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郡县制含义:

  指对古代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类似于现在的行政区划)。起源于周朝,起初是封建制的补充,后经过秦汉发展,取代封建制成为主要体制。亚洲其他国家也从中国学习了该体制,如日本、朝鲜。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

  分封制、郡县制与行省制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

  (2)目的都是巩固统治;

  (3)结果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4)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2、不同点:

  (1)时代:分封制产生与奴隶社会,盛行于西周;郡县制与行省制都产生于封建社会,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行省制确立并盛行于元朝。

  (2)地方与中央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权力的大小: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他们虽然对上承担一定的义务,但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的时候,被分封者就称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都是由君主任命,可以随时撤换或调动,郡、县两级政府都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手中。郡、县两级的官员按能力选任,破了贵族制下的血缘联系。对居民管理主要按地域划分,进一步清除了氏族制残余。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其行政长官直属中书省。

  (3)作用与影响: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郡县制与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发展、完善,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由来:

  (1)郡县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

  (2)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

  (3)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2.内容:

  (1)行政区划:

  ①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②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

  (2)官僚机构:

  ①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②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③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影响:

  (1)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中。

  (2)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0)

相关推荐

  •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地方行政区和地方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是高考必考内容,但庞杂的内容往往让不少学生望而生畏.但其实,只要把知识专题化.系统化,每天积累一点,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古代官职是学习文常绕不开的部分,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 ...

  • 结束分封制、统一文字和焚书坑儒,李斯无愧是秦始皇背后的神助力

    秦始皇统一中原后,废除了贵族的世袭制,建立了一个集权的郡县制国家. 那么,在久远的两千多年前,地方行政是如何运作的?咸阳与郡县之间是如何进行联系的?政令又是如何得以实施与落实的呢? 由"郡& ...

  • 邹水杰:“郡县治,天下安”

    作者:邹水杰 来源:<历史评论>2020年第4期 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发展的产物,是大一统国家基本的行政制度,郡县制的良性运转及作为补充的羁縻.分封等制度的灵活运用,有力地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 ...

  • 分封制和郡县制哪个更好?假如秦始皇分封诸侯,秦朝会早亡吗?

    公元前221年,刚刚完成统一大业的秦王嬴政在都城咸阳举行朝会,他召集群臣,举行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御前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主要讨论了两件大事:第一个是商议自己的称号,第二就是秦朝该走哪条路线,说具体点就 ...

  • 县丞与县令的区别

    <大明王朝1566>中的淳安县丞 县丞.县令,这是两个不同的官职,简单地说,一个是一把手.一个是二把手,都是古代县级行政单位的主管官员. 单从名字上就可以理解,县令的"令&quo ...

  • 秦始皇为何实行郡县制不分封自己儿子,其实郡县制并非嬴政所创

    秦国在统一天下后,曾经对整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有过一番讨论,包括皇帝制度.服饰礼仪等,当然包括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由大臣们来议论,然后由秦始皇来决策.以丞相王绾为首的大部分朝臣建议秦始皇把自己的 ...

  • 说说地级市

    一.宪法中关于行政区域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 ...

  • 分封制

    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商代已开始分封诸侯,称号有侯和伯.西周灭商后,便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王室子弟和功臣,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 ...

  • 秦朝的郡县制是从哪里学来的?

    如题所说,秦朝创立时期所确立的郡县制并非是出自秦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大地方行政创举,只能说秦朝在统一天下之后经过改革而确立的郡县制,他是首次被作为一统天下.行于全国的地方政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唐朝节度使

    节度使概念: 节度使是中国古代的军事将领,后成为治理地方的地方官.唐代驻守各道的武将称为都督,都督带使持节的称节度使,不带者不称. 一般情况下也时常称持节的各镇守军官,如观察使.招讨使.安抚使等为节度 ...

  • 高中历史知识点:汉代“推恩令”

    推恩令概念: "推恩令"是汉朝时期推行的一个旨在减少诸侯的封地,削弱诸侯王势力范围的一项重要法令.主要内容是将过去由诸侯王只能把封地传给嫡长子的情况,允许诸侯王把封地分为几部分传给 ...

  • 高中历史知识点: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秦朝统一: 1.背景: ①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数民族来犯,周幽王被杀,西周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商朝的内服与外服制度

    内外服制度含义: 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商王经常与附属国处于战争状态. 内服官中 ...

  • 高中历史知识点: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禅让制含义: 在原始氏族社会里,部落以及部落联盟的首领是经过集体协商和民主选举产生的,这叫做"禅让制". 禅让制: 出现:据史籍记载,我国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先后有尧舜禹等人, ...

  • 高中历史知识点: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分封制概念: 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分封制特征: (1)概念: ...

  • 高中历史知识点:盘庚迁殷

    ①人类刚刚迈过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此时征服自然的能力还比较小.一旦发生天灾,轻则生活环境毁坏殆尽,重则整个群体就此灭亡.正因为如此,那时的国家经常为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所逼迫,四处迁徙,黄河下游 ...

  • 高中历史知识点汇总,侧重教材,突出重点!...

    高中历史知识点汇总,侧重教材,突出重点!复习好帮手!#教育微头条##高考##高中#

  •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来自: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复习方法><高中历史知识点超详细归纳总结>正文     时间:2019-11-26 17:30:40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