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八绝无人继,皇家手艺成绝响

物道君语:

在中国所有工艺美术中,有八门手艺尤其特殊,它们是“燕京八绝”:花丝镶嵌、景泰蓝、雕漆、金漆镶嵌、京绣、宫绣、玉雕、牙雕。

因为它们是为皇家礼仪而生的手艺,而当“皇家”消失之后,大多逐渐失传。

高尔基说:“一门手艺的消亡,就代表着一个小型博物馆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绝,真成绝响,消失的却是中国工艺的整座山峰。

花丝镶嵌,细绝天下

乾隆皇帝80岁那年,连下了十道圣旨,从全国几千名工匠中挑选80名,并亲自监督,让他们做一件宝物——金瓯永固杯。

这个杯子每一缕线都是黄金,但每一根都细如发丝。因为每一条金线都经过几十次的拉拔,最后金错成各种的花纹,编织而成,用到的这门工艺就叫“花丝镶嵌”。

▲ 复刻品 · 双鸾衔寿果金簪(明)

花丝镶嵌千锤百炼成丝,有黄金之贵重,却又细、轻,突破了人们对黄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镶翠玉小片、红蓝宝石,花丝万缕巧玲珑,妙手镶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绝之首。

这件1956年发现的明代金丝蟠龙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丝缠绕编织成的“灯笼空儿”花纹。

细细密密的金丝线,像轻纱样薄透,又如蝉翼般轻盈,而那花丝间也毫无接头、断丝的痕迹。镂空的龙身,錾刻的龙首,中间一颗填丝火焰珠,仿佛只要一声霹雳,大有凌空之势。

花丝镶嵌之绝,在于其繁复奢华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却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灵动如翼。

▲ 明万历皇帝金丝翼善冠

景泰蓝,身怀绝技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个旧古玩摊上买回一只景泰蓝花瓶。老摊主对她说:“这是正宗的景泰蓝,别处你见不到了,热闹了几百年,到这会儿算绝根儿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蓝小组,在她临终前,这项工作还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嘱学生:“景泰蓝是国宝,不要在新中国失传。”

这座蓝底铜丝聚宝盆,就是一个经典的景泰蓝作品。灯光下淡蓝微绿的色泽,好像晨光破晓时金蓝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腾着朵朵盛开的西番莲花,碗上有一只鱼儿如跃海上。

景泰蓝,正名叫“铜胎掐丝珐琅”,集夏商的青铜业、文人绘画、玉石錾刻、金银掐丝等工艺为一体,最后点上珐琅,烧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诗词赞道:“就中绝技高天下,压倒五洲景泰蓝。”景泰蓝之绝,是技术交融之绝。

雕漆,漆绝于色

2001年,一个牡丹纹的剔红盒子以1287万元人民币成交,这是迄今为止雕漆拍卖的最高价格。

很多人无法理解,这不过是个雕刻得还不错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价格。

其实,其绝就在于大漆难得。

大漆取自漆树,刀子划开树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长16年的漆树,一年的产漆量却只有250克。

然后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几十道漆,需要三五个月时间。

这来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继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红器的珍贵。

而有了漆的保护,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还耐摔。西汉的一只彩绘漆鸟纹耳杯,2000年后,杯内纯红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绝,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绝。

金漆镶嵌,漆上添花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气中氧化之后就会变成浓重的棕红色,但稍一厚涂随即变为黑色。

金漆镶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里作画,描绘世间繁花,万千生灵。

这件山水楼阁莳绘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贴出山形和屋顶,再刻画山和屋顶的轮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调成液体用笔蘸着描绘花卉,用漆的黑,衬托一座山水楼阁。

有的用贝壳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镶嵌”;或是以玛瑙、翡翠、碧玉、珊瑚等为材料,又称为“百宝嵌”。

金漆镶嵌的屏风,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泽的贝壳,嵌出花鸟、山石、楼台,螺钿镶嵌。金漆镶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绽放繁花。

京绣,百秀之绝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从一个绣娘一路逆袭成为令妃,其实清宫廷的绣花局,绣娘都是男性。因为有一种绣艺“传男不传女”,它是京绣。

比起苏绣、粤绣、湘绣,蜀绣,京绣没什么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时京绣只为皇帝、嫔妃刺绣,百姓难得相见。

▲ 京绣福寿祥云龙纹绣品

但是京绣传承人于静认为,京绣其实吸收了“百家之长”,融合苏绣、粤绣等,发展为的皇家手工绣。并且融合全国各大优秀绣工技法,创造了一种新绣法,平金打籽绣。

将黄金捻成线,起针后金线在针尖上绕圈,用指按住,落针拉紧绣线固定就变成了环状的小结。绣完后,就像一颗一颗金籽结在绣布上,宛如暗夜里的点点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纪京绣无须再为皇家服务,它面临的困境比苏绣粤绣更加艰难,若失传,失去何止是京绣,而是“百家之秀”。

宫毯,藏金之绝

没有什么是皇帝得不到的东西,除了这件“盘金毯”,皇帝见了都想绕路走。

盘金毯是宫毯中的一种,用金线织成。但得先把黄金捶打成薄片,薄到能展开一亩地大,然后再切割成比韭菜还要小的丝条,最后缠上毛丝线进行编织。

▲ 盘金毯

2003年宫毯传承人康玉生的团队,编织的盘金毯《带子上朝》,宽两米,高三米,便使用近万米的金线。然而这门手艺,绝就绝在,“前不露纱,后不露金”。

因为编织时,前后有两根经线,前面盘金,后面盘纱。

名贵如此,即使皇宫,盘金毯也不是随便用的,只有在重大仪式或庆典上才能铺,比如皇帝大婚,一用完就得收藏起来。

▲ 盘金毯

玉雕,轻绝于水

金庸谈到一门武功叫“铁掌水上漂”,其实“玉雕”也可以“水上漂”。

这件唐白玉忍冬纹八曲长杯,最薄处只有0.5mm,而一张纸的厚度是0.2mm,不到三张纸的厚度,吹弹可破。

▲清 青玉荷叶碗

乾隆说,它们“在手疑无物,定睛知有形。”灯光下薄如蝉翼,放于水上能飘动,犹如一片低调的花瓣飘然于水,娇羞地波动。

皇帝特地为此设立一门“薄胎西番作”,专门做玉雕。但是在乾隆之后,这门手艺就渐渐失落了。

因为雕刻时,每一个玉匠的心情都是心惊肉跳的,雕琢如履薄冰,就怕一个手抖,倏忽一下,没了。玉看似温润柔弱,内里却十分刚硬,与文人的气质并无二异。

▲ 清 痕都斯坦玉嵌宝盖盒

▲ 清 痕都斯坦式青白玉错金丝嵌宝石瓜形盖盒

牙雕,已成绝响

牙雕开始只是一些生活用品,象牙梳子、刻花小盅、牙笏,造型也简单。但到了清代,巧匠们越发追求工艺之繁复。

▲ 清代 象牙雕镂空莲瓣缠枝纹香器

《格古要论》中写有一件牙雕鬼工毬,“尝有象牙圆毬儿一个,中直通一窍,内车数重,皆可转动,故谓之鬼工毬”。

鬼工毬用整块象牙雕刻而成,球内套球,且每一个都能转动,每一内球厚薄一分不差,每一球都雕琢着精细图案。

▲ 清 十九世纪广东镂雕象牙云龙纹套球-台北故宫的宝藏

也由最初的一层套球,逐渐地有10层、25层、60层,对牙雕匠要求极高,是牙雕技术中的一个巅峰。

但过于劳民伤财。雍正时的一张“象牙席”,要60位巧匠,把象牙切割成篾丝,编织近两年才能完成,且要用到上百只象牙。

▲ 清 十九世纪广东镂雕象牙云龙纹套球-台北故宫的宝藏

雍正知道后,随即下令禁止,不再使用象牙制品。如今牙雕工艺已不复昨日荣光,但要思索的已不仅仅是工艺如何,如何发掘新材料也是要认真思索的事情。

人们说,燕京八绝是“中国工艺美术最后一座高峰”。但其实,不是说其繁盛时间晚,而是燕京八绝汲取了各地民间工艺的精华,汇集于一体。

花丝镶嵌是金银之“细绝”,景泰蓝乃“技绝”,雕漆为“色绝”......开创了中国传统工艺的新一座高峰。

很可惜,如今燕京八绝列入非遗,成为了需要抢救的对象。

资料参考:

1.天匠手工地毯部落:《即将在伦敦拍卖的中国地毯,我希望买走他们的都是中国人》

2.南都周刊:《宫毯,所谓礼仪,尽在脚下方寸格律间 | 国风》

3.北京故宫博物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