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非罪?妨害公务罪的构成辨析

案情简介

2018年12月23日,张某、李某等六人在KTV聚会,原约定请客的赵某没有结账,且在中途先行离开。张某、李某等五人不知情,继续唱歌喝酒。聚会结束后,五人打算离开时,店家以为五人“跑单”而进行阻拦,双方因此发生争执。三名警察接到店家报警后赶到现场。张某等五人认为前来处置的警察偏袒店家,与警察发生争吵。李某与张某执意离开,分别被两名警察拦住,李某用手推搡制止其离开的警察,而张某在甩手挣脱拉住其手臂的警察时手肘挥中该警察胸口。李某、张某随后被警察制服,并以涉嫌妨害公务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分歧意见

【分歧】对李某张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存在两种不同观点:

第一种意见认为构成妨害公务罪。李某和张某明知警察正在执行公务,使用推搡的、挥打的行为不予配合,侵犯了国家机关执行公务活动,符合妨害公务罪的构成要件。

第二种意见认为,不构成犯罪。李某和张某在酒后不冷静配合接警前来处置的警察,但两人的行为在“暴力”强度和后果上达不到入罪要求。

图片来源:Unsplash.com

笔者意见

笔者同意上述第二种意见:李某张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第五款: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规定,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与此可见,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有可能触犯刑法,也有可能仅进行行政处罚。我国对于妨害公务罪的规定不够具体明确,入罪标准不明,导致实践中罪与非罪之间的判断分歧较多。

具体论及本案,焦点问题在于李某和张某实施的行为是否属于暴力行为,其暴力强度、造成的后果是否达到刑事处罚的标准?

图片来源:Unsplash.com

一、在事实层面分析

李某、张某的行为不属于妨害公务罪条款规定的暴力行为。

暴力指施加于公务人员本人或他人的人身或其物品的侵犯公务人员自由权、健康权直至生命权的行为,包括人身强制、殴打、捆绑、拘禁、打砸公务车辆、执法物品、也包括“无形力”如灌醉、麻醉、催眠等他手段。行为人的行为往往具有主动的攻击性且具备一定的强度。本案中,张某在酒后实施了对警察推搡的行为,危害性有限。而李某甩手只是在警察将其带离现场时实施的一种挣脱和反抗的行为,具备防御型而不具攻击性。张某和李某的行为造成公务人员受伤的可能性极低,实际上也没有任何一名警察因此受伤。两人的行为都不属于妨害公务罪中规定的暴力行为。

张某、李某的行为也没有达到追诉的“暴力”强度。判断妨害公务的罪与非罪就必须要考量行为强度,妨害公务罪侵犯的法益是公务行为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那么评价行为强度就必须围绕着该行为对公务行为的权威性所造成的影响。有观点认为暴力行为只要对正在依法执行的公务活动产生妨碍即可,不需要公务活动有实害结果发生。但是笔者认为,不能一刀切地认定所有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的妨害公务行为都能构成本罪,需要结合行为的强度是否达到足以阻碍公务执行的程度来判断,只有达到行为人的行为可能造成公务执行产生一定困难的程度时才能入罪。否则,过低的入罪标准有悖于刑法谦抑性原则。在本案中,李某与张某实施的推搡和甩手的行为不具有妨害公务的抽象危险,公务活动实际上并没有不能依法执行之虞。从起因上看,此事是一个偶发性事件,张某李某等人酒后不冷静地顶撞警察,同时伴有推搡、拉扯行为。从后果看,司法实践中一般对人身实施暴力的妨害公务行为往往以造成轻微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为入罪标准。张某李某的行为没有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等后果,仅属于轻微侵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二、价值取向层面分析

司法机关在维护国家权威和社会管秩序的同时也要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刑法谦抑性原则要求司法部门要严格把握刑法入罪标准和处罚力度。本案中,张某和李某并无预谋要与执行公务的警察对抗,主观恶意不大,实施的仅仅是一般的拉扯行为,未造成严重后果。两人的行为符合刑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选择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给以警告、罚款或者拘留的处罚,也符合刑法谦抑性的原则要求。

图片来源:Unsplash.com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事实评价还是从价值评价两个层面来看,李某与张某的行为都不应认定为妨害公务罪。在本案中,经律师与公安机关深入沟通,该意见得到办案部门的采纳,张某、李某最终仅受到了治安行政处罚。

作 者 简 介

蒙丹琳,万益刑事业务部副部长。广西大学法学学士。擅长刑事辩护与代理、公司企业刑事风控。

共参与侦查和审查起诉各类刑事案件八百余件,成功办理包括蒙某某等六人私分国有资产案、陈某行贿案、张某某等四人贪污与职务侵占案、蔡某某等人非法经营案、翟某某等九人抢劫案、1.18传销系列专案等有较大影响力的重大疑难案件。曾在控告申诉部门、侦查部门、公诉等部门工作,熟悉犯罪线索的控告举报、立案侦查、审查起诉、申诉等工作流程与操作规范和侦查工作思路,能有针对性地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刑事风险调查、风险识别、风险预判以及风险应对方案。

(0)

相关推荐

  • 袭警罪相关理论及辩护要点

    近日,笔者办理了一起涉嫌袭警罪的刑事案件.作为辩护律师,以向检察院递交法律意见书的方式为袭警罪案件的当事人争取变更强制措施,最终检察院作出了不予批准逮捕的决定,由刑事拘留变为取保候审. 在案件办理过程 ...

  • 【职务犯罪研究】国家工作人员转送财物给他人,是受贿共犯还是行贿?

    近年来,国家工作人员接受请托后,向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转达请托事项并转送部分财物,与后续被请托的国家工作人员属于受贿共犯还是行贿行为,司法实践中争议较大. 案情回顾 一起来看 一批油船涉嫌走私柴油,被某市 ...

  • 准确把握袭警罪和妨害公务罪的区别和适用2...

    准确把握袭警罪和妨害公务罪的区别和适用 2021年3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增加了"袭警罪".该罪是从妨害公务罪中独立出来的一项新罪,将原本"妨碍公务罪"中&quo ...

  • 妨害公务罪的认定与实质故意

    案情 甲误认乙的执法不合法,例如,没着制服,或没出示证件,进而阻碍,有意见称没有妨害公务的故意. 浅析 事实认识错误和违法性认识错误,是传统刑法的分类,并认为前者阻却故意,后者对故意认定没有影响,所谓 ...

  • “中介费”的两种类型及罪与非罪

    "中介费"是社会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具有居间性质的职业,如房产中介,以收取居间费为目的,这往往又被称为"中介费".这种费用的产生基础是民事合同,被中介撮合交易 ...

  • 再议“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与非罪”

    对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是按行政违法处理还是刑事犯罪处理?实务界对有关罪与非罪的衔接长期存在争议,近期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新表述反映了司法领域的导向,但从发挥增值税专用发票功能的角度出发,或许能探寻 ...

  • 原创 | 罪与非罪之“套路贷”与民间借贷

    第101篇原创 力求当事人合法权益最大化! 一.套路贷概念 套路贷并非法律概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 ...

  • 罪与非罪的界限,如何打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主观明知”?

    前篇文章里,笔者详细列举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十几种典型行为类型,对具体每种典型行为类型的表现也进行了阐述.在本篇文章里,主要探讨帮信罪中的"明知"到底该如何认定.   帮助信 ...

  • 串通投标案件罪与非罪的考察

    串通投标,是指投标人相互或者与招标人采用不正当手段,对招标投标事项进行串通,以排挤竞争对手或者损害招标人利益的行为.我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了串通投标罪,[1]对串通投标行为予以打击. 犯串通投标罪 ...

  • 串通投标案件罪与非罪的一个视角——因果关系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的规定,串通投标罪,是指投标者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或者投标者与招标者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是情节犯[1],即 ...

  • 娱乐场所强奸案罪与非罪(控辩二用)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娱乐场所性侵案仍高发不下,并且有罪证据薄弱,主要原因1.男性一般在该场所都有过酒精刺激,又有女性陪侍,容易性亢奋.2.被害人多为外地人,又身处服务性工作中,能独自应付处理一些无理 ...

  • 税警联合打击虚开普票行为,罪与非罪的界限须厘清

    ◎ 华税律师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税务部门深化"放管服"的力度不断加大,增值税发票的申领更为便捷.少数不法分子嗅到"商机",利用增值税普通发票"不抵扣 ...

  • 李耀辉|非法侵入住宅罪与非罪傻傻分不清楚

    原创 李耀辉律师 法耀星空 1月9日 非法侵入住宅罪与非罪傻傻分不清楚 李耀辉 www.liyaohui.net 本文共1514字,阅读约需要4分钟...... 内容提要: 常见出罪四种理由: 非法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