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本草:藕节

藕节
ǒu Jié
别名 藕节巴、光藕节、藕节疤
功效作用 止血,消瘀。用于吐血,咯血,尿血,崩漏。
英文名 NODUS NELUMBINIS RHIZOMATIS
始载于 《药性论》
毒性 无毒
归经 胃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甘、涩
藕节为藕连接部分,含天门冬素、鞣质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藕节和藕在性味、功用上大致相似,但藕节又侧重止血功效。中医认为藕节性平、味甘涩,药用可以缩短出血时间,有止血散淤之效,治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等。

基本资料

出处《药性论》
拼音名:ǒuJié
别名:光藕节(《江苏植药志》),藕节疤(《中药志》)。
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根茎的节部。秋、冬或春初挖取根茎(藕),洗净泥土,切下节部,除去须根,晒干。
生境分布:主产浙江、江苏、安徽。此外,湖北、湖南、山东、河南、江西、福建、河北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的藕节,呈短圆柱形,长约2~4厘米,直径约2厘米。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中央节部稍膨大,上有多数残留的须根及根痕,有时可见暗红棕色的鳞叶残基;节两端残留的节间部表面有纵纹,横切面中央可见较小的圆孔,其周围约有8个大孔。体轻,节部质坚硬,难折断。气无,蛛微甘涩。以节部黑褐色、两头白色、干燥、无须根泥土者为佳。
化学成份:藕节含鞣质、天门冬素。
炮制:藕节炭:取净藕节置锅内炒至外面呈黑色,内部呈老黄色,稍洒清水,取出,干燥即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捣汁或入散剂。
摘录:《辞典》
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根茎节部。秋、冬二季采挖根茎(藕),切取节部,洗净,晒干,除去须根。
藕节呈圆柱形,长2至4厘米,直径约2厘米。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节部膨大,有多数须根或根痕,两端残留面有裂纹,体轻而质硬,不易折断,横断面有较大的圆孔7至9个,大小不等,气无,味甘,涩。  

制作指导

1、若卒暴吐血,可与荷蒂同用,以加强止血之功;
2、凡肺痨咯血者,可与白及配伍,以敛肺止血;
3、凡血热吐衄不止者,可与生地黄、大蓟相合,以凉血止血;
4、凡虚寒性崩漏者,可与艾叶、炮姜等相佐,以温经止血;
5、凡血热尿血得,可与小蓟、蒲黄、白茅根并施,以凉血止血。  

原形态

莲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洞,外生须状不定根。节上生叶,露出水面;叶柄着生于叶背中央,粗壮,圆柱形,多刺;叶片圆形,直径25-90cm,全缘或稍呈波状,上面粉绿色,下面叶脉从中央射出,有1-2次叉状分枝。花单生于花梗顶端,花梗与叶柄等长或稍长,也散生小刺;花直径10-20cm,芳香,红色、粉红色或白色;花瓣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0cm,宽3-5cm;雄蕊多数,花药条形,花丝细长,着生于托之一;心皮多数埋藏于膨大的花托内,子房椭圆形,花柱极短。花后结莲蓬,倒锥形,直径5-10cm,有小孔20-30个,每孔内含果实1枚;坚果椭圆形或卵形,长1.5-2.5cm,果皮革质,坚硬,熟时黑褐色。种子卵形,或椭圆形,长1.2-1.7cm,种皮红色或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性味

甘涩,平。
①《日华子本草》:冷。
②《纲目》:涩,平,无毒。
③《本草汇言》:味苦涩,气平,无毒。
④《纲目拾遗》:藕节粉: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本草撮要》:入手少阴,足阳明、厥阴经。  

功能主治

止血,散瘀。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血崩。
1.《药性论》:捣汁,主吐血不止,口鼻并皆治之。
2.《日华子本草》):解热毒,消瘀血、产后血闷。合地黄生研汁,(入)热酒并小便服。
3.《滇南本草》:治妇人血崩,冷浊。
4.《纲目》:能止咳血,唾血,血淋,溺血,下血,血痢,血崩。
5.《纲目拾遗》:藕节粉:开膈,补腰肾,和血脉,散瘀血,生新血;产后及吐血者食之尤佳。
6.《本草经集注》:藕汁,解射罔毒、蟹毒。
7.《别录》:主热渴,散血,生肌。
8.《药性论》:藕汁,能消痰血不散。
9.崔禹锡《食经》:主烦热鼻血不止。
10.盂说:生食之,主霍乱后虚渴、烦闷、不能食;蒸食甚补五脏,实下焦。
11.《本草拾遗》:消食止泄,除烦,解酒毒,压食及病后热混。
12.《日华子本草》:破产后血闷,生斯服亦不妨;捣患金疮并伤折,止暴痛;蒸煮食,大开胃。
13.《日用本草》:清热除烦,凡呕血、吐血、出血、败血,一切血症宜食之。
14.《滇南本草》:多服润肠肺,生津液。  

附方

①治卒暴吐血:藕节七个,荷叶顶七个。上同蜜擂细,水二钟,煎八分,去滓温服。或研末,蜜调下。(《圣惠方》双荷散)
②治坠马血瘀,积在胸腹,唾血无数者:用生藕节捣烂,和酒绞汁饮,随量用。(《本草汇言》)
③治鼻衄不止:藕节捣汁饮,并滴鼻中。(《纲目》)
④治大便下血:藕节晒干研末,人参、白蜜煎汤调服二钱,日二服。(《全幼心鉴》)
⑤治小便热淋:生藕节、地黄汁、葡萄汁各等分。每服半盏,入蜜温服。(《纲目》)
⑥治冻脚裂坼:蒸熟藕节捣烂涂之。(《纲目》)
⑦治麦芒及尘土并物入眼不出:藕节一截,洗净捣烂,以帛子裹于眼上,挹取汁,落眼中。(《普济方》)
⑧治眼热赤痛:取莲藕一个,连节,以绿豆入满其中空处,水数碗,煎至半碗,连藕食之。(《岭南采药录》)
⑨治上焦痰热:藕节、梨汁各半盏,和服。(《简便单方》)
⑩治红白痢:藕节一斤,捣汁,和蜜糖,隔水炖成膏服。(《岭南采药录》)  

食疗作用

藕节味甘、涩,性平;归肝、肺、胃经,体质坚,可散可收。
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本品收敛之中兼能活血祛瘀,止血而无留瘀之弊。可用于治疗吐血、衄血等多种出血证。热证出血宜生用,鲜品捣汗用更佳。虚寒性出血宜炒炭用。
本品甘涩性平,即能收敛止血,又能散瘀血,具有止血不留瘀之特点,惟药力较缓,常作辅助止血药用。藕的节部。用藕时,切下节部,除去须根,鲜用或晒干用。
味甘,涩而性平。长于止血,兼能散瘀。用于衄血、咳血、吐血、便血、尿血和妇女崩漏,以失血而有瘀血者最为适宜。单用,或配伍适当的药物。煎水、绞汁或研末服均可。
比如将藕节捣汁饮用,并在鼻中滴3~4滴,每天2~3次,治鼻出血;藕节40克煎服,每天2服,治外伤性前房积血;取藕节连须在内40克,焙干后加入冰片1克,共研末,贮瓶内,不要漏气。每次取少许药末吹患侧鼻孔,每2小时1次,治鼻息肉;将生藕节去毛洗净,用食盐腌2周。用时,取藕节,以开水冲洗后含服,每次含服1枚,每日2次,治急性咽喉炎。藕和藕节药性平和,临床应用很少出现毒副作用,因此可放心使用。  

其他相关

《纲目》云:“花叶常偶生,不偶不生,故根曰藕。或云藕善耕泥,故字从耦,耦者耕也。”此说未免附会,本品乃藕之两节相连之处,故名藕节。  

备注

本品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藕节、藕节炭,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各家论述

1.《本草汇言》:藕节,消瘦血,止血妄行之药也。邢元壁曰,《日华子》治产后血闷腹胀,捣汁,和热童便饮,有效,盖止中有行散之意。又时珍方治咳血、唾血、区血、吐血及便血、溺血、血淋、血崩等证,入四生钦、调营汤户,亦行止互通之妙用也。
2.《医林纂要》:藕节,止吐、舰、淋、痢诸血证。甘能补氏咸能软坚去疯,涩能敛散固精,又取其通而有节也。
3.《药性论》:捣汁,主吐血不止,口鼻并皆治之。
4.《日华子本草》:解热毒,消瘀血、产后血闷。合地黄主研汁,(入)热酒并小便服。
5.《滇南本草》:治妇人血崩,冷浊。
6.《纲目》:能止咳血,唾血,血淋,溺血,下血,血痢,血崩。
7.《纲目拾遗》:藕节粉:开隔,补腰肾,和血脉,散疯级,生新血;产后及吐血者食之尤佳。
8.《本草再新》:凉血养血,利水通经。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由网友添加和整理,仅供学习和参考。站内信息不一定准确、全面或最新,公号内容不应成为诊断或治疗疾病的最终依据。山河中医网提醒网友,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感谢您的支持与厚爱,我们将会做的更好~!!!
(0)

相关推荐

  • 药食同功法于象——藕

    藕 藕,又称莲藕,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新鲜莲藕微甜.清脆爽口,是清暑生津之佳品.日常生活中,藕可生食,如白糖蘸藕:可烹食,如清炒莲藕.莲藕排骨汤:可捣汁饮,如莲藕汁:可晒干磨粉煮粥食,如莲藕粥.同时,藕 ...

  • 藕/藕节

    ​藕(附:藕节) 歌诀:藕味甘寒,解酒清热,消烦逐瘀,止吐衄血. 译注:藕味甘,性微寒.有解除酒毒和清热除烦.凉血止血的作用,并能化瘀血,可治烦热口渴和血热引起的吐血.衄血. 用量:鲜藕打汁服,没有定 ...

  • 徐长卿(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57 徐长卿:鬼督邮,善治鬼病 <中药大辞典>:徐长卿 拼音Xú Chánɡ Qīnɡ 别名鬼督邮.石下长卿(<本经>),别仙踪(<本草图经>),料刁竹(<生 ...

  • 中华本草:旋覆花

    旋覆花 Xuán Fù Huā 别名 金沸草[全草].六月菊.鼓子花.滴滴金.小黄花子.金钱花.驴儿菜.金福花.金佛花.蕧.盗庚.盛椹.戴椹.飞天蕊.野油花.夏菊.金钱菊.艾菊.迭罗黄.满天星.黄熟花 ...

  • 中华本草:鼠曲草

    鼠曲草 Shǔ Qǔ Cǎo 别名 黄花曲草.清明菜.田艾.佛耳草.土菌陈[广东].酒曲绒.鼠耳.无心草.鼠耳草.香茅.蚍蜉酒草.黄花白艾.茸母.黄蒿.米曲.毛耳朵.水菊.绵絮头草.金沸草.地莲.黄花 ...

  • 中华本草:白芥子

    白芥子 Bái Jiè Zǐ 别名 辣菜子 功效作用 化痰逐饮:散结消肿.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阴疽肿毒 英文名 White Mustard Seed 始载于 <唐 ...

  • 中华本草:胆南星

    胆南星 Dǎn Nán Xīnɡ 别名 功效作用 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用于痰热咳嗽,咯痰黄稠,中风痰迷,癫狂惊痫. 英文名 ARISAEMA CUM BILE 始载于 毒性 归经 肺经.脾经.肝经 药 ...

  • 中华本草:天南星

    天南星 Tiān Nán Xīnɡ 别名 南星.白南星.山苞米.蛇包谷.山棒子.虎掌.半夏精.蛇头天南星.虎掌南星.虎膏.蛇芋.三棒子.药狗丹.大扁老鸦芋头.斑杖.蛇六谷.野芋头.蛇木芋.鬼南星 功效 ...

  • 中华本草:莪术

    莪术 é Shù 别名 温莪术.蓬莪术.山姜黄.芋儿七.臭屎姜.蓝心姜.黑心姜.姜七.蓬莪茂.蓬药.广茂.蓬术.青姜.羌七.广术.文术 功效作用 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燀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 ...

  • 楮实子(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紫薇医道 昨天 <本草新编>: 楮实子,味甘,气微寒,无毒.入肾.肝二经.阴痿能强,水肿可退,充肌肤,助腰膝,益气力,补虚劳,悦颜色,轻身壮筋骨,明目,久服滑肠.此物补阴妙品,益髓神药.世 ...

  • 百合花(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百合花 拼音Bǎi Hé Huā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花蕾. 化学成分参见'百合'条. 性味<滇南本草>:'性微寒平,味甘微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