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瓦窑厂与瓦的制作
南胜!美丽的家乡
那日,无意间在老家溪东捡到一个瓮盖,上面刻有:義(义)星瓦、厂造,1959年字样。看到这个迄今已有60年历史的瓮盖,内心很激动。义星瓦窑厂旧址在养鳗场对面,早年已废除。以前,南胜有好几个瓦窑厂如:前山鲤鱼岭、南胜新楼、龙心下坵、溪东等。瓦窑大多生产红瓦为主,兼烧做门柱等作用的红砖,也有个别窑烧制青瓦。
老家溪东的瓦窑厂在胜怀楼的楼前面,厂很简单,由一个简易工棚,一个踩土坑,一个晾瓦埕,一座窑构成。一列的简易工棚只由石条做立柱,撑起铺瓦的屋顶而已,棚子作存放制好的生瓦之用。棚前一大片平整的大埕是制瓦晾晒之用,刚制成的瓦是软绵绵的,得平铺在地上晾晒。大埕的左边,靠近池塘处有一圆形浅坑,那是踩制黏土的土坑,制瓦用的土是在坑里加工的。烧瓦的窑建在简易工棚的右边,它倚坎而建,全部由砖垒成一个穹顶的大窑洞,里面空间很大,足以容纳七八十人站立。
老家溪东当年的瓦窑厂所在地
制瓦的第一道工序是:取土踩土。当时,瓦窑固定在村里的一块地上取土,先挖去地表土,再挖深层的黄壤土,用肩挑或土斗车运回土坑加工。由于长年取土,村里的那块地被挖成了一个个的大窟,于是那块田地便被称为“土窟”。当运回的黄壤土把土坑填到七八分满时,便泼上水,拉来水牛,牛在坑里,人在坑沿,一圈圈地来回转着踩土,直到把泥土踩得既黏又有弹性才行。最后得把踩好的土铲成堆,再用塑料纸包起来备用。
第二道工序:制瓦。工人用形似弯弓的钢丝工具去土坑里割取土块,搬到大埕,然后取来印坯——本质的模具盒,轻撒一层草木灰,再放上适量的土,赤脚把土踩进模具,继而用钢丝弓一刮,便提着模具到大埕上把瓦倒出晾晒。等到傍晚,便可把当天制成的瓦片堆叠搬进棚里继续风干,等到生产一定量的瓦,才装窑烧制。
第三道工序:入窑。入窑可是一项辛苦的体力活,工人们有的在窑内负责堆叠码放,有的在外面负责搬运,人们用接力的方式把一摞摞沉重的生瓦往窑里搬。等把窑装满,工人们个个累得汗流浃背,腰酸背痛。
最后一道工序:烧窑。烧窑是用柴草的,柴草是收购的,山坪、花仔楼、六坑山一带的人们从山里砍下柴胡、杉树枝等,挑到溪东过称论斤卖。窑火一点着,就得日夜不断地守着添柴加火,所以得工人轮流着烧火。火要连续烧七天七夜左右才行,歇火后,等过了一些天,窑温降下来了,才可以开窑取瓦。烧好的瓦片红红的,敲击有声,过些时日,它们便在千家万户的屋顶上,为人们遮风挡雨了。
后来,人们建房都建“不见木”的砖混结构的楼房了,因此,瓦片便没有了市场,于是瓦窑停产,慢慢地荒废,消失,最后成了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