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身重量和虚实分明引动拳势

编者:武术运动再高深,也是人体运动,也一定要体现人体生物力学或者人体动力学所揭示的道理。“重量”,指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或表示物质质量,这是人体生物力学或者人体动力学所使用的概念,“力量”,则是指力气、能力等等,这些词汇却不是上述学科所使用的术语。现在王壮弘先生说出“用重量不用力量”这句话,在“重量”与“力量”的概念分类上做了一番区别,这种概念取舍上的变化,表明了当前一部分中国武术研究者,在使武学向自然科学本来面目回归的思考中,对非理性思维形式长期在传统武术领域“一枝独秀”的反思与修正,这对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国武学,无疑是件好事。

本文作者赞同王壮弘先生的“用重量不用力量”这句话,进一步具体解析了武术中的一些动作,阐明“用意不用力”,已成为当今太极拳界的主流认识。但也有人反对:不用力怎能运动呢?王壮弘先生回答得好:“用重量不用力量”。我欣赏王先生这一针见血的精辟论断。“用重量不用力量”,是对“用意不用力”的具体实施和正确发挥。但也有人怀疑,重量是垂直力,怎么可能引动行拳呢?释了人在行拳中,“要避免任何主观用力的干扰,尽可能纯粹地发挥自身重量加虚实分明的综合作用,使动作像水那样自然流出来”,作者的理解与实践,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示。

当然,在运动生物力学或人体动力学层面,人体运动中的力不只是人体重力,还包括支撑反作用力、摩擦力、流体阻力、人体内力等等;要研究的也不仅仅是如何有效地应用重力效应,以取得最佳的成绩,还要研究人体在运动时各种作用于人体的力之间的关系,协调好这些关系,从而取得最佳效果。编者以为,在当前的研究中,对“人体重力”情有独钟是可以的,甚至是领先的,但若就此“只见一点,不及其余”起来,恐有误导读者之虞。武林界跟风行船的事情常有,多此一嘴,但愿是杞人忧天。

没错,重量是重力的量化,重力是物体被地心吸引所产生的指向地心的垂直力。物体之所以垂直下降,是因为没有遇到可改变其运动方向的力,如无风天的落雨。但当雨水下落到地,水的重量与地面的阻力相结合,就会使水向阻力较小的低处流去。水在流到如河道中遇到不平之处,或翻起浪花,或形成漩涡,随遇而变,形象万千。就像水底下高低不平加上水的重量共同引动着水流变化一样,人两脚间的虚实变化加上身体重量同样能成为肢体运动的主要引动力,脚下的虚实对人和地形的阻疏对水一样,都能使重量这单一方向的垂直力变化出丰富多彩的运动现象来。

再看荡秋千之人,两手各抓住一条从上面垂下来的绳子,双脚踏在这两根绳吊着的一块板上,前后左右没有任何支撑点或推动力,怎么就能够克服地心引力而越荡越高呢?这令我回想起童年在河北农村老家荡秋千的生动景象和切身体会:开始时,或请人推一下,或自己先有一两步助跑,以起个势。只要有了这个即使很小的荡起的初势,就可顺着这个“势”变换身体的虚实,巧妙发挥身体重量的作用。

每逢向上荡到了最高点,转为向下荡的过程中,深深呼气,内气下沉,使肢体横向束敛,纵向松沉,借用身体重量使两脚下蹬,产生一种主动向下的冲力,将身体下荡的加速度发挥到最大,以求产生最大的惯性。每逢下荡到了最低点,转为向另一边的最高点荡起的过程中,深深吸气,内气上提,肢体横向膨胀,纵向收缩,脚劲上提,两手将两根绳向两侧撑开,产生一种主动腾飞的感觉,以尽量借助惯性,借助吊绳的上拉力,克服地心引力,争取荡到最高,为再次下荡提供更大的落差,储蓄更大的势能。然后又如法下荡,再如法上荡,循环往复,就会一次比一次荡得更高,而且体畅心舒。

如果不想再荡高了,或是想停下来了,只要气不再提沉,体不再伸缩,即不再变换虚实,像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一样定住不动,荡的高度就会逐渐衰减。如果想要快一点停下来,则可按荡高的方法逆向操作,即上荡时用沉法,下荡时用提法,即与原有的运动机势反向虚实,借以抵消惯性。不过,逆势操作不利于身心健康,不论荡秋千或行拳,都应尽量避免。

从上例看出:第一,人体同时受着大地相反的两个力,一是地心的吸引力,表现为身体重量;二是地面对身体重量的反作用力(支撑力),表现为吊绳和固定吊绳的支架对人体的上拉力。如果站在人体自身的角度来说,就可理解为体重分解出一个向下的沉力和一个向上的提力。向下的沉力使人有踏实、落实感,因此叫实:向上的提力使人有虚松和虚灵感,因此叫虚。第二,人能通过从心气到肌体无处不有的提(虚)沉(实)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凭借(强化)一力抵抗(弱化)另一力,从而在两力之间随意调控肢体运动。第三,心身的虚实变化与原运动机势的关系可顺可逆,可以是随机而乘机,顺势而借势,在顺随中发挥推波助澜的主动性,这样消耗的体能少,做出的功量大,既娱乐又健身:也可以违机逆势,起阻止运动的作用,但耗能大,功效为负数。

这三点道理同样适用于利用身体重量和虚实分明引动的太极拳运动。就像荡秋千能在两个高点之间通过虚实分明的变化借助人体的下沉力和上提力形成下弧线的悠荡运动,同样也能通过以两脚为根的全身虚实变化,借助人体的下沉力和上提力,运化出丰富多彩的拳术动作来

流水和荡秋千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用自身重量引动拳势的说法却使不少人感到新鲜和难以理解。所以先贤宋书铭在行拳《心会论》中明确指出:“地心为第三之主宰”,提醒我们后来的练拳者,要重视地心对自己身体的吸引力,并用由此而产生的身体重量“主宰”(引动)行拳。自身重量人人都有,最经济、最方便,但要用以引动行拳,却是许多人做不到,大部分人做不好,原因是缺乏虚实分明的基本功夫。

虚实分明是太极拳运动的技术核心,涉及到意气神劲和肢体的各个部位,而且在不停地交替变化,绝不仅仅是重心偏于一脚那么简单。虚实分明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技术基础是“松沉”二宇。

正像一些太极拳家在他们的著作中所言:“松是太极拳的灵魂”、“是一切技术行为的出发点”。意气开时呼气,从体内往体外松,从根节往梢节松,从上体往脚下松,如水渗沙,以沉为主。意气合时吸气,从体外往体内松,从梢节住根节松,从脚下往丹田腰背松,如汽蒸腾,以轻为主。

关于松与沉的关系,南京的李应吴先生在他的武学文章中说:“太极拳的松,就是要求你去体会你自己承担自己体重的负重感觉,这种感觉首先是对习惯思维的完全悖逆,所以首先是意识的体验。只有获得了这样的体验,你才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或某一部分作为物质的沉重感,这样才可能打通周身关节,做到周身一家。”

意识体验是第一位的,正是有了这样的意识体验,才可能进一步体会虚实,变换虚实,做到虚实分明。

“放松”一词中的“放”字,主要是放下的意思,往下一放所产生的松就是沉。从上往下放,是消除肌肉、关节对肢体多余的支撑力或牵拉力,使肢体依靠自身重量自然下坠,而绝不能有丝毫的下压力。从上往下放,既是松的方法,也是沉的方法。

点击图片或识别二维码,了解意拳真谛

太极拳中的“沉”字,一是作动词用,与“降”意相同,与浮、提、升相反,如水中之泥沙渐渐下沉,沙中之水层层下洇,是意气顺应地心引力向下运行的过程。二是作形容词用,与重相同,与轻相反,如“偏沉则随,双重则滞”中的“沉”。

察太极拳的诸多要领,除“虚领顶劲”是要求向上的,其余如沉肩坠肘、含胸束肋、气沉丹田、松腰落胯、敛臀垂骶、屈膝松脚等,多是要求向下松沉的。还有“在太极拳中处处要坠”(姜容樵),“逢转必沉”(曹树伟),“练拳要塌住劲”(陈发科),都是教“沉”的。据说,当年李雅轩的几位弟子在一起切磋“搂膝拗步”中“弓步推掌”时,有的说应以推为主,有的说应以沉为主,争论不下,去问老师,李雅轩明确回答:“当然以沉为主”。这都说明沉的重要性。

沉是顺应地心引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但沉后必提;提是顺应地面的反作用力,有提才能再沉。沉与提之间的相互转换,要趁着意气开合的转换时机而随机转换,沉或提的运行过程要顺着意气开或合的运行之势而借势运行。无论沉提,都不能与原有运动机势相违拗,都应随机顺势,贯彻不丢不顶、沾粘连随的行拳原则。随机顺势,在身体内部和两脚之间一沉(实)一提(虚),圆转往复,形成鼓荡,虚实分明就能实现,自身的体重就能释放出引动行拳的势能,使拳势走出行云流水般的艺术效果来。行拳如酿酒,身体重量是原料,虚实分明是酒药(催化剂),拳韵就是酿造出来的酒香。

松沉也好,轻提也好,腰腹裆胯是中心段,是重点,具有发动机的作用;两脚是根基,是人与大地换气的起落(出入)之处。意气开时沉气,体内之气顺应地心引力通过脚心沉入地下,脚心下落贴地,脚底铺开放大。意气合时提气,大地之气顺应地面反作用力通过脚心升入裆腹腰背,脚心向上吸收,五趾和脚底边缘抓地,足或弓形,裆腹上提,意在克服地心引力,使全身感到轻灵。沉从脚落,提从脚起,脚是人体与地心最直接的通道,是拳势接受地心主宰的第一关,是与“地心为第三之主宰”相匹配的“足掌为第三之宾辅”(宋书铭)。地心是主,脚底是辅,就是要求我们用脚心一呼一吸的虚实变化顺应好地心的吸引力和地面的反作用力,使脚底当好“全身总此一虚实”的“此”,为全身“一处自有一处虚实”扎好一个“根”;通过脚心与胸腹协调一致的一呼一吸,调理好全身的虚实,调理好体重的下沉力和上提力,将体重这个宝贵的动力资源发挥得淋漓尽致,丰富多彩。

例如:每逢一脚向前上步,在脚跟触地之后到重心前移成弓步的这段过程中,应当通过两脚间的虚实变化和会阴穴的一松落一上收,使以会阴穴为标志的身体重心走下弧线向前移动(重心常在会阴稍上,与会阴相对相通,同升同降)。若把会阴穴比喻为一颗玻璃球,可设想是从锅的一侧边缘靠自重向下滚动,利用惯性经过锅底,再向上反滚到锅的另一侧边缘,全程走了一个锅底形,即下弧线。其中,走向下的半段弧时,主要意念是先后脚再前脚依次放松,分别引导两膝先后松屈前脚掌踏地,两胯撑开,裆下开宽。这就像是在积水边开挖了一条引水的沟渠,得以使腰腹裆胯充分放松、下沉,使以会阴穴为标志的身体重心像水向低处流似地向前下流动到两脚中间。

紧接着,后脚侧胯向内旋,在腰胯继续松沉和两胯微微相合的情况下,会阴穴微向上吸收并随重心前移到位。设想的玻璃球是在锅中滚动的,拳中的会阴穴是在两脚虚实变化所形成的无形之锅中走下弧线的,物不同理相同,都是依靠自身重量移动的。

再如,每逢后脚要向前脚内侧提收时,首先是前脚(实脚)像踏在松软的沙土上似的松落下陷,脚心落地,脚底铺开放大,体内意气从脚心下沉入地,随之膝部弹性松屈,同侧的胯、腰、肋、肩顺序向下松沉。这就是两脚之间的“偏沉”。在身体总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前脚侧“偏沉”,后脚侧必然“偏轻”。力量与重量成正比;偏沉则牵拉力更大,偏轻则牵拉力更小。大力胜小力,轻侧随沉侧,所以拳论说“偏沉则随”。

前脚侧“偏沉”,“偏沉”的力量(重量)自能引动重心向前移动,自能引动腰身向前脚一侧转动,自能使后脚一侧轻灵顺随,为提脚创造条件。当重心移够,后脚只有大趾尖触地时,后膝向下松沉,脚就像被撬起似的轻轻离地。接下来后脚往前收时,总的要求是“实撑虚松”。“实撑”,是指实脚下地面的反作用力自脚心经踝过膝上升,升到胯时,胯根内收,像千斤顶似的向上支撑住整个腰身;“虚松”,是指虚脚侧胯和腿充分松沉,主要利用其自身重量,使脚像秋千下荡似的轻松收到实脚内侧。

不光是重心移动和腿脚提收要借用自身重量,全身大大小小的所有部位和各种各样的运动方式都是如此。就说手吧,手向下划弧时也主要是借用手臂自身的重量向下松沉,说像秋干下荡也行,说像水向低处流也对,说像玻璃球向锅底滚也可,道理都一样,都是利用自然的重力(重量)作用。手臂向上划弧时,或是借用自身已有的运动惯性,或是借助肢体其他部位下沉的反作用力,或是借用内气上提、腰脊伸缩的螺旋力,反正都与地心的吸引力和地面的反作用力有关,都与肢体重量和虚实分明有关,都不能只靠局部(如肩胛)的肌肉收缩力将手举起来。

无论什么拳势,都不是身子乱挪、手脚乱动,都是基于身体重量所派生的虚实分明,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由面及体,使全身无处不虚实,无处不贯通,从而使拳势具有水的品性和荡秋千的动势,使肢体像水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因松沉而贯通,因虚实而流动。使行拳像荡秋千那样因落势而沉气,因沉气而向下松体,以利用自身重量牵引肢体运动:随升势而提气,随提气而收合肢体,以顺应地面的反作用力,为再沉做准备。内气的提沉,不但有受呼吸的协调而形成的整体一致性,而且有因两脚虚实分明而产生的肢体两侧的差异性(偏沉)。

沉要沉得足,提要提得够。沉足提够了,虚实就分明了,有重之体也就像水向低处流似地被引动了,因此也有人说虚实分明是太极拳的动力源泉。要想做到虚实分明,诀窍就是一个“松”字。松是贯通肢体、灵敏身心、开发重力、节省体力,获得最佳锻炼效益的根本功法。没有松,肢体像木头一样,哪里来虚实分明?有虚实分明,体重于拳就没有价值【本博注:什么意思?】。所以,练拳人要把“松”作为一生之追求,抓住不放。每动都要自问:松了没有?透了没有?常怀一颗放松的心,反复尝试着通过虚实分明把动作松出来。要避免任何主观用力的干扰,尽可能纯粹地发挥自身重量加虚实分明的综合作用,使动作像水那样自然流出来,像秋千那样自动荡出来,千万不能总是“认认真真”地用力做出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