一般的数学美。

------------------------

“不识数”的诗人

——清·张伯行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

一厘一毫,名之脂膏。

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

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我国古代大诗人中不会数数的诗人有没有?据我观察,至少有这样两位:一位是被康熙皇帝称为“操守为天下第一”的清官张伯行,他的一首《禁止馈送檄文》一连八个一,阐明了他的廉政自律观。

------------------------

“不识数”的诗人

——清·纪晓岚

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另一位是被乾隆皇帝称为“天下奇才”的纪晓岚,连数十个一也数不出二三四五来,可见两位大诗人的数学水平仅相当于幼儿园小班,存在着严重“偏科”现象。

------------------------

“只识”十个数的诗人

——宋·王安石

一个二个三四个,五六七八九十个,

食尽皇家千种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的一首《麻雀》,他眼看着北宋王朝很多官员饱食终日,贪污腐败,反对变法,故把他们比作麻雀,数量词生动地描述了麻雀之多!

------------------------

“倒数”十个数的诗人

——苏东坡

十年寒窗,进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天一定要中!

大诗人苏轼从十倒数到一,不仅数字使用巧妙得当,而且将莘莘学子寒窗苦读,赴京赶考的艰难表现得淋漓尽致。

------------------------

“识数”最多的诗人

——明·林和靖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明代林和靖的《雪梅诗》用表示雪花片数的数量词写成,读后好像身临雪境,飞下的雪花由少到多,飞入梅林就分不清是雪花还是梅花了。

------------------------

对数字最有“研究”的诗人

——清·郑板桥

相传,郑板桥在山东任知县的时候,看见一个破旧的大门上贴了一幅春联,郑板桥看后立即派人送去衣服和食品,众人不解,板桥笑答:上联缺“一”,下联少“十”,横幅没有“东西”。可见郑板桥对数字有相当深的研究。

------------------------

“极限”概念的数学意境

——唐·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孤帆远影碧空尽,看着朋友的孤船帆影在蓝天的尽头消失,哪儿是蓝天的尽头?100米?200米?500米?10万米?让学生体会极限概念中的一个变量趋向于无穷大的动态意境,真是传神!遥望海天成一色,海天的距离看上去无限逼近于0。

------------------------

“领悟”最大值的诗人

——唐·杜  甫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函数的最大值即为函数图像上最高点的纵坐标,每见此景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起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领悟”

归纳、猜想的诗人

——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归纳、猜想、证明是数学里非常重要的一种思想方法,比如数列2,4,8……从第二项起,每个数都是前一个数的两倍,可以归纳得出结论:第四项是16,接下去32,64,128……。苏轼是一位喜欢幻想的诗人,他在大醉后欲乘风归去,居然懂得那天上宫阙,高处不胜寒!诗人怎么知道高处一定是寒的呢?他一定是根据自己爬山登高的生活体验得到的猜想,山顶总是比山底冷,于是他通过归纳,猜想月亮上一定是冷的,现代科技证实了他的猜想。

------------------------

“谙熟”三

角的诗人

——李  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床前明月光是从哪儿射进来呢?当然是从窗户射进来的,你看月光与地面就有一个入射角吧。举头视线与水平视线就有一个仰角,同样低头就有一个俯角。入射角、仰角、俯角乃“三角”也。

------------------------

“知晓”周期概念的诗人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写的一首送别诗,明写草的顽强的生命力,暗喻友情的热烈永恒。一岁一枯荣,你看小草生长的周期就是一年,16岁的白居易就懂得周期为何物了。

------------------------

“不懂”周期循环的诗人

——李  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也有不懂周期循环的诗人,李白就是其中一位,有诗为证。其实奔流到海变成水蒸气之后还是复回了,依旧从天上来,落进黄河,再奔流到海,如此周期循环不已!

------------------------

对几何有

“研

究”的诗人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直线和圆是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对象,这里的“孤烟直”、“落日圆”使画面富有立体美,你看加进了几何元素,使诗歌增色不少,形成了浑然一体的壮阔意境,看来文学家也要学点数学。

------------------------

“精通”几何的诗

——曹  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人生几何”在数学老师读来,人生就像几何曲线一样:曲曲弯弯,有起有落;荣辱不惊,任潮起潮落,顺其自然,看花开花落!可见文学家与数学家有时是可以彼此互通的。

------------------------

“领悟”立体几何的诗人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立体几何强调的是空间概念,比如正方体,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浑然一体。你看这里:横、侧、远、近、高、低不正好与正方体的六个面相对应吗?怎一个妙字了得?可见诗人的空间概念是非常清晰的。

------------------------

空间想象力“丰

”的诗人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立体几何主要研究的对象是点、线、面、体,你看杜甫的诗:两个黄鹂是特写镜头,可以看成两个点,一行白鹭是远镜头,可以看成一条直线,窗可以看成正方体正对着我们一个面,透过这个面,可以看到千秋雪。千秋雪给人一种平面的感觉,万里船当然是立体画面,好一幅立体的山水风景画!

------------------------

空间想象力“特强”的诗人

——李  贺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立体几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特强的诗人要数李贺,这是李贺小伙子充满幻想色彩的《梦天》。诗人做起了南柯之梦,翩翩然在太空遨游,他回头下望人寰处,看到什么景色呢?原来他看到了中国九州就像九个烟点似的,而大海仿佛是杯中洒出来的一汪清水,此情此景,仿佛杨利伟在太空中所看到的一样真切!不能不佩服这位年轻诗人那惊人的空间想象力!

------------------------

“感悟”思维空间的诗人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从数学角度讲,此诗阐发的是时间和空间感知的佳句。前两句表示时间可以看成是一条直线,陈老先生以自己为原点,前不见古人,是指时间可以追溯到负无穷大,后不见来者,则意味着未来的时间是正无穷大。后两句则描写三维的现实空间:天地是两个平面,悠悠地张成三维立体几何环境,全诗将时间和空间放在一起考虑,感到大自然之博大,产生了敬畏之心,以至怆然而涕下!

------------------------

陈景润痴迷于歌德巴赫猜想几十年如一日,长久地沉醉于对数学真理的追求之中,乐此不疲!这真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遇到数学难题一愁莫展,心情无比的沉重,饭吃不香,觉睡不着,又不肯轻易放弃,这可怎么得了?这真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解决数学难题要讲究方法,要不断摸索,经过苦思冥想,最终找到合理的解题途径,此时的心境那真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数学研究和学习需要解题,而解题过程需要反复思索,终于在某一时刻出现顿悟。例如,做一道几何题,百思不得其解,突发灵感,添了一条辅助线,问题豁然开朗,欣喜万分,这真是: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作者系上海市大同中学数学特级教师)

(0)

相关推荐

  • 这首诗歌脍炙人口,苏轼对作者无比佩服,视为自己的偶像

    我们知道在历史文坛上,"唐宋八大家"是极为响亮的名字,很多人却误以为是八位伟大诗人.其实,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排名第一和第二位的,是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和柳宗元. 相 ...

  • 古人追星极简史

    永嘉六年(312年),西晋王朝覆灭前夕,天下第一美男子卫玠死了. 当时,中原战乱渐起,天下百姓疲于奔命.卫玠也一样. 他出身门阀大族,长得贼帅,少年成名,被两晋的玄学界誉为继何晏.王弼之后的" ...

  • 七律五首||赞唐代四大杰出诗人

        七律五首 赞唐代四大杰出诗人 ■曾张胤 李白 学书学剑不无功, 建业雄心总梦空. 每念东山追谢相, 尝思渭水慕衰翁. 抒怀遣兴名流赞, 论古评今直道穷. 浪漫诗风垂后世, 治平壮志赋临终. 注 ...

  • 小诗人写庐山瀑布,白居易夸赞超越李白,苏轼:我不服

    在中国诗坛上,李白的艺术成就几乎是无可匹敌的.唯一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恐怕也就是生前默默无闻,死后才大放异彩的杜甫.关于李白的诗歌,许多都是耳熟能详的,想必这首<望庐山瀑布>更是脍炙人口: ...

  • 诗词|九首村居诗词,最美不过田园生活(清·高鼎、宋·张舜民、郑板桥、辛弃疾、纳兰性德、唐·王驾、唐·王建、南宋·翁卷、陆游)

    想起了小时候在老家避暑的日子.那时爷爷奶奶都在,小伙伴们吃西瓜.做农活,不亦乐乎. 最回忆的还是在乡村的日子,惬意.舒适,有亲人,有朋友.如今,我们在夏天,怀念那村居的日子,怀念那最美的田园生活. & ...

  • 张继平院士:对称与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之美

    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之美 作者:张继平 生活中的对称之美 我研究群论,群论是在研究数学上认为所谓的对称学,所以说今天我给大家先讲对称之美.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是充满美的,美有很多的准则和标准,对称就是其中最重 ...

  • 程序员的数学基础课:编程中的数学思维

    本文将从编程的角度出发,重新梳理这些内容,作为第一篇"基础思想"的总结. 5.1 数据结构.编程语言和基础算法 这一节我们汇总数学在常见的数据结构.编程语言和基础算法中的体现,让你 ...

  • 古诗词中最唯美的句子

    古诗词中最唯美的句子

  • 古诗词中的绝美春景,读这五首就够了

    古诗词中的绝美春景 春光欲醉人 翻翻唐宋的诗词集,不难发现,几乎每位诗人.词人的笔都曾在春天停留过,唐诗宋词里的春天,把春的季节渲染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国画,画中有诗,诗韵春天.   春光无限好,春天就 ...

  • 数学灯谜与灯谜中的数学

    灯谜是我国一种源远流长的写在灯上的游戏,有人叫它文虎,有人叫它打虎.逢年过节.游园活动中常见.特别是每到农历新年和元宵节,各地都会举行猜谜会. 制作灯谜和猜射灯谜,离不开语文.历史.地理知识,也联系到 ...

  • 古诗词中的音韵美

    今日广为流传的古代文字未必浅显易懂,但大多朗朗上口,有的还渐渐变为成语.比如<尚书>中的"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就含有精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变为成语"有条不 ...

  • 芍药花开,跟着好诗词,一起欣赏古诗词中芍药之美!

    四季音色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谷雨时节,芍药花娇艳绽放,红色.粉色.白色交相辉映,一朵朵俏丽争春.芍药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 ...

  • 古诗词中的绝美霜降!

    <如梦令> 清 黄琬璚 晓向高楼凝望,远树枝枝红酿. 睡起眼朦胧,道是芙蓉初放. 霜降,霜降,那是丹枫江上. 黄琬璚是嘉庆.道光年间有名的才女,善弹琴,指法微妙,从学者甚多.书法娟秀,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