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专业蓝军建设的八个问题

随着实战化训练的不断深入,专业蓝军的概念逐渐在警队普及。从2020年开始,不少单位都在尝试建立专业蓝军。但在这方面我们整体上缺乏系统的研究,大家都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本文将从最基本的概念入手,对专业蓝军的建设做一些解读,仅供参考。

1 什么是专业蓝军?

从训练的角度看,蓝军就是模拟敌对方的训练角色。

蓝军这一角色源自“红蓝对抗”演练,即演练中红方代表“我”,蓝方代表“敌对方”,双方的对抗即为“红蓝对抗”。在军队,蓝军扮演的角色是敌方军队,因此蓝军采取的战术也是敌军的战术,装备虽然不是敌方的装备,但会利用规则设置来模拟敌方装备的性能或打击效果。有时为了准求更加逼真的演练效果,蓝军还会使用和敌方相近的服饰、标志。

在警队,蓝军就是模拟执法对象的人员。专业蓝军就是专们从事这项工作的队伍。不同警种的专业蓝军应该模拟各自的执法对象。

专业蓝军的出现说明警队对训练的对抗性、真实性有更高的要求。通过设置专门的训练角色来提高受训者的实战能力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 专业蓝军有什么价值?

根据蓝军的角色定位,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为红方提供贴近实战的情况显示、训练素材和训练情境。这项工作也是大部分单位重视蓝军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蓝军要显示执法对象的各种表现,特别是违法犯罪的情节、手段、后果。这些情况显示能够引导红方做出更贴近真实反应的措施,进而暴露出需要改进的地方。逼真、合理的情况显示能够让红方有“沉浸式”训练体验,获得的经验和收获可以更快捷的应用于实战。

      (2)磨砺锻炼红方的实战能力和意志品质。通常都用“磨刀石”来形容蓝军,因为蓝军具有“对手的样子、强敌的影子、我军的骨子”。在为了提高红蓝对抗演练的难度,导调方会在规则层面给蓝军“开外挂”,例如蓝军可以在任何地点出现、可以使用多种攻击手段,而红方则面临人员不足、装备不足、通讯不畅等“难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红方能够从技能层面到指挥层面,从处置能力到意志品质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具备应对极端不利条件的能力。

      (3)检验、评估、提高红方的实战能力。红蓝对抗中既要充分暴露红方的不足,也要根据其不足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暴露问题”阶段即通过蓝军创设的训练情境展示红方的处置流程和处置方法,蓝军可以从中观察到红方的优点与不足,从实战技能、战术使用、指挥管理、情况处置、法律适用等角度进行评估。“解决问题”阶段则是蓝军根据评估结果为红方制定精准的解决方案,帮助其逐步改进和完善。

3 专业蓝军建设的目标和核心是什么?

专业蓝军的建设目标和核心是建立一套从检验到培训、从演练到实战应用的机制,而不是组建一支专门用于显示情况的显示员队伍。

专业蓝军的建设往往都是从显示员队伍建设入手,但最终要想发挥有效的、可持续的作用还应集中精力在机制建设上。只有人员没有机制,蓝军队伍的作用可能就弱化和简化为给红方提供情景显示。合理的做法是建立健全以红蓝对抗训练为主要形式的实战能力培养、提升机制,能够在人员、场景、过程、结果、系统等方面实现以下目标:

(1)人员。有专人担任情况显示员,以解决情况显示不到位、不逼真的问题;有专人担任导调员,能够把控训练节奏,以便红方更好的理解知识点。

 (2)场景。场景设置能够还原执法的过程、再现执法中的困难和挑战,为红方提供逼真的训练素材。

(3)过程。演练过程贴合实战过程,演练中的处置流程、方法与实际执法中的执法流程、方法一致或接近,对抗强度略高于实战强度,以便培养、锻造、提高红方的实战能力。

(4)结果。有专人负责演(训)练评估,能够根据评估结论提出改进方案,以便红方精准的改进和提高。

(5)系统。能够形成从情况显示到红蓝对抗再到结果应用、从预案到行动能力转换的循环和系统,可以将执法中的新问题、新挑战快捷的转化为演(训)练,也有助于将预案措施转化为具体的实战流程和措施。

4 专业蓝军包括哪些岗位?

从工作职能看,专业蓝军队伍应该包括导调员、情况显示员、评估员、教学与保障人员。在人员数量充足的时候,这些职能可以由不同的人担任,人员不足的时候可以重叠,例如导调员在演练时担任导调兼任评估员,情况显示员兼任教学人员。

(1)导调员职责。导调员要根据演(训)练内容对红蓝双方的对抗行为进行调节,确保红蓝双方能够始终就同一矛盾进行对抗,确保演(训)练不偏离目标。

(2)情况显示员职责。根据演(训)练设计和导调员指令有逻辑、有步骤的呈现演练场景,诱导红方做出反馈,记录、分析红方的反馈是否合理。

(3)评估员职责。对演(训)练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分析红方的处置是否合理,查找不合理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在组织预案演练时,情况显示员要根据预案规定显示情况,评估员则要评估红方的实际行为是否遵循了预案的要求。

(4)教学与保障人员职责。在演(训)练前组织情况显示员学习具体的情景设置,确定合理的显示点和训练点,组织红方学习演练规则以及演练所需的专业技能、知识;演(训)练结束后组织红方进行复盘、整改,组织蓝方总结、调整。并根据演(训)练所需做好各项保障,确保演(训)练能够顺利实施。

除上述岗位职责外,专业蓝军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即设计演(训)练。包括选择演(训)练课题、搭建演练场景、拟制演练规则等工作。

5 哪些人适合担任专业蓝军?

在目前阶段,专业蓝军队伍可以采取专兼结合的方式构成。即由专职教官、兼职教官和部分有经验的民警共同组成。

专业蓝军的很多工作是以训练和教学的形式开展的。各级警校、训练基地的专职教官对教学训练的基本规律相对较熟;兼职教官既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有经验的民警熟悉一线的执法过程,对训练需求较为了解。这样的结构在情景设计、情况显示、训练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有助于达成演练和实战的一致性。

熟悉教学规律,以一线的执法需求为导向设计、组织演(训)练,蓝军的价值才会得到充分体现。

专业蓝军队伍组建后应该通过系统的培训达成共识,确立工作标准和工作内容。条件允许时可建立年度培训的制度,促进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完善。

6 专业蓝军是否需要专门的装备?

部分单位在建设专业蓝军时优先考虑的问题是要不要给蓝军队伍配置专门的服装、标志,以凸显蓝军的角色。统一的着装、标志确实可以提振蓝军的形象和士气。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准备便装、通讯工具、交通工具、身份资料(证明自己是专业蓝军)等便于工作的武器和装备。除此之外,蓝军队伍并不需要额外的装备。

7 专业蓝军怎么演更逼真?

“演得像”是对专业蓝军工作方式的误解。蓝军不是演员,是情况显示员,即显示情况的人。演员和情况显示员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工作是为了戏剧效果服务,后者是为了演(训)练服务。具体来说,情况显示员要在演(训)练中充分显示执法对象的行为、情节、危害程度。通过显示这些情况,可以为红方提供一些基本信息,方便其搜集、研判进而采取行动。实践中,部分情况显示员误把情况显示理解为演戏,在现场使用了过多的语言表达或者情绪表达,甚至将演(训)练氛围变得像小品和话剧。这种不专业的做法给红方的信息错误而单一,没有办法很好的诱导出红方合理的处置措施。情况显示员要充分理解每一种警情的显示点,要按照这一类警情发展变化的规律和逻辑去显示情况,不能忽左忽右毫无逻辑。情况显示到位的标准是清晰的显示了训练点;能够诱导出红方的真实反应。

8 怎样让红蓝对抗演(训)练更有效?

部分单位组建蓝军后希望通过“不打招呼”的方式测试红方的反应,认为这样做“更加真实”。因为“没有事先通知,可以更真实的暴露出红方的不足”。这种做法和观点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做法“突然性”极强,“合理性”极弱。测试的内容仅能停留在技能层面,还会增加不必要的风险。更严重的隐患在于——导致红方对蓝军的反感,甚至会产生“蓝军就是折腾我们”的观念。

“不打招呼、突然袭击”的方式破坏了“对抗训练”中的规则对等性,反而导致演(训)练的不真实性。专业蓝军要检测的是红方面对某一警情时的一系列反应和处置,而非某一瞬间的反应。

试想一下:你和拳王泰森站在一起聊天时,你忽然打了对方一下。对方可能对这“突然一击”没有反应,因为来不及,太突然。但随后可能会给你一系列组合拳,打得你毫无喘息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用对方对“突然一击来不及反应”作为评判指标,更不能因此断定对方实战能力太弱。相反,真正能够体现对方实战能力的恰恰是后续的一系列组合拳。可能有人会说:“我就是要测试对方对突然袭击的反应。”实际上,任何人都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对所有的人都保持戒备,警察在日常工作中也不可能将所有人都视为袭击者并拒之三尺之外。面对突发事件,我们要测试的不是遇到袭击瞬间的反应,而是遭遇袭击后的一系列反应措施。

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三点:一是组织者对蓝军的角色认识不准,给蓝军的定位出现偏差;二是情况设置不合理,狭隘的理解了“红蓝对抗”的概念,把“对抗”局限在技能层面。从而降低了红蓝对抗的有效性;三是对应急处置的理解不到位,没能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理解应急处置。

要提高红蓝对抗的有效性需从四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蓝军要熟悉红方的工作方式和业务范畴,根据其工作规范和需要来设计对抗的内容和形式。其次是蓝军要熟悉执法办案的流程和方法,演(训)练设置要以业务规范为核心和导向。第三,蓝军要熟悉并尊重教育训练规律,演(训)练过程要体现出教学训练的科学性、合理性。第四,及时有效的导调,确保演(训)练符合逻辑、符合专业规范、符合设定目标。

专业蓝军应该是红军成长进步的伙伴!其首要职责是帮助红方完善和提高实战能力,绝不是毫无道理的“折腾”。虽然专业蓝军不是一个警种,但这个岗位对提高实战能力确有价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