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书品与时代
248.书品与时代
文∣杜若东
导读
写这篇短文的主要是感觉90年代以来,出版的书籍良莠不齐,特别是品相不过关,比如说:字迹模糊、刷胶开裂,校对不严,开本混乱,纸张超薄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而对比七八十年代的书籍则没有这些问题,当然文中对出版社的一些叙述不无臆测之处。毫无疑问,随着时代的发展,纸质书籍不再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随着书籍电子化的推进,书籍似乎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品,成为一种装点和面子,成为了“今天,你读XX了吗的一种噱头”。书,纸质书是每个时代的侧影,它不但是从内容上反应一个时代,也从形式上告诉了你这个时代人们的心理……
——gkgushiwen(杜若东)
我想,喜欢书的人很少有不在意品相的。同等价格的一本书,相信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品相差的书。
然而旧书自有旧书的魅力,随着时代的流逝,你会发现一些旧书的品相,会远远超出你现在所谓的新书。这种感觉只有当你把旧书和新书放在一块儿对比的时候才能体会出来。
我在旧书网站的留言中不只一次看到,有书友表达了对改革开放初期书籍装帧的喜欢。我说这番话的意思是,从文字产生那天起,每个时代都有精神文化产品——书籍的产生,然而不同时代制作出来的书籍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农耕时代就不必说了,诸如那些价格高的惊人的线装书,什么孤本、善本之类,有的保存千百年还是基本维持了原状。这得益于古代造纸、制墨的高超工艺。只说这工业社会时代,从七八十年代说起吧。
七八十年年代的书,基本上封面比较素雅,不追求花里胡哨的外表,就好像路边的野花静静等待人们去精心欣赏。那个年代国门打开,人们以好奇的目光环视外界,学知识长文化,蔚然成风,80年代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出版了大量古典文学以及外国译注方面的东西。
另外,那时的书是铅印的,墨迹清晰,页面摸起来有一种凹凸感,基本上锁线装,不用担心页面会开裂。现在动辄几十数百元的书,那时只是几毛,几块,十几块,因为这个价格已经很不菲了,写书的人用心,出了好多精品的东西,现在也不过时。有得作者连署名都是集体的,版权意识基本为零。一句话,人家是奔着为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写作的。出版社就那几家,国字招牌,做的也用心。
进入九十零零年代,人们的经济意识越来越强,商业社会的气氛越来越浓,反应在书的内容上就是出现了很多肤浅的形式主义的东西,随着市场放开,出版社也不是那几家独大了,放开搞活,需要出版社自己养活自己,那就什么赚钱就印什么。
反正一些经典古文观止,四大名著只管印,反正不用担心版税。而一些写作者,也被经济所吸引,东平西凑,堂而皇之,什么秘诀,什么指南,什么大全,弄出一大堆。再看那书刷的胶水很薄,还锁什么线,电脑扫描刷一下成了,一切都得降低成本,也可能自从搞活后,没有了计划经济的上级拨款吧,得自己养活自己啦。
读者把书买回来一翻,开胶了,再仔细看看,责任编辑怎么搞得,两三页竟然看到好几个错别字。
到如今,真是书乱渐欲迷人眼,什么排行榜介绍,电视节目推介,装帧真是越来越精美,腰封(疯)盛行,书的标题噱头越来越大只为吸引眼球,动不动几十上百元,你这是让人看,还是想让书成为一种(有钱人)的身份和摆设啊。
我觉得是吆喝的人怪费力,但是读者就是不买账。只有时间,才能证明那些书是经典,真正爱书的人不会为它的外表所吸引,因为爱书的人才懂书。
爱书的人买不起书,懂书的人不屑买书,读书的人又沉溺于网络阅读。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人们都忙着赚钱,哪有时间读书,静静读书仿佛成为一种难得的奢望。
写书的人沉不下去,为啥国学大师没了呢?作书的人,急着见效益,有谁真正为读者考虑呢?如今好多书的版权页不显示印了多少本了,这是作者害怕嘲笑,还是出版社故意隐瞒呢?再说如今已成为一个碎片化阅读时代,手机控越来越多,电子书及网络阅读十分盛行,更给了纸质书一个沉重的威胁。然而,真正爱书的人总是对书情有独钟,不离不弃,一任思绪在纸墨间踽踽独行……
读友您好:本文由本公众号独家原创,如果对您有用,烦请打赏。希望您将本公众号gkgushiwen(古诗文鉴赏与解题)介绍给您的同学朋友老师,咱们共同学习进步。欢迎您提出宝贵建议,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gkgushiwen(杜若东)
扫码了解我的更多古诗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