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晒晒‖阎王砭(行旅笔迹之五)
阎王砭,听听这个名字就让人害怕。于我这个冒险家而言,却是有必要去探究一番的。
阎王砭,在山阳与丹凤的交界处,自然,好几个村的路头,就要通往这个神奇的地方了。说它神奇,是因为这里有一簇铁匠树,得了天地之灵气,在陡峭的山壁上,长势茂盛。旁边有一座祖师庙,也非常灵验。一树一庙成奇景,十里八乡有名声。周围的人,但凡心里有个不痛快,都要到这里烧香许愿的。
六七十年代,这里发生了一件传奇的事,更增加了阎王砭的神秘性。有一个乡武装干事,见到好多人整天在这里聚会,烧香,没有生产积极性,就生了气。他亲自放炮炸毁了这丛铁匠树,以断人们的念想。后来,一连串的倒霉事发生了自己和家人的身上。他扔手榴弹,还没扔出去,手榴弹在手中就爆炸了,一只手腕断了。他的儿子,在一次外出中,车毁人亡。老婆气得发了疯。而今,铁匠树还能看到些许绿意,只是不见了当年那个人。
(一)
春暖花开的一天,我和小杨一起决定去阎王砭探秘了。
到了阳河村办公室后,一处拐弯的路边,看到一个放牛老汉试图过河。他先是将列石挪了一下,水很清冽的流走了。沿路的流水声也大了起来,山野豁然开朗了。多数的房屋顺河而建,黑黑白白,而院子里的梨树,桃树,花儿正艳。
在一个分叉路口处,看到一棵矮小的树上挂了几尺红布,这就像是一个路牌——在提醒着我们,此处就是探险的起点。
这中间,穿过一条长约二里的山沟,路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流水淙淙,鸟鸣声声,凉意顿生,俨然进入了桃源佳境。我为这里的一苗未露头的花,或者是斜躺在河流中间的柳树,或者是一挂飞瀑,而生出无限的遐想来。有好多叫不上名字的花,白一朵,黄一朵,装扮着群山,给人迷离,朦胧的诗意。
就这样,走走停停,约莫十分钟,又出现了个岔路。小杨介绍说,向南,就是死人沟了。我们要走的路,是朝北。
啊,死人沟?我惊叫起来。
他笑了,说死人沟的来历,现在没有几个人知道了。奇怪的这个地方住的人不多,死了好多人,却总能看到有人出没。在2013年的时候,沟里爆发了大洪水,一下子死了三两个。我说,那可能是四口人的地方,时间长了,繁衍了一些人。现在,真的可能是“四人沟”了。
(二)
我们沿着一条宽约二尺的路,逶迤而上了,不久,路上就有了石板,平平仄仄的铺着。路两边的红布越来越多了,有时候是整卷子布绕着树在跑。山村的人,有两件事要做,种地和修庙。一个是创造物质生活,一个是精神生活的追求。遇到民事纠纷,子孙不旺或者是婚姻不和等事,自己解决不了的,就要去问神了。然后得到暗示,几天后,病好了,或者是婚事成了,就要来还愿,逢人就夸神的灵验。
这座庙经过七嘴八舌的宣扬,越来越红火,越来越神奇了。
阎王砭老庙,建在半崖上,占地面积不足4个平方。
向栏杆的下方看,是光滑的石壁。原来进香的路,只容一个人通过。因为香火太的旺盛,害怕有人跌落下去,就逐年加宽路,方便了香客。尽管如此,还是让人觉得庙小而神灵。这就给人了一个错觉:我们往往爬山涉水,不远万里去拜大神,没想到在我们的身边,就隐藏着真神。只要你看看四周的红布,新旧交替着,将整座山都绕红了——这绝对是一座香火很旺的庙。庙里的神,很灵验。
这座庙,敬奉的是真武祖师。真武大帝留下脚印的地方,或者是施药显灵之处,都会长出一座道观,被传颂的纷纷扬扬。
(三)
按照36,12,7这样一组数字,经过扩建,“神仙洞”里的神们端坐在佛龛前,不再受到风雨的侵蚀了。
这个洞,叫神仙洞。两边有一副对联:五彩缤纷仙姑献来长生酒,瑞气千条湘祖花兰采药苗。这副对联里面隐藏了何仙姑,韩湘子两位大仙的名字。我怀疑“花兰”应该是花篮这个词。
至于洞的名称,也可能是得到了毛泽东诗词“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启发,神化了一个地方。如果论洞的大小和影响力,这个洞,只能是一个人的小手指。可是这个洞,在这个三角地带,却是人们的大希望之处。
山民们自有的辩证法认为,谁能带给自己最大的精神慰藉,谁就是活菩萨。你就是有一背笼的理论知识,也不能动摇他们的意志。
(四)
神仙洞的左边是一个两层的戏台,匾额题写了“显圣戏楼”几个字。里面摆放着锣鼓,旱船,桌椅板凳等物件。遇到过庙会的日子,这里就聚集了好多人,敲锣打鼓,跑着旱船,唱着神戏,热闹非凡。
一些民间艺人粉墨登场,拿腔拿调,像星星一样耀眼。
奇怪的是,这里有客房,有伙房,却都上了锁子,没人管理的样子。来人只好将钱投在了功德箱里,然后,用粉笔在水泥照壁上写上自己的名字,香钱。
问小杨,他说,这里暂时没有主持。管事的在山下住着呢。过一段时间,来这里走一趟。取回压在香炉下面的香火钱,然后用一个日记本记着:“路人,一百元”。
就是其它人看到了,也不会拿的。他们认为神庙旁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带有灵气的。是要受到尊重的,更何况是钱财之物。
(五)
这座庙,应当是三角地带。是大庵村,阳河村,王闫村这三个村敬拜之地。也是两个县共同守护的神灵。他们通过不同的路,来到了这座庙里。是神灵召唤了他们。时间久了,草窝,就踩出了一条条的路来。
砭道,就是很窄的路,是牛羊的路。我怀疑阎王砭这个名称的来历是这样的:先是放羊的人从这里走过,叫羊砭。然后,庙宇这里,陡峭,险峻,有人从这里失足,栽了下去,见了阎王。所以,叫阎王砭了。它在提醒路过这里的人,敬畏生命,走路就不能粗心大意。
另外一个,可能这里原来名字叫杨家砭。和杨家河最后成为了阳河一样,因为地处县域交界之处,语言多变,口音不同,念走音了,就成了阎王砭。
不管如何,这个叫阎王砭的地方,还真的值得一游——在最偏僻的地方,那无数条的红绸张扬着,撑起了山野的门面。
丹凤晒晒:陕西商洛人,70后,网络写手。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文学顾问:孙见喜 木南 东篱 丹竹
主编:丹凤晒晒
责编:方子蝶 张芬哲 白月光 曹苌茳
校对:邻家小妹 七月未笺
自媒体支持:松风阁语 无言年华
温暖相见 家在商洛
大乾州 新新文学
作者往期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