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文言难懂在哪儿
309.文言难懂在哪儿
—破解文言文难学专题讲座—
文❉杜若东
文言难懂
破解文言文难学专题讲座
鲁迅作为新文化的闯将,竭力提倡新文化,倡导白话文,曾写下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然而从从旧时代的私塾中过来,加上自己的博学,文言文功底很深。
章士钊曾以“二桃杀三士”的典故,鼓吹文言文,攻击白话文,说:“二桃杀三士。谱之于诗。节奏甚美。今曰此于白话无当也。必曰两个桃子杀了三个读书人。是亦不可以已乎。”
面对这种表面提倡国故,实则是似懂非懂的做派,鲁迅非常反感。因为“二桃杀三士”的典故中的“士“是武士,而非读书人。鲁迅于是讽刺说:“旧文化也实在太难解,古典也诚然太难记,而那两个旧桃子也未免太作怪:不但那时使三个读书人因此送命,到现在还使一个读书人因此出丑,'是亦不可以已乎’!”
尽管事后看来鲁迅可能有点吹毛求疵了。不过,这件小事也从侧面说明,要把文言文搞懂并非事,即使一些经常作学问的人也可能出错。
古代的诗文都是不断句的。小孩子入了学,有了简单的文字基础后,就要学习断句。断句非常能考察出一个人的文言功底,在某种情况下,由于理解的不同,一个句子可以有多种断句的方法。
某人为了警示路人不要在路边撒尿,就写下了一句标语:行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结果尿骚味丝毫没有减轻,原来,有人把这句话改成了:行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论语·泰伯第八》中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不就是人们说的“愚民政策”吗?目的是为专制主义服务。有人认为应该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样才能体现出孔子作为一个大教育家推行教化,开启民智的理想。不过这样来说,前后两种不一致的标点法,所提供的两种意思恰恰是相反的。
通过以上举例分析。我们认为对一词多义的曲解,和断句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理解。有些理解错误是明显的,如第一例。有些则一时较难断定,需要联系全文来推测,如第三例。这就是文言文难懂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