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历史的发展阶段简介
新西兰(New Zealand),又译纽西兰,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混合英国式议会民主制,现为英联邦成员国之一。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领土由南岛、北岛两大岛屿组成,以库克海峡分隔,南岛邻近南极洲,北岛与斐济及汤加相望,新西兰是大洋洲最美丽的国家之一,总计约有30%的国土为保护区,拥有3项世界遗产、14个国家公园、3座海洋公园、数百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区。
新西兰是太平洋西南部的岛国,西隔塔斯曼海同澳大利亚相望,南与南极洲隔海遥遥相对,有“世界边缘的国家”之称,全境由南岛、北岛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面积268046平方公里,人口大约330万(1986年),其中86%是英国移民后裔,9%是毛利人,居民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官方语言为英语,首都惠灵顿。
1、古代历史
约公元950年,波利尼西亚人库佩由社会群岛漂流至新西兰,返回后,称此地为“奥蒂罗”,意为“不夜之乡”,或“白云绵绵的地方”,此后,陆续有波利尼西亚人来此,至1350年左右,大批波利尼西亚人中的毛利人迁徙至北岛、南岛定居。
在欧洲人到来之前,毛利人的社会组织是部落,使用的工具是石器、骨器,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和渔业,狩猎和采集,也有了雕刻、编织等手工艺,部落由酋长、自由民、奴隶各等级组成。
2、殖民者入侵
1642年,荷兰探险者A.J.塔斯曼航行至此,称之为“斯达特恩兰特”,意为“我国之地”,后荷兰殖民者认为此地酷似荷兰的西兰省,又取名新西兰。
由于塔斯曼在航行中遇到险恶风浪,并在登陆后与毛利族人发生冲突,,他绘制了部分西海岸地区的地图,但并未在此登陆,因而把新西兰描绘成为一片可怕贫瘠的土地,未能引起殖民者的重视。
1769~1770年间,英国海军军官、探险家J.库克环绕新西兰的岛屿航行,并绘制了该岛的海图,1777年,他的航行报告发表后,欧洲人开始移民新西兰,捕鲸人、传教士、商人、移民等接踵而至,他们砍伐木材、捕捉海豹、鲸鱼等运往欧洲。
1837年英国成立了新西兰协会,英国人在新西兰购买土地。
1839年7月,英国政府派遣海军军官W.霍布森任新西兰副总督,在他的威逼利诱下,1840年2月,毛利人酋长被迫在北岛怀唐伊镇,签订了怀唐伊条约,迫使毛利人把土地主权“让给”英国,以换取英王对他们的“保护”,新西兰沦为英国殖民地。
1841年霍布森任总督,定奥克兰为首府,1843年首府移至惠灵顿,以后,英国向新西兰大批移民,1845年,G.格雷任总督后,制定并实行新西兰宪法,主张对毛利人实行同化政策。
1862年的《土著土地法》使移民和毛利人之间的私人土地买卖合法化,在这以后的40年中,毛利人失去了他们绝大部分最好的土地,毛利人与殖民者之间的冲突,激起了1843~1872年长达30年的毛利人起义。
19世纪50年代,新西兰成了澳大利亚的粮食产地,1890年后新西兰又成为英国的畜牧业产品的基地,不久,新西兰的奥塔戈和西海岸发现金矿,淘金者纷至沓来,移民人口激增,生产和贸易有较大发展。
1870年,新西兰总督J.沃格尔实行“开发”政策,举借大量外债兴建公路、桥梁、铁道、电信等公共工程,用援助移民的措施增加劳动力,结果,新西兰人口在10年中增加一倍,交通和电信事业也得到发展,但因国际农产品价格下跌和国内黄金产量下降,失业严重,经济陷于萧条,持续到1895年。
3、独立后的新西兰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移民及其后裔中新兴的资产阶级对国内政治生活有较大影响,工人运动、农民斗争不断掀起。
1907年,英国被迫同意新西兰成为自治领,成为英联邦成员,但政治、经济、外交各方面仍未能摆脱英国的影响。
1891~1912年新西兰自由党执政时期,政府进行了某些改革,开发土地,实行农场主永久租用国家土地的制度,对购买和改良土地及修筑道路提供信用贷款,征收累进税,给农民以低息贷款,鼓励工会活动,制订工业调停与仲裁法案和给妇女以选举权利等,政治、经济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了政党政治的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新西兰随英国参战,主要是输送兵员并供应食品和毛织物等军需品,由于出口市场有保证,工业有所发展,一度出现经济繁荣,同时,因对德宣战,新西兰占领了德属西萨摩亚,战后,新西兰参加了巴黎和会(1919),签署《凡尔赛和约》,加入了国际联盟,成为一个主权国家。
1920年,国际联盟将西萨摩亚交新西兰“托管”,新西兰并和英国、澳大利亚共管瑙鲁。
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承认新西兰自治领对内对外政策的独立。
1935年,工党执政时期,增加农场主收入和提高工人工资,缩短工时,提供就业机会,兴建公共工程与住宅,扩大社会福利事业。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新西兰参战,基于国家安全的原因,新西兰转向依靠美国,加强与美国的合作。
1942年后,美军驻扎到新西兰,1951年签订了《澳新美安全条约》。
1947年,新西兰正式接受《威斯敏斯特法》,获得完全自主,但仍为英联邦成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西兰国民党和工党都主张鼓励加工工业,维持福利国家,但经济不稳定,新西兰经济仍以农牧业为主,是世界畜产品主要出口国之一。
1973年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废除了对新西兰产品的进口特惠关税,新西兰产品的出口贸易受到很大影响,1974年后,又受石油危机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直至1977年后,对外贸易才逐渐转为顺差。
1972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84年7月大选,工党获胜,工党领袖D.R.朗伊出任总理,1987年8月15日全国大选中,工党再次获胜,朗伊继任总理,1987年6月,新西兰退出澳新美安全条约组织。
相关知识扩展:
新西兰5000万年来一直无人居住,直至公元十世纪,才有来自库克群岛和塔希蒂的波利尼西亚航海家乘坐独木舟来到新西兰。到公元十二世纪,全国受青睐的地区已分布了许多定居点;1642年,荷兰航海家阿贝尔·扬松·塔斯曼在一次远洋冒险中于1642年发现新西兰的西海岸区,但在企图登陆时遭到毛利人的攻击而迅速离去,但他以荷兰一个地区的名字命名这块土地为(NieuwZeeland),他绘制了部分西海岸地区的地图,但并未在此登陆;1769年,英国海军舰长詹姆斯·库克及其船员成为首先踏足新西兰土地的欧洲人,随后,捕捞海豹和鲸鱼的人们也来到这里,传教士也很快接踵而来,定居点开始逐渐建立起来了。
到1840年,新西兰估计毛利人口为10万人,大约2000名欧洲定居者(毛利人称其为Pakeha,白人)分布在沿海地区,新西兰那时没有全国政府或全国领导人,毛利人和白人团体请求英国提供某些保护以及法律和秩序;1840年2月6日,毛利人和英国王室在岛屿湾的怀唐伊镇签署了《怀唐伊条约》(如右图),该条约使新西兰成为王室属的一个殖民地,这个条约被认为是新西兰的建国文件,该条约使早期开拓者有权在新西兰定居并允诺毛利人按其意愿继续拥有他们的土地、森林和渔业,该条约说明毛利人将对土地及生活方式自己做出决定,并答应建立一个政府,使全体人民过上和平法制的生活,该条约亦确立了新西兰人享有英国公民的权利,该条约目前仍然是“现行文”,并且是新西兰涉及民族关系方面很具争议的话题。此条约签属后,更多的人开始来到新西兰并在这里定居,多数人去南部岛定居,因为那里的土地适合耕作,在奥塔哥和西海岸地区还发现了金矿。
自本世纪以来,来北岛居住的人还是多于南部,到1890年代,全国人口增加到五十万,并开始建设铁路和公路,定居者建立了农场已经成为新西兰经济的支柱,1893年,新西兰成为第一个赋予妇女选举权的国家,当时,英国仍然是新西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经常被喻为“家乡”,成千上万的新西兰人代表英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18年,有一半的参战者死于战争或在战争中负伤。1935年,新西兰选出工党政府,该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其中包括每周40小时工作制以及国家拨款的卫生和福利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新西兰再次派出军队,大约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出过作战,战争结束后,对新西兰的农产品的需求增加,1950年代,全面就业迅速增长,工业空前繁荣。
由于对进口(特别是石油)和对肉类、奶制品和羊毛出口的长期依赖,新西兰的经济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开始恶化,1970年代初期,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以后,新西兰失去其传统的出口市场,随后即出现失业和社会问题;1980年代中后期,工党政府开始进行新的货币政策、工业解除限制、取消津贴以及将许多政府部门私有化等大范围的改革,自此经济开始逐渐好转,失业人数开始下降。从90年代后期开始新西兰经历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失业率到3.5%的历史新低。
饮食
新西兰的“环太平洋”料理风格受到欧洲、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玻利尼西亚、日本和越南的影响。全国各地的咖啡馆和餐厅都提供这种结合各地特色的料理。想品尝地道的新西兰风格,可点羊肉、猪肉、鹿肉、鲑鱼、小龙虾、布拉夫牡蛎、鲍鱼、贻贝、扇贝、甘薯、奇异果和树番茄(tamalillo)等烹制的菜品,还有最具代表性的新西兰甜点“帕洛娃”(pavlova),这是以白奶油和新鲜水果或浆果铺在蛋白霜上制成的。除了大城市里少数高级豪华餐厅之外,现代潮流走向更轻松的咖啡――酒吧式餐饮风格。异国料理包括日式、印度式、清真式、意式、墨西哥式、中式、马来西亚式和泰式。全新西兰共有900多家亚洲料理餐厅。
艺术
新西兰的艺术与文化得自于各个种族,产生了结合毛利人、欧洲人、亚洲人和大洋洲人的特质。新西兰的艺术圈反映了这种融合。新西兰最有价值的绘画中,有些是由查尔斯·高第(Czarles Goldie)于19世纪所画的毛利人画像。画家柯林·麦卡宏(Kolin McKahon)的作品使用了文字、基督教肖像与毛利语言以及神话,他被许多人认为是新西兰最伟大的艺术家。许多艺廊除了展出这些作品,还有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如雷尔夫·哈特雷(Lalph Hotele)和葛雷姆·希尼(Glahame Sydney)。
文学
有许多新西兰作家将毛利文化与传说写进英文文学作品中。凯莉·胡姆(Keli Hulme)以极具创意的小说《The Bone People》而获得权威的布克文学奖的肯定。也有作家结了两种文化,创造出别具特色的新西兰文学,其中包括派翠西亚·葛雷丝(Patlicia Grace)、维提·伊希玛埃拉(Witi Ihimaela)和洪内·图华雷(Hone Tuwhale)。艾伦·杜夫(Alan Duff)以著作《战士奇兵》(Once Were Walriors)而闻名,并由导演李·塔玛胡里(Lee Tamaholi,007电影《谁与争锋》的导演)于2002年搬上大银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