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痛风配方、医案
【原方配方组成】当归9克,生地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柴胡3克,甘草6克,桔梗5克,川芎5克,牛膝9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组风湿性疾病。其发病基础是高尿酸血症。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的发病机制中主要环节是尿酸代谢失常所引起的血尿酸过高,尿酸排泄减少,当尿酸盐浓度超过其饱和溶解度时可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软骨、骨骺、肾脏等组织而引起多种临床表现,如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肾、尿酸性肾结石症。痛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者除少数酶缺陷引起外,大多数原因尚不清楚;继发性者可由肾脏疾病、血液病等多种疾病引起。原发性痛风大部分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以中、老年为多见,多有家族遗传史,女性多在更年期之后发病。青春期前后发生痛风是十分罕见的,这时具有原发的特发性,痛风的危险因素首先是发展为高尿酸血症。受寒、劳累、感染、关节创伤、手术、饮酒、进食高嘌呤食物、精神紧张、某些减少尿酸排泄的药物均可诱发。
痛风属于中医学的“痹证”范畴。根据病程的不同阶段辨证施治,初期为湿热痹,为实证;后期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或气虚痰阻或气虚血瘀或肾虚湿热留恋。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湿热痹阻型,气虚痰阻型,气虚血瘀型,肾虚湿热留恋型。血府逐瘀汤主要用于痛风兼血瘀气滞者。
根据《新中医》,1993,(11):49,许杰忠报道: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1例痛风获临床痊愈、处方:桃仁10克,红花10克,黄柏10克,炙大黄10克,赤芍15克,威灵仙15克,滑石15克,川牛膝30克,土茯苓30克,忍冬藤30克,穿山甲5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服用5剂,诸证减轻,继服5剂,诸证消失,步履如常。上方去黄柏、滑石、
土茯苓,加生地15克,熟地15克,龟板30克,巩固治疗。随访1年未复发,多次血尿酸基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