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奇案:小姨妈借宿,半夜有人撬门,天亮发现尸体,真凶是谁?

清朝乾隆年间, 徽州府黟县有一户杨姓人家。杨家有两兄弟,哥哥杨全武、弟弟杨全财,父母去世前留下不少田产和店铺,杨家因此家境殷实富足。大哥杨全武娶妻王氏,生有一子,弟弟全财年方十八,尚未娶妻。

端午节那天,哥哥嫂嫂备齐寿礼准备去给老丈人祝寿,但小姨子一直没有来。按照往年惯例,嫂子的妹妹都会赶过来一起搭乘杨家的马车去拜寿。可是那天一直等到天快黑了,小姨子王翠姑还是没来。

哥哥嫂嫂等不了,于是便提前驾着马车走了。哥哥嫂嫂临走前交代留守看家的杨全财:“翠姑如果晚点来了,天也已经黑了。大晚上的翻山越岭不容易,先让她住在我的房里,明天上午我再驾车来接她去娘家。”哥哥嫂子走后,翠姑果然才急匆匆赶到,杨全财按照嫂子哥哥的嘱咐,先款待了翠姑一番,然后把她安排在嫂子的房间里住下。

杨家偌大一个庭院,只有孤男寡女两个人在家,杨全财觉得很不方便,所以安排好小王氏住宿之后,自己便反锁院门出去,到一家小酒馆喝酒。酒馆老板见杨全财来了,于是赶紧上前去迎接招呼,二人坐在酒桌前喝酒闲聊,非常快活惬意。

第二天,杨全财从酒馆里醒来后,当即赶回家去。杨全财刚一进门就被翠姑一顿斥骂,说他深夜拨开门闩,意图非礼她。杨全财说自己一夜未归,问翠姑为何诬陷自己?翠姑把一条门闩丢在地上,门闩上果然有被人用刀拨过的痕迹。

翠姑告诉杨全财,昨天晚上她睡下之后,迷迷糊糊中听到有人用刀拨门闩,她吓得清醒过来,没想到杨全财是这样的人,于是她从后门逃到后院外的一处草堆里躲起来,勉强在里面睡了一夜。今天早晨起来,就拿了这段门闩来与杨全财对质。

杨全财大呼冤枉,自己一夜都在酒馆和老板喝酒,根本就不在家中,更没有要拨门闩非礼翠姑的企图。杨全财和翠姑二人争执不下,一路走进了嫂嫂的房间里,结果竟然发现嫂子床上有一具女子的尸体,女子胸口处的血沾满了床单,女子已经鼻息全无,死去多时了。

经过二人仔细辨认,发现女子就是邻居张景仁的妻子方氏,于是便赶紧叫张景仁来看。张景仁来看到妻子死在杨家床上,顿时暴跳如雷把杨全财绑了,又叫家人喊来保长说杨全财图奸害命,不由分说把杨全财抓去了县衙。

当时的黟县县令是孙维龙,孙县令听完张景仁的控告之后,又提讯翠姑。按照《大清律例》妇女不能上公堂,但是奸罪和人命案除外。翠姑说自己原本已经约好和姐姐姐夫一起去娘家拜寿,结果家里有事晚到了,因为天已经晚了,所以就留宿在杨家。

半夜里,迷迷糊糊之间听到有人拨门闩,于是便认为是杨全财图谋不轨,便逃到屋外草堆睡了一晚。天亮后与杨全财对质,结果发现姐姐床上竟然有具女尸。经过辨认,女尸是邻居方氏。

孙县令听罢,又提审张景仁,张景仁怒气未消,他说自己与妻子方氏素来和睦,从来没有红过脸,更没有见妻子与其他的男人来往,想必是杨全财将妻子裹挟到家,图奸不成,便将之杀害,求县太爷严惩凶手为妻子报仇。

孙县令又讯保长及街坊四邻,众人都说杨、张两家素来关系很好,从没有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杨全财从小由哥嫂带大,一直都规规矩矩,从未做出过任何出格越轨之事。很难相信杨全财会图奸杀人,但是尸体为何会出现在他家的床上,这点谁也不清楚怎么回事。

孙县令听了众人的供词,觉得此事颇为可疑。如果是杨全财诱惑方氏,并将她杀死在嫂子房中,他应该极力阻止翠姑进入房间搜查才是。杨全财与翠姑一起进入房间才发现方氏被杀,如此说来杨全财很有可能真的不知道屋子里死了人。

另外一点,如果是杨全财杀了方氏,他为何在认出了尸体是方氏后,还把方氏的丈夫叫来呢?这一点也不合情理。张景仁见到妻子惨死在杨家床上,一时怒火中烧,控告杨全财杀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保长和街坊四邻,因为这是一起人命案子,相互推卸责任也是存在的,但是他们反映的情况应该是真实的。

那到底谁是凶手?方氏好端端地为何死在杨家的床上?孙县令百思不得其解,只好把杨全财杖责20大板押入大牢等候发落。孙县令关押杨全财之后,让地保去调查一下街坊四邻和熟悉方氏、杨全财的人,看看二人之间有没有什么瓜葛。

不久之后,地保回来禀告孙县令,经过查证杨全财与方氏并未有瓜葛,二人平时见面机会都很少,也没有听说古过有什么仇怨和不愉快。倒是杨全财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此人是酒馆老板杨保山。杨保山与杨全财是无话不说的朋友,杨全财经常去他那里喝酒。

孙县令一听,当即恍然大悟,让人把杨保山带来县衙审问。

杨保山上了公堂,孙县令问他对方氏在杨家被杀一事是否知情。杨保山说自己一个开酒馆的,与方氏从无纠葛,虽然与杨全财关系很好,但他杀了方氏与自己毫无关联。而且自己一个开酒馆的,如果每一个在酒馆里喝过酒的人犯法了都要找到自己,那自己不知道死过多少回了。

孙县令见杨保山这样说,于是便对他说:“事到如今你还狡辩?莫不是你把杨全财灌醉,趁机偷了他的钥匙进家,并杀害了方氏。”孙县令说罢,让衙役对杨保山动刑,杨保山被打得皮开肉绽,却始终不肯承认自己杀人。

孙县令见杨保山不承认,于是便让衙役去杨保山酒馆里搜查,结果搜出了杨家的宣德炉、唐伯虎的《行乐图》,张景仁在赃物中找到了妻子的金发簪、金手镯等。这些赃物证据确凿,容不得杨保山抵赖。孙县令把这些赃物拿到大堂之上,杨保山见了这些赃物,不得不低下了头:

原来,杨全财与酒馆老板杨保山关系熟络,杨全财经常到酒馆喝酒,杨保山一见杨全财就知道他是有钱人家的子弟,于是有意接近。那天晚上,杨全财安置好小姨妈翠姑之后,就来到了小酒馆找杨保山喝酒。几杯酒下肚之后,杨保山问杨全财为何深更半夜出来喝酒,杨全财于是便将小姨妈在家借宿,自己不方便在家睡觉的情况说了出来。

杨保山一听,得知杨家此刻只有一个女子在家,于是便拼命将杨全财灌醉,取下他身上的钥匙,星夜赶往杨家。杨保山用刀撬门,结果睡在房里的小姨妈听到声音后从后门逃了出去,杨保山开门进入房间后,发现床上并没有人。他原本以为翠姑躲在了床底下,于是便往床下一看,结果发现床底下躲着一个女子。

杨保山把女子从床底下拖出来,不由分说地抱上床去行那禽兽之事。那女子并不抗拒,也不喊叫。完事之后,杨保山点起灯烛,这才发现女子原来不是翠姑,而是杨家的邻居方氏。方氏说她也是前来盗窃的,在自己家门外看到杨家后门大开,于是便溜进来偷点东西。一进门之后就发现有人撬门,于是便赶紧躲到了床底下去。

二人都是窃贼,都是为了图财而来,于是便心照不宣地到处搜拿杨家的财物。杨保山盗了不少杨家的财物后,发现距离天亮还早,又将方氏抓来再行那禽兽之事。杨保山手持利刃,方氏不敢不从,只想赶快完事拿了财物就各奔东西。熟料杨保山完事之后认为身份已经暴露,又贪图方氏搜到的财宝,于是便将还未起身的方氏杀死在床上。

杨保山杀了方氏,不仅抢走了她手里的财物,还抢走了方氏的发簪、手镯等东西。杨保山杀死方氏,扯下一条窗帘把财宝卷起,趁着夜色翻墙出了杨家。回到酒馆之后,杨保山故意趴在杨全财身边呼呼大睡,伪造了昨晚喝醉酒的假象。

所以,这就是为何方氏尸体会在杨家床上的原因。自此,案情真相大白。按照《大清律例》,杨保山盗窃杀人、逼迫方氏,数罪并罚,判处斩首之刑。

自此,清代奇案,宣告结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