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级菌种知识培训课(2)
第一课续:
育种的目标既然是变,毫无疑问是按照人为标准变,而不是按照自然标准变,这一点是读者必须弄明白的。
自然标准是适者生存,所以最后竞争的是环境适应能力。不过人类的立场是利用菌物而不是帮助菌物繁殖,利用的目标不同就有不同的标准,所以我们实际上使用的菌种的性状固然希望同时兼顾环境适应能力,但首选并不是环境适应能力,而是产量、风味、某些物质含量、口感、以及特殊条件适应力。育种的目标就是越来越好的应用,是不断提供给制种者新的起点,制种者是拿着育种的结果去扩增,而为了确保效果,就要保持种性而非改变种性。
育种是遗传学的工作,严格说是菌业的基础和上游技术,所以,即使有人在工作中兼有育种和制种两者,它们本身的区别还是明显的,育种没有确认的东西是不能应用到生产上的。
而育种这个事情不光是要依靠技术,除转基因方法外,都是需要一点运气成分的,当然如果操作的基数极大,育出好结果的总体目标实现机会也就大了。所以,育种是个要有“不成功便成仁”决心的工作,在中国,十年不成功就基本上要成仁了,你不能天天靠信念活着,中国的体制可以养一堆无能不干事的庸众,绝不会养一个在科学的崎岖山路上一直往上攀登却不能登顶的人(严格是说这个顶还不是攀登者认定的顶,也不是学科范畴公认的顶,而是领导规定的顶。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高华之死,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另一方面是中国政府也不是真正的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所以,做育种也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菌业品种的使用过程也是失密过程,有国外的东西被拿来主义者享用,育种的积极性就彻底没了。
因为这个缘故,国内的菌业育种,早期还有些老爷子级别的人在做,由于起点低和对外交流少,结果都不是很理想。到了菌业开始放大发扬的时候,这些老爷子老的老死的死,他们的成果也不够看了,而随着国外菌株的引入,老先生们的功劳就都被淹没了。
近二三十年中国菌业能够真正大规模应用的食用菌菌种,确认属于国内行家做的工作寥寥无几,我初步数了一下,也就福建郭美英老师的金针菇杂交19、蔡衍三老师的香菇Cr系列几种,以及王泽生老师的双孢菇2796等为数不多的一些。当然属于中国最早商业化的一些小菇种也是来自中国的,但应用范围就比较小,这个大多数来自野生分离,属于层次略低的类别。而近几年可能只有上海丰科公司的白玉菇“Finc-W-247”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平层次和应用规模。(本节例子可能不全,因为不是严格的论文,请原谅搜集信息不足)
那么现在中国菌业主流应用的菌种来源是哪里的呢?第一个是偷来的,基本上是从日本韩国通过各种渠道弄过来的;第二个是偷来后再选育的,这类菌株实际上应该也是偷来的,不过化妆了一下而已;第三个是引入国外品种通过杂交手段培育的,这个就算正道了,上面的例子基本上是这个类型的;第四个是国内首发的,比如羊肚菌银耳竹荪这些外国人还没有玩儿的东西,这些东西的提高空间很大,这个属于中国来源的东西目前以野生分离的为主。
黑木耳例外,它既是大菇种,又是中国特产,不过似乎黑木耳的好种都是野生来源的居多。还有就是平菇类,这个现在国内没有人说得清楚了,反正谁都不占太大优势,因为品种太多太乱太杂。
总之一句话,中国菌业育种工作者不少,但育出的好东西不多,特别好的东西尤其不多,东抄西摘的东西倒是多得很,每次一看东北那些制种个体户拿着专业工作者的成绩一个个自吹自擂号称自己培育的菌株,我就发笑。
育种有大致四个层面的工作,一般制种者所称的育种,只有较低的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的要求较低,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和设备要求,相对来说,育出特优品种的结果也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所以,某些实际上只是制种者的育种者,所育出的菌株,其实未必比出发菌株有什么真正的优势,只不过有个名头,或者出发菌株退化较为严重,而所谓的育种结果相对退化菌株略好而已。
关于育种的其他基本知识,下一课再讲。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