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端履门,穿过柏树林,听一曲老腔似挽歌
周末,你和朋友,也可能与家人,吃完晚饭。还不到9点,溽暑未散,想沿街走走。
假若当时恰好是在南新街与东大街的交叉路口,面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你会发现选择不多:东与西全是荒芜崎岖的城市工地,向北走不了几步就顶到那座苏式建筑连片的大院,也就是说,你只有向南。
向南过得马路,走进端履门,城市的历史与个体的回忆立刻夹杂而来。
端履门没有门,不过是一条几百米的街。路名的解释各异,有说是朝臣们整冠端履之地,有说是秦王府城上的南大门曰“端礼门”,到清代叫成了“端履门”。
考证的如此曲折,映出西安一砖一瓦故事多。地名更是千回百转很讲究,不像现在人懒得动脑简单粗暴用数目字从一能排到十几,比如凤城、雁南、高新开头的多少多少路。
上世纪80年代端履门十字很热闹,东南角是老孙家泡馍,西南角民主剧院,东北角有华侨商店,西北角是五一剧院,一片风雅吃喝玩乐。
再往后的二十多年里,这里的世景虽有更迭,但繁华依旧。
如果你已是一名40、50人员,那肯定忘不了一个吃饭地方——亚鑫大排档。虽然名曰大排档,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它其实属于排场很大的地方。不仅选料精、味道好、而且非常潮,港澳台风味都耍得很好。
2001年之后,这个档口就从最初的10余名员工、几张小饭桌,逐步发展成为有四个分店,总营业面积3000多平方米,员工200多人,年纳税额百万元的餐饮食品有限公司。老板张亚鑫也成了代表、委员,还在这个私企成立了党、团支部,工会、妇联,经常安置下岗职工等等。
2004年,端履门拓宽改造拆迁,亚鑫很快就寻不见了,再想吃只能去东新街所谓的旗舰店。又几年,不知为啥,曾经折射一个时期热火朝天的亚鑫,竟彻底消失、很快被遗忘。
当年的端履门拓宽改造,2002年12月列入计划,起初范围是环南路至东大街;2004年10月20日正式启动拆迁,范围变成兴隆巷到东大街;但实际成行的,只有柏树林十字以北的端履门部分被拓宽成了“30米四车道”,十字以南,则象征性整端了整端,依然保持“路宽7米”。
如此一来,柏树林十字南北日后就呈现两重天:之前熙熙攘攘的端履门,拓宽成“30米大街”后人气消弭,聊以自慰的是路边多了些停车位,平日里倒也幽静,只是和“商”彻底没了关系。
柏树林十字以北,则继续在“婚纱鲜花一条街”的红火基础上又广聚戏苑、餐饮、茶楼、字画、文玩等,不仅是红、白事必经之路,更逐渐发展成时尚文艺汇集之地,无论冬夏,总一派熙熙攘攘。
柏树林短短4百来米,文化产业生生不息,最早曾是装裱、旧书一条街,1996年西安第一家婚庆公司开业后,这里迅速婚纱店扎堆成为婚纱鲜花一条街,90年代每过一次平安夜,柏树林就要收割一大批瓜韭菜。
每几年,柏树林沿路的业态就会自然演变出一次升级。这条路的繁盛,也越来越显露出不长但很有味道的姿色。
但是,在当下这个吃饱饭没事干只能走走路消消食顺带回忆感叹的周末,你从端履门慢慢向南走着,当行至连接柏树林和东厅门的十字路口等红灯时候,眼前轰然出现的一片断壁残桓,却会将这些记忆里的微微然,秒杀。
封门挡户的矮墙后嘶哑而出的“周仁回府”,也越听越像一曲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