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宴打开老苏州记忆闸门
本报讯(记者 严松 通讯员 贺婷)荠菜头、马兰头、香椿头、苜蓿头、小蒜头、豌豆头、枸杞头、菊花脑……春天到了,在地道的“老苏州”看来,这些鲜掉眉毛的野菜又该上饭桌了。昨天,一桌丰盛的野菜宴在姑苏区胥虹苑里“开吃”,十几位“老苏州”一边品尝野菜,一边回忆起了关于野菜的“那些年”……
“菊花脑蛋汤可以提神醒脑、老少皆宜。豌豆头一定要掐那一段尖尖的嫩出水的苗,稍微用盐揉搓两下,投入热油锅中爆炒几下立刻盛出,清香四溢……”姑苏区沧浪街道胥虹社区睦邻小灶服务队的志愿者陆雪珍是烧菜的一把好手,面对野菜的做法,她如数家珍。她说,现在马兰头、金花菜、荠菜这些野菜依然是苏州人饭桌上的最爱,单就一个荠菜她就能做出荠菜豆腐羹、冬笋炒荠菜、荠菜馅团子、荠菜炒肉、荠菜春卷、荠菜馄饨等好多菜式。
77岁的施星华生于太仓,在她的记忆里,野菜是一道“救命菜”。“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家里的粮食短缺,野菜经常被拿来充饥,最常见的就是路边便能挖到的马兰头、荠菜和苜蓿头。”施星华说。
听着施星华的回忆,坐在一旁的居民马秀兰也感慨起来。“我是昆山乡下长大的,家里有七个孩子,我是最小的那个。六十年代初。我只有三四岁,是最需要营养的时候,家人就会刻意少吃点菜让我多吃点。”马秀兰说,后来条件好些后,母亲也是变着花样尽量把桌上的各种野菜做得可口点,比如马兰头和香干一起凉拌,一家人就会胃口大开。
“打了春、赤脚奔,挑荠菜、拔茅针。”家住东方苑小区的吴丽娟笑着说出了小时候在母亲口中学来的谚语。“我从小到大就在东方苑这处地方长大。那时候这边都是郊区,有大片的田。十三四岁的时候,我经常去田里挖野菜,半天就能挖个十来斤的荠菜、马兰头,挑到万年桥边上,一毛钱一斤,能卖一块钱左右,也算是给家里贴补家用。”吴丽娟说,现在她要是看到土里有荠菜、马兰头这些野菜,依然还有想挖的冲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七头一脑”逐渐摆脱了充饥野菜的形象,成为“老苏州”最好的那一口“野味”。“生活条件好了,鱼肉成了饭桌上的常客,反倒是吃野菜的机会少了,就越发想念那一口纯正的味道。”伏秋宝是一名地道的“老苏州”,她笑着说,现在每年春天,她还要买一些野菜回家晒干,给新疆的亲戚寄过去,尝尝记忆中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