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敦煌壁画临摹中的白描画稿节选

线描是中国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色。中国绘画自六朝以来讲究"六法",强调"气韵生动",唐代张彦远指出,绘画的"气韵"是通过"骨法用笔"来表现的,而用笔的风格特征在绘画上主要是在线描中体现出来的。说明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描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敦煌壁画也同样,线描在壁画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常书鸿先生为首的一批画家、学者们创办了敦煌艺术研究所,开始了有计划地对敦煌壁画进行临摹和研究的工作。在临摹中,线描是最初一道工序,称作"起稿"。

经历千百年的壁画,部分的线、色都已脱落,画家们要反复辨认,探索其造形的原貌,找出其中线描的来龙去脉,然后,通过不断的练习,理解、掌握壁画中线描的风格特点,从而勾画出接近原作的线条来。起稿线的好坏往往会影响到后来继续着色绘制的水准,成功的线描稿则提供了继续临摹的依据。

敦煌壁画从四世纪到十四世纪沿续了一千多年,各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线描风格特征,如早期壁画中流行传自西域的铁线描,唐代流行具有吴道子风格的兰叶描,五代以后则出现了用笔劲健的折芦描等等。敦煌壁画临摹就是努力准确地再现不同时代的线描特征。

六十年来,经过几代画家们的艰苦探索,敦煌研究院已经形成了一套美术临幕研究的方法和经验,其中线描的方法和技巧代表着敦煌的美术工作者们的重要成就。现存的敦煌壁画临本有2000多幅,每一件临摹品都是在线描的基础上加彩绘而完成的,这本《敦煌壁画线描百图》(本文为节选)就是从众多的线描稿中精选出的线描代表作,是 1944年以来敦煌研究院老中青几代人的线描成果。如解放前的画稿是在条件极端艰苦的环境中画出来的,那时没有电灯,缺乏必要的绘画设备,或者点着油灯在洞窟内临摹,或者通过反光板,从洞窟外把太阳光反射进洞。

还有一些是"反右"和"文革"中,一些画家们头顶着"右派"帽子,白天要"大炼钢铁",晚上则在洞窟里挑灯夜战,在那种特殊的环境中,却画出了一批出色的绘画作品。还有一些是现代的青年美术工作者们继承了老一辈的传统,又带着新时代的眼光画出的线描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