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KIAA1549-BRAF基因融合的梭形细胞未分化肉瘤的治疗策略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是一例右上臂软组织肿瘤,术后病理为右上臂梭形细胞未分化肉瘤。基因检测结果如下 :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基因检测存在KIAA1549-BRAF,TMB为0。
我们知道Braf基因位于人类7号染色体7q34上,编码RAF家族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位于RAS基因的下游,在调节MAPK/ERK信号通路中起作用,影响细胞分裂,分化与分泌。在绝大多数组织和细胞类型中,Braf是MEK/ERK最为关键的激活因子。Braf属于致癌基因,当其发生致病性突变时,可能致使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 。BRAF突变在所有肿瘤中的突变频率为7%,以BRAF V600E突变为主,可以用BRAF抑制剂靶向治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BRAF融合比较罕见,据一项针对儿童及成人20573例实体肿瘤的基因检测中,BRAF融合的比例为0.3%(55/20573),其中一例为梭形细胞肉瘤,融合的方式亦为KIAA1549-BRAF。该例病人为以KIAA1549-BRAF融合为特征的胸壁恶性梭形细胞瘤,治疗前后CT扫描图像显示肿瘤对贝伐单抗、替西罗莫司和索拉非尼的治疗反应。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BRAF基因融合,对BRAF抑制剂维莫非尼耐药 ,对MEK抑制剂敏感,其中尤以曲美替尼为作用最强大 。
一项针对MEK抑制剂的体外试验显示曲美替尼能有效的抑制携带KIAA1549-BRAF的NIH3T3细胞株。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KIAA1549-BRAF和FAM131B-BRAF介导的MAPK通路激活和致癌转化可被MEK抑制剂抑制
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是曲美替尼治疗BRAF融合的耐药机制,曲美替尼联合mTOR抑制剂可有效克服耐药。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由于BRAF基因融合在肉瘤中非常罕见,缺乏更多的病例资料可供借鉴。针对此病人,可以尝试索拉非尼联合贝伐替西罗莫司方案或曲美替尼联合依维莫司方案。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