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瑾 | 弓鱼
弓 鱼
江都 陈锡瑾
陈锡瑾先生:1937年生,丁中1955届校友。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江苏省作协会员。有六百余篇(首)故事、童话、寓言、儿歌、散文、连环画脚本等发表在《小朋友》《少年报》《新民晚报》《看图说话》《中国儿童报》《中国儿童画报》等多家省级以上刊物,著有《一串红灯笼》等。
一手从网中捞起一条鱼儿,一手从腰间抽出一根绳儿,绳的一头从鱼的下嘴唇穿过,打个结儿,空出一尺多长的一截,另一头捆住鱼尾,打个结儿,留出五寸左右。然后再把两个绳头拽紧,使鱼变成弓形,打个结儿,拎起绳头。这样一来,弓鱼就算完成了。
你想要知道弓鱼究竟是怎么回事吗?得起个大早才行。那年秋天,我们一行数人来到浙江旅游。那天天刚蒙蒙亮,我就就随大伙儿赶到湖边,嗬,看弓鱼的人还真不少呐,大家的心情和我一样,都是为了猎奇而来一看究竟的。
此时,东方已经泛白,渔民们正在起网,鱼儿特多,有鲢鱼、鲤鱼,还有大鳊鱼。大的,有五六斤,小的也有斤把重。鱼儿受了惊上窜下蹦,掀起了阵阵水花。
弓鱼开始了,只见一个个渔民的腰间都束着一扎细麻绳,每根三尺左右,一手从网中捞起一条鱼儿,一手从腰间抽出一根绳儿,绳的一头从鱼的下嘴唇穿过,打个结儿,空出一尺多长的一截,另一头捆住鱼尾,打个结儿,留出五寸左右。然后呢,再把两个绳头拽紧,使鱼变成弓形,不好动弹,打个结儿,拎起绳头,把鱼儿轻轻放在岸上。这样一来,弓鱼就算完成了。渔民们动作麻利,快捷,用不多久,几百斤鱼儿就全部弓好了,岸上摆满了白花花一片,有趣极了。
也许你要问,把鱼儿绳捆索绑地扎着,长时间放在岸上,不会死吗?渔老大见我犯疑,忙说:哟,不会的,几天也不会死呢!
原来呀,鱼儿离了水,就乱蹦乱跳,拚命挣扎,身体受了伤,就会很快死去,而现在呢,鱼儿被绑了起来,不好动了,新陈代谢就慢。尽管离了水,但鱼儿张大的嘴巴照样好呼吸,所以能够长时间存活。
渔民还说:弓鱼是不好直接进入巿场去卖的,因为刚出水的鱼有泥腥味,不好吃,还得把它送到活水河中去漂上三四天。这不,几个年轻的小伙子,他们每人肩上都放着丈把长扁担,由别人帮着,一头挂着几扎鱼,有一百多斤重,晃悠晃悠地往脚踏车上一跨,就像大雁张开趐膀,呼啦啦地飞了起来,还换肩儿呐,行人见了,都驻足观望,拍手叫绝。
为了看个究竟,我也骑车尾随而去,站在河边一望,岸边架满了跳板,每个跳板上,都放着一担担的鱼儿,正在水中漂着。鱼儿都乖得很,都在水中静静地困觉呢。
说来也怪,经过漂了的鱼儿,身上白净净的,提上水面后身子虽不动,但鱼鳍却不停地划来划去,看上去就越发显待鲜活了。
【延伸阅读】这是福建省建瓯市处理鱼的一种奇妙技术,传承至今已有超过200年,2009年“弓鱼术”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弓鱼术就是把一条鱼绑成一张弓的形状。弓过的鱼因为捆绑,会一直张着口,鱼鳃也会被迫张开,这样就加大了对湿润空气中氧气的吸收,同时鱼自身没有活动,消耗也就降低了。如此不仅能延长鱼儿离水之后的存活时间,还能去除鱼身上的土腥味,吃的时候更加鲜甜。但弓鱼术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用,像温度高且干旱的地区就没有办法使用,黄鳝和泥鳅这一类的鱼也不适合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