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这些年活跃的诗人和上世纪的诗歌大佬相对比,惊人的发现

这几天一直在读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诗歌作品,读着读着就有了感慨,一是那个年代的诗人虽然有一种无法排解的愁闷,但整体格调是高昂的,精、气、神是强健的,比如北岛在《回答》中所说:从星星般的弹孔里,流出血红的黎明。乖乖,人家要的是黎明呀!就连弱不禁风的童话诗人顾城,都在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嗨,光明!多么耀眼的词!迨到新世纪,诗人们想到的是什么呢?是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他,是把玩屎的孩子封成王。咱也无法说诗人变得世俗了亲民了是好是坏,只能感慨当下诗歌的整体格调阴暗低沉了,诗歌写作者的精神变得柔靡孱弱了。

将近年来活跃的诗人与上世纪70-80年代的知名诗人相对比,有些东西颇值得玩味。

我选几个知名度较高的诗人做了一个图表,大家可以看一下。

这里面共六个诗人,上世纪出名的诗人三个:北岛、顾城、海子;本世纪出名的诗人三个:郑小琼、余秀华、张二棍。

两相对比,可以看出一是诗人的成名年龄推迟了;二是诗人的学历也有所降低(上世纪80年代的高中和现在的高中性质是不太一样的);三是影响诗人的家庭因素降低,社会因素加大——前三位都是知识份子家庭,后三位都来自于货真价实的农民家庭;四,仅从知名度较高的诗人来看,诗歌写作者变得更草根了。

我这样说,并没有看不起底层写作者的意思,——因为我自己也是只有高中文化的农村孩子。只是我们可以从诗歌写作者知识谱系的演变,窥探出当代诗歌发展的端倪。

在不知不觉间,当代诗歌的写作群体悄然发生了改变。新的高知精英阶层对诗歌创作的疏离可以视为诗歌走向边缘化的表征。

而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诗歌多多少少还属于知识份子的玩物。

拿当年的盘峰诗会来说,不管是主张民间写作,但是主张知识份子写作的,他们的代表人物其实都是大学教授,都是妥妥的“文化人”!双方在宾馆里关着门吵了、骂了、闹了,拍拍屁股,各回各的学校,各教各的书,和民间有丁点关系?严格说起来,其实一方代表的是知识份子的精致化,一双代表的是知识份子的粗俗化,就此大道朝天,各走两个极端,端的都不是什么好现象!

随着全民文化素养的提高,诗歌虽然边缘化了,但诗歌也从精英阶层下沉到普罗大众之中,参与者多了,诗歌的创作梯队渐渐地从“文化人”转变为“引车卖浆之流。”

诗歌走向民间的典型标志就是垃圾派的兴起,其特征是诗歌写作有了烟火气,但同时也变得粗放了。

很多人感觉近些年一些诗歌写作者的表现让人难以恭维,其实这也和诗歌创作梯队的下沉有关系。

拿上世纪出名的白洋淀诗群来说,一个诗群就走出了芒克、多多、根子、林莽诸多大师级的人物。他们相互激励、学习、扶持,彼此成就,而这些年,类似的诗群已经难觅踪影了。

盖其原因,底层写作者数量庞大,素质参差不齐,很难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因此也就难以相互认可。

用互联网流行语的说法就是,当“上层人”互帮互助的时候,底层人正在相互倾轧。但他们的天性就是如此吗?

当然不是。主要是底层的资源太紧张了。紧张到每个人都视生存为第一要素,为了生存,不得不把其他竞争者置之死地。

因此,互联网时代虽然交流便捷了,但诗人间的联系并没有变得紧密,反而更加疏远了。诗歌写作者,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哪怕仅仅是找到一两个惺惺相惜的朋友,都变得非常困难。

写作者不得不变得更自我,内心更苦闷。因为极度自我,精神境界也就更狭隘。——当然,这也有大环境的原因。

我们把当代诗歌写作者之间的关系放到其他行业,放到整个民族,好像也成立。

而在2020年之后,这种特征无疑将表现得更加明​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