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之余(一)
李晓乃是李玉院士门下主攻栽培的唯一人。这哥们挺有个性,没事爱卖弄厨艺,还经常发点感慨。厨艺这玩意没品尝之前不宜多加评论,不过男子汉没几手讨好老婆的功夫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公的,可以肯定至少他家领导是满意的。所以,还是对他的感慨来点品鉴比较合理,这个可以有。
李晓最近一次感慨,很有余味,我感觉这是他的朋友圈反应最热烈的几次之一,也是不多的有转发的内容之一,想想也是,厨艺绝对不会有人转发,个人感慨能够引起他人共鸣的自然也不会多。
李晓的原文如下:
二十年前,刚接触食用菌,参加过一次培训,当时有一个农民问培训专家,“食用菌产业这么好,您的技术这么高,请问您挣了多少钱?”
这个问题对我的影响特别大!可以说是改变了我的一生之问。
作为技术应用的研发者和推广者,不能像路边的算命先生,唯独算不出自己的命!
那时候我就下定决心,寻求答案,我承包了两个地方的温室,种平菇,种滑子蘑。那时候买了第一台摩托车,二手的,七百块钱的嘉陵摩托,车主赠送了两个铁框,然后又买了三轮,面包,吉普……
其实一项产业的推进,绝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技术的可行性有时候没有市场的可行性重要,而且技术在应用时也要因地制宜,复杂到无法用数学去量化。其中的酸辛无人能够理解。得出的结论也不会有人过问。在科研单位可能会被人贴上不务正业的标签!但是谁知道其中滋味。
但我突然想说,让技术研发者和推广者用自己的技术和血汗钱做实践是科技的一种责任验证,也许应该推行。或许站着说话的人会少一些,推广者也不会在被嘲讽为下里巴人的非科学研究。长平之战的故事也会少一些。
一时感悟,
不喜勿喷。
然后张亚回复 一句:这些文字太精辟了,境界就在认识上,结果不论!
挑刺党我立马对此表示异议:其实结果也是可以讨论的,把技术与实业结合,才是科技发展的最终目标,学习也罢,研究也罢,最终目的不是出论文,而是改变世界,让它美好。
但这一回我的意思并非反对张亚的看法,而是补充完整的概念。
关于学以致用、关于职称评定体现、关于个人能力的评价、关于社会对学术人士的价值判断、实在是有话要说,李晓的感慨,给了我一个狗尾续貂的机会,发表一个关于感慨的感慨,余味无穷。
这些感慨一共有如下几个话题:
技术不是产业的全部。
职称无关乎能力,论文无关乎成绩。
成功新概念。
我们的专业价值观。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