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展铭|趁他刚刚蓄须——《青年马克思是怎样炼成的》之评介
趁他刚刚蓄须——《青年马克思是怎样炼成的》之评介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3.27班,张展铭
摩泽尔河右岸的谷地里,特里尔城静静的伫立着,山坡上葡萄满架。任谁来此,也不会将它与两千年的沧桑相连。小城的中心,夏莹教授穿“黑门”而过,好像做了一次时空旅行。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处,在时间的脉搏中,我们仿佛又看见了那个伟大而熟悉的身影。
马克思满200岁了,时间本该带来熟悉,但在一次次的思想解释中,他却好像离人们越来越远。他似乎不那么吸引人,甚至形象都被习惯的塑造为满脸胡须的老者。夏莹教授和她的“偏见”计划在关注着这些。这一本《青年马克思是怎样炼成的》(以下简称《青》)把人们带回到那个充满朝气的诗人哲学家,他也刚刚凝视过黑门,来到柏林与巴黎,带着刚刚蓄起的胡须,挣扎的勾勒着思想的蓝图。他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也刚开始向自己追问,慢慢向世界发声。
从1839-1841年的《博士论文》到1844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依照时间顺序的十七个问题,串联起了青年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图景,囊括了他青年时期重要的哲学著作。那里有我们熟悉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有不太熟悉的莱茵报时期撰稿,甚至有对仅留名称的遗失手稿的猜想。材料丰富,语言风趣而不喧宾夺主,仍然饱含着马哲研究者的专业性。
青年时期在马克思的一生中是学术积累的时期,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未消,自身的思想萌芽,思想体系尚不完备。对于作者而言,要把握其思想的脉络并非易事,而这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书籍的评价。
纵观全书,对青年马克思思想的介绍虽然以时间为引,却也可大致归于三个角度。第一,马克思青年思想中可作为未来思想起点和铺垫的方面;第二,马克思思想与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的纠缠;第三,马克思脱离哲学形而上学关注现实,并采取经济学—哲学体系的过程。这三个问题密切联系,勾画出青年马克思的思想脉络。
每位伟人的工作或是思想,细究起来仿佛都有青年时所思、所感甚至所处环境的影子,马克思同样如此。他青年思想中的哪些成为了未来伟大发现的雏形呢?书中有不少答案。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马克思对于二者的区别作了清晰的阐述,伊壁鸠鲁的原子偏移学说不认为单纯向下的原子雨可以形成世界,因此必须想象其偏离于垂直线下落,这便肯定了原子的自发性和独特性,原子活动的偶然性也同时可以在形而上学角度承认人们的自由;而德谟克利特将必然性看作现实的反思形式。学界通常将马克思对于伊壁鸠鲁的研究作为他沉迷黑格尔“自由意志”的印证,《青》中则认为偶然性对必然性的超越可以成为马克思进入唯物主义的入口。类似的雏形有很多,在1842年后的记者时期,他引入了“拜物教”作为哲学概念,这种“感性欲望的宗教”成为了未来《资本论》中对私有制冲击的角度,而其运行模式,为自然属性的物增添神性,又成为了对人的异化状态的分析的铺垫: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影响了他的无神论观点;《克罗茨纳赫笔记》中没有新婚的诗歌,而有着“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作为对黑格尔的颠倒,而这正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法哲学框架下的一种粗略认识;“异化”“对象性”“无产阶级”“共产主义”这些概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一起出现,仿佛标志着传奇的冉冉升起。《青》中虽然未集中叙述分析,但在每一章节中涉及到的部分,都做了深入的引导。
尽管被视作反德国古典哲学的三剑客之一,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也有着极深的纠缠,这种纠缠在青年马克思的身上更为明显。他在柏林大学时期加入了青年黑格尔学派,在早期的著作乃至诗歌中全都有着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子。他们思想中深邃的智慧与德国哲学的传统都让让马克思为之精研。但无论是康德关于理性危机的认识论与道德哲学,费希特的知识学,还是黑格尔的辩证法,都是高度抽象与思辨的,它们与现实的联系似乎不能让马克思满意。这便构成了他思想发展过程中的纠结。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对他影响极深。在他博士论文的叙述中,满是黑格尔自由意志的说法。在那之前,马克思甚至尝试借助黑格尔法哲学继续构建一个一元论的体系,也正是这次尝试,让他愈发的怀疑“纯粹思辨的意义”,《青》中通过马克思家信里提到的手稿遗失与“把珍珠拿到阳光下来”得到了这一想法。在那之后,他在莱茵报的撰稿期间进行了关于哲学观的多次辩论;与费尔巴哈对于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及唯物思想擦出火花;值得一提的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导言》,分别在柏林和巴黎创作,《青》中对他们的对比与分析,清晰的展现出了德国古典哲学与青年马克思的碰撞与交融。而这种碰撞持续了他的一生。
“以往的科学家试图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但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是马克思最知名的话语之一。他慢慢地寻找着将哲学肉身化的道路,最终形成了哲学—经济学的体系。《青》中利用五章的篇幅分析《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从国民经济学家的劳动到马克思视野下的劳动,进而引申出后续对于人的异化与对象性研究,新的斗争阶级的出现,以及未来的目标共产主义。作者把这种视野比做3D眼镜,在这副眼镜下诞生了独特的体系与发现,更是让他在未来以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哲学家的多重身份扬名于世。
夏莹教授不断地写下“这是我的偏见”,而对她书中角度的总结同样是我的偏见。但以读者的角度观之,对于青年马克思思想的把握以及深入浅出的介绍,是这本书极大的亮点。
但是问题没有完结,马克思的青年时代对于马克思主义而言并非贡献较大的时期,部分的思想甚至与他后期的思想相背离。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关注青年马克思呢?
首先,青年时期是马克思的人生阶段,这就足以支撑起它的重要性。对于一个人的思想把握,往往要在时间上做出划分。在一生中不同时期思想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更是人们理解思想家的重要角度。不同时期的经历、环境,都对思想家有着极深的影响。青年时期是人生的起始时期,在那时所思所想往往在人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青年马克思初出茅庐,哲学科班出身又成为记者,年轻人的冲动与浪漫再加上对于现实的直面,便形成了对于改变现实的思想,而他一生研究与奋斗起点就在此。兜兜转转、苦心孤诣,最后的结晶仍然为了最初的理想。
当然,马克思青年时期的重要不仅于此,其思想同样有着极大的价值。在我看来,青年时代的马克思是离哲学更近的马克思。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问题,始终是一个争论的热点。西马的研究中曾经有过著名的柯尔施问题,即马克思主义究竟是具体的科学还是哲学。在西方持反对态度的哲学家们认为,马克思在哲学上的贡献较低,只是参与解构了德国古典哲学的观念论;现今我们所学习的辩证唯物主义,一部分是继承,另一部分则是由恩格斯乃至列宁、斯大林发展而来。但在卢卡奇、阿尔都塞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看来,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社会科学,更有哲学意义。但无论如何,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受到哲学教育的影响以及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在概念运用、思维方式上,都更接近哲学家,也具有哲学研究的价值。而他思想及叙述中的灵气,也超过之后的人生时期。
“这里有玫瑰花,就在这里跳舞吧”,这是青年马克思的诗句。于他一生而言,青年时期,仿佛是鲜花盛开的舞池,每一个关注他甚至以他为信仰的人,总该去跳一支舞。同样的,在这个新的时代,马克思主义也仍然站在玫瑰花海中,对于我们,它仍然是有趣而坚定的学说。
这本书一定是值得去看的,在邂逅到最成熟而深邃的马克思之后,要回头抓住他,趁他还没看清时代,趁他还不太伟大,趁他刚刚开始蓄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