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本书告诉你:看透人生而不消极,历经世事更知努力
1.
《我把人生看透了》
作者: 张恨水
《我把人生看透了》中,张恨水对人生的感悟,既丰富宽广又透彻犀利。对于做事,他说——看得定,拿得准,便放手做去。对于挫折,他说——人生偶然落魄,这是不足耻的事。对于朋友,他说——朋友之互相利用,说得好听一点,乃是互助,说得不好听一点,是做买卖。对于努力,他说——我自己知道所学的太不够了,要多读,多看,多跑。对于工作,他说——一面工作,一面也就是学习。
谁的人生都有一点波折,完美无缺的人生,只出现在章回小说里。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些人选择沉沦,有些人则愈战愈勇。人生实苦,愁苦也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不如忘却人生的不如意。开开心心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许就成功了。
张恨水这本书,是解决我们的中年危机的一剂良方。读完本书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虽然不能改变我们的物质条件,但却能够改善我们的精神世界。人生没有坎,跨过去,就是海阔天空。
2.
《悲喜自渡》
作者: 季羡林
《悲喜自渡》中收集的文章正如它的书名一样,写的不过是一个人的心情和感悟,也只是季老先生的简短人生。“悲喜自渡”略带一丝禅意,人生避不开悲喜,悲和喜本身就能够构成人生,而自渡则是一种救赎。
《悲喜自渡》分为四章,“寂寞我想逃”、“人间草木心”、“万物多欢喜”和“聚散本无常”,共37篇文字。全书时间上从六岁离家起到耄耋之年都有涉及,空间上既有国内又有国外。内容上一如各章标题,各有侧重。有对寂寞的体会与感悟,有对草木的喜爱与怀念,有对动物的宠爱与新知,有对友情的讴歌与赞美。
若想在日后不再有类似的崩溃,我们不能选择逃避,绕开一次还会在下一个路口相遇,逃避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唯有迎难而上找到问题的根源,想尽办法解决困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渡。 每个人都是自己世界的神,你从不需要别人的渡化,因为自始至终你的世界从头到尾的都是你自己,别人即便再亲近也是友情出演。
人生会是一场修炼,有些苦难在所难免,可大家在这趟旅程中的心情却各不相同,总有人脸上带笑,也有人眼角带泪,但无论如何,愿你能够在终点站时发自内心说一句:“这人间值得。”
3.
《尘世的梦浮桥》
作者: 苏枕书
本书并非人物传记的叙述,每篇章内容虽不多,但作者总能将一人的平生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慢慢的品读、回味中,似乎自己与书中人重叠、交融,一同呼吸着属于那个年代的过往浮生。
书中描绘了近世现代的十余位一些日本非常有名的俳人(作俳句的人)、画家等,如:“梦魂萦回”的芭蕉、“露水的世”的一茶、《黑船屋》的竹久梦二等,也有,如路女、小梅等平凡的女性。作者没有用过多的华丽辞藻,而是平淡的,娓娓道来那没有被时间的洪流而掩盖的人、事、物。
世人常说诗人(可以也可写作俳人)是孤独的,但也不免是浪漫的、豪放的,在纷繁的乱世中叙述他们的一生,这留下的部分给世人看,也是世人之幸吧。
周作人先生翻译的俳句中,最有名的一句,莫过于“露水的世,虽然是露水的世,虽然是如此。”简短的十几个字,却给人带来一种很深的忧愁闲绪。这一句源自他所翻译的俳文集《俺的春天》,而其原作者,正是小林一茶。
小林一茶是《尘世的梦浮桥》里重点描绘的对象之一,那句“露水的世”也是苏枕书最喜爱的俳句之一。那种悲哀、无奈、又带有几分凄苦、几分淡然的诗意,正是小林一茶一生经历的深刻写照。
小林一茶一生愁苦孤独,六岁时便写下“来与我玩罢,没有亲人的雀呀”这样的句子。他三岁丧母,十五岁被继母赶出家门,三十八岁丧父,五十四岁丧子,自此,他的几双儿女接连死去,而一茶自己也是病魔缠身。但也许,愁苦的心绪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在浮世的离合悲欢中,始终陪在他左右的只有一杆笔、一张纸,供他去写那些小儿与农人都能看懂的句子,聊以慰藉苦闷孤独的人生之旅。
不仅是小林一茶,松尾芭蕉、与谢芜村等人皆是如此,在苏枕书笔下,这些传奇人物的传奇人生缓缓流淌于纸面,总少不了凄苦忧愁的色调,但却因为俳句的出现,这人生仿佛在漫漫荒野上,升腾起了点点星光,不仅给日本的文学界添了两盏花枝,也给驻足欣赏的旅人加了两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