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急性肠炎病案(宋柏杉)
病例一:2副药治愈中学校长的急性肠炎
第一个例子是这样的。有一个缪某,男,54岁,承德本地人,他是实验中学的一个校长,高烧38.6℃以上,腹痛、腹泻四天,一昼夜腹泻二十余次,泻下的都是清水便。当时西医的医院给输的液,每天输两次液。用患者自己的话说,叫输一瓶,拉一瓶。口服退烧药,打退烧针,体温只能暂时降两个小时,很快体温又升上去。四天之后,他找我会的诊。因为缪校长的老伴以前经常找我开中药,所以说他又把我找去。
当时中午12点找我去看了,我看了看这种情况,他的舌是淡暗的,苔是薄白的,脉沉细,稍微的有点数。我说你把液停了,他说这行吗?我输着还这么泻呢,如果停了不会更泻更烧吗?我说你试试吧。于是,于是我把他的液体就停掉了。
我给开了中药,处方:干姜10克,附子10克,水煎服,一剂。
当时他老伴把药取回来之后,提溜的小药袋对着我说,宋大夫,这就是你给我开的中药啊?是不是搞错了?我说没有错,你就赶紧煎,煎煮之后赶紧服下去,看看效果吧。
下午2点的时候,患者给我打电话,说是腹泻已经停止了,但是还有点发烧,有点出汗,怕冷。能不能再给我开一个药,把我烧给我退了。
于是我又给开了一个桂枝汤的原方:桂枝15g,芍药15g,生姜3片,大枣4枚,炙甘草10g。一副,水煎服。
这样,这天对他的诊疗也就结束了。
第二天上午11点的时候,缪某给我打电话,说我喝完药之后出了点汗,烧就退了。
咱们现在看看这个病例,分析一下病例。
第一天,当属太阳太阴同病,表里同病,我们先救其里,后救其表。
具体到临床上究竟是先治表,还是先治里?这个患者腹泻是比较急的,急则治标,用四逆辈。《黄帝内经》曰:“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这个利包括泻或者不泻。
伤寒论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故而先用四逆汤,温里止泻。为了起效速捷,所以我去掉了炙甘草,大家也可以理解为是我用药的个人习惯。
第二天是太阳表虚证,故而用了桂枝汤,解其表。
他的病在西医看来,是一个急性肠炎,他输液没有办法了,几乎就没有更有效的办法了。而我们中医治疗,就像闹着玩一样,就把这个病治好了。所以说后来,这个校长特别佩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