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判断真疼或装疼?无法确认别人主观世界想法,只能解读行为目的

假如原本要去上学的孩子,突然告诉父母他肚子疼,你是信还是不信?假如去医院检查后没事,孩子之后还会不时提出肚子疼,你又是信还是不信?

也就是说,当孩子没有理由的看似说疼的时候,你会判断是真疼还是装疼呢?你又真的能判断出来吗?

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我们常识觉得这个情况好判断(既然看医生排除了,没有明显归因,这个说出来的疼,当然就是在假装啊),但是,切记一个人主观世界的想法和感受,我们没有能力进行确认。

道理很简单,我们的主观世界也是如此,各种想法感受有谁能判断准确和理解透彻呢?没有,没有一个人可以理解!

没有人能理解我们主观世界工作模式,我们却“天真”认为能够看透别人主观世界,这就是我们惯性思维与需要反思处。

当我们情绪失控时候,主观想法是“这个人不可理喻”,愤怒由此而生,或者“这个人想法真是可笑”,傲慢油然而生。看吧,这就是我们的自以为是,对方又恰恰会被我们这个想法而被激怒。

这就是情绪共振与传染性。

我们不能主观确认别人想法与感受,当然并不意味着不能与人沟通,只不过提醒我们慎重行事。

如何判断行为的性质,有几种模式:

1、病理学中疾病或健康,2、统计学中正常或异常,3、伦理道德中好或者坏、对或者错,4、心理学中看理性与目的性,即适当或者不适当。

显然,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判断行为性质,比如正常与异常,但要知道这是为了心理目的服务的,也就是为了更好促进心理健康。

比如上面举例说肚子疼的孩子,我们如何应对呢?

首先是相信孩子,真的肚子疼。带着看医生,如果反复看过,确认没有身体疾病(器质性病变),底线思维之后,再考虑第二步,这是很重要的。

其次需要耐心冷静,还是要相信孩子。不过一般父母开始道德批判了,认为是假装,是不好,是不对,或者认为是不正常,这样的结果就是父母主观认为,导致无法理解孩子,开始出现冲突对抗。这一步需要的是耐心,冷静,情绪稳定。

第三步,就是用心沟通,思考行为后面目的。也就是心理视野看孩子,这样喊疼或者装疼的目的是什么,类似不正常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想法。孩子这些想法与感受都在主观世界中,也就只能用心理沟通方法进行。

这就是提问和倾听技术,“你需要我们做什么”“你想要什么”“你遇到了什么问题”“说出来看看能帮你些什么”。注意二八原理的使用,二分问与说,八分听与和,少说多听,多用心听,听话听音。

整个过程就是适当应对技术,即“先判断再应对”。沟通中,孩子不愿意多说,咱就不追问,不说,给孩子时间与空间;孩子带着情绪说,让咱难受,咱就接住情绪,顺着回应,不反驳,不刺激;孩子压抑情绪,让自己难受,咱就提问问需要;等到孩子平静了,想说了,让人家痛快说,说出诉求与想法,给出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