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抗软磨都没用,杨春雨你歇了吧
季占军估计语文不及格,所以文章只能出自杨春雨。但杨郎才尽的时候,又能做什么呢?我猜想杨春雨的优点是会看资料,当然有没有看懂是天晓得的。从杨春雨每天抄出来的东西看,他应该是似懂非懂。有网友回复我说他认为季占军不如杨春雨水平高,这一点我也基本上同意,因为季占军的分工是忽悠,杨春雨的分工是抄写,自然杨春雨会比季占军有更多的阅读,那还是多多少少会提高一点的。
季占军杨春雨要负隅顽抗,那得有点真功夫才行,硬抗不了,就选择了软磨,不过照样不行。
《正说季占军(三a)》出来了,杨春雨和季占军急了,这回自己写是不行了,肚里没货生不出孩子,所以干脆全文照抄,可惜,当你一窍不通的时候,抄都会抄错。所以你想靠引用点东西来对付我,那是门都没有的。
杨春雨这一次用的文章是上海农科院旗下《食用菌》杂志2009年第五期的文章《食用菌病毒及菌种脱毒技术研究概述》,作者胡晓艳,是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食用菌室的工作人员。
可惜这篇文章水平太低,连题目都有问题。
这不过是一篇东抄西摘的文章,按照通行的概念,要叫综述而不是概述。概述的意思,是对某本书或者某篇文章进行的概要介绍,综述则是对某一具体事物的多家研究结论进行综合的整理总结。我无需对这位胡晓艳女士的水平多加考量,仅此一点,就可以断定这不过是一篇为了职称评定的凑数玩意。啰啰嗦嗦老半天,也没有支持光学显微镜检测病毒的依据,就这个能够支持你吗?
别以为《食用菌》杂志背后有上海农科院俺就不敢批,《食用菌》杂志不是张甫安时代了,扯淡东西多得很。就是这本杂志,在登了你们抄的文章的上一期(2009年第4期),还刊登了我们研究所的抄文公所长潘湖生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不仅没有什么水平,还有硬伤,还不是照样登出来了,所以,就是这样拉大旗作虎皮也还是证明不了你们的正确。
我不想多树敌分析你引用的原文(你还没有支付人家版权费呢,属于侵权),里面有我不少认识的人,那假我们都心知肚明。所以我就拿我们的狗屁不通的所长的文章毛病来说事。
这是题目,看清楚,我就是这里的,我可不躲躲闪闪,你有本事把这个发给我们这位混账领导我就谢谢你。这个潘湖生就是和杨春雨差不多的角色。
看清楚,在江西秋季栽培灵芝这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事情。即使是广东,秋季都不是理想季节,因为晚间温度太低,容易形成畸形。何况江西,江西的最南端都在南岭山脉以北,秋季灵芝很难有正常是商品质量(网上查赣州市2016年9月气象资料,月均最高气温30℃,月均最低气温23℃,极端高温35℃,极端低温19℃,所以灵芝是种不好的,这还是城市,山区温度更低。7月制袋又是一个很不容易做好的季节,什么样的混账会选择这样的季节搞生产呢?)。编辑们不懂得,所以照样刊登。
做过灵芝的人都知道,灵芝产品的干鲜比不是肉质菌类的1:10左右,因为他是木栓质的东西,灵芝采收的时候,实际上不是重量最大的时候,所以灵芝的产量没有鲜重一说,更不要讲什么折算,灵芝产率恰恰都是按照干重计产的。实际在菌产业中,干制香菇和黑木耳这些一干品为产品形式的菇种,规模种植的时候,生物学效率这个词基本上不用,而是用干品的单袋产量表示水平。附加的是要说明一下袋子的规格,这样,听者就心中有数了。
以上两个硬伤,就是无知的胡诌,可《食用菌》杂志还不是收了版面费就照登了,而居然这两篇文章还是邻居。《食用菌》杂志早已谈不上什么权威,权威是它的过去,现在它不过是食用“菌”罢了,广告多过正文,正文淡过口水。
所以杨春雨啊,你别让季占军赶的你团团转,没用,足以压倒我的知识不是三天两头就可以学到的,你在看我也在看,以你的基础,要赶上我得停止一切敛财活动全日制的学几年才行,如果没有存粮,你就歇了吧。做无用功徒自伤悲,季占军给你的分成不会太高,谣传季占军要买宾利,我要网友核实一下是不是吉利。等季占军买了宾利,你考虑考虑去当司机,这才是好建议。如果季占军只是买了吉利,你就准备喝点东北风去。
中国科技人员有很多滥竽充数的货色,从院士到普通技术人员的各个阶层名不副实的货色多了去(季占军杨春雨就是其中最低级的一员),所以科技文章自然也就一模一样,假大空泛滥成灾,普通菇农或许会觉得你们引用的东西高大上,在懂的人看来不过是笑料。拿这种文章要撑起你们柔弱的知识架子,只怕会闪断你俩的细腰。以错误的证据去证明你的正确性,还不如你自说自话的滋味。
好心劝你,歇了吧,洗洗睡,好东西你又看不懂,找点垃圾没意义。
再教训你两句:网上下载的pdf文件用OCR识别后,要重新审核编辑,就这样匆匆忙忙贴上来,乱码错码一塌糊涂都没有消除,难看的要死,能不能没有好内容也制造一点好外表呢?太让人鄙视了!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