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关于张仪纵横捭阖的巅峰记录:最后的局中局、计中计

【出处】《资治通鉴·周记三》

【原文】张仪说秦武王曰:“为王计者,东方有变,然后王可以多割得地也。臣闻齐王甚憎臣,臣之所在,齐必伐之。臣愿乞其不肖之身以之梁,齐必伐梁,齐、梁交兵而不能相去,王以其间伐韩,入三川,挟天子,案图籍,此王业也!”王许之。齐王果伐梁,梁王恐。张仪曰:“王勿患也!请令齐罢兵。”乃使其舍人之楚,借使谓齐王曰:“甚矣王之托仪于秦也!”齐王曰:“何故?”楚使者曰:“张仪之去秦也固与秦王谋矣,欲齐、梁相攻而令秦取三川也。今王果伐梁,是王内罢国而外伐与国,而信仪于秦王也”。齐王乃解兵还。张仪相魏一岁,卒。

【解读】《资治通鉴》中关于张仪最精彩的描写。当时秦惠王去世后,秦武王继位。武王从做太子时就不喜欢张仪。因为张仪在各国之间的纵横术已经被认为是“耍滑头、不讲信用”,秦国上下争相模仿,特别是下层百姓中也有了狡诈、奸邪的风气,那商鞅定下来的秦法如何能够执行到底呢。换言之,张仪所作所为的性质已经伤害到了秦国的立国根基,所以他必须走。

于是才有了上文描写,再一次升华张仪转危而安、化腐朽为神奇的纵横术。

第一步,劝说秦武王放其离开。劝说是有艺术的。张仪对秦王劝说的宗旨是为了让秦国得利,符合秦王的利益需求。

1、张仪先是点出了秦国争霸的总方针:为王计者,东方有变,然后王可以多割得地也。只要东方出现混乱,秦国就可以浑水摸鱼多抢地盘。

2、然后张仪定位了自身的价值。“臣闻齐王甚憎臣,臣之所在,齐必伐之”,以一王恨一臣,在提高自己的身价的同时,告诉秦武王自己还有利用价值,不可一杀了之。

3、最后张仪进言“臣愿乞其不肖之身以之梁,齐必伐梁,齐、梁交兵而不能相去,王以其间伐韩,入三川,挟天子,案图籍,此王业也!”一是直接指出如何制造“东方有变”的具体办法,二是给秦武王画了一个充满诱惑的大饼,让刚刚继位、急于建立功勋的秦武王欲罢不能。三是秦武王本身就不悦张仪,在张仪身上榨取最后一点利用价值,也不失为一步好棋

第二步,张仪对齐国讨伐魏国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案。

1、张仪曰:“王勿患也!请令齐罢兵。”说明张仪胸有成竹,在魏王惶恐的情况下,凸显张仪的自信、老辣和才能。

2、(张仪)乃使其舍人之楚,借使谓齐王曰:“甚矣王之托仪于秦也!张仪作为当事人,不方便自己直接游说齐王,而且自己作为当事人,有些话说出来分量不足。东方六国中,只有楚国与齐国旗鼓相当。张仪正是看中了齐楚相当,所以派人到楚国,由楚国的使者向齐王进行游说。

3、楚国使者的游说方法与张仪游说六国的套路相似,估计也是张仪传授的。

“张仪之去秦也固与秦王谋矣“——告诉齐王,张仪离开秦国纯粹是个局,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与秦王谋划好的。

“欲齐、梁相攻而令秦取三川也“——这个局的关键在使齐国与魏国相互攻击,而秦国坐收渔翁之利。

“今王果伐梁,是王内罢国而外伐与国,而信仪于秦王也“——齐王你现在正是局中人,不仅中计被当枪使了,而且还会使自己的国家遭受战争损失,破坏与魏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最后还帮了张仪一把,让他再次取得秦王信任。

一套组合拳下来,齐王顿时懵了,合着自己的行为不仅捞不到丁点好处,更气人的是还被张仪耍了猴,于是“齐王乃解兵还“。

纵观上面的故事,真是局中局、计中计:

张仪在秦武王不喜欢、不重用的情况下,主动谋求“带着任务“离开秦国,避免了君臣反目、卸磨杀驴,重蹈商鞅的结局。

张仪在魏言魏,对于齐国伐魏之事,在亲描淡写中化解于无形,既为自己在魏国记了军功,又增加了在魏王心目中的地位。

设计如此局中局、计中计,并戏耍秦武王、齐泯王、魏哀王与股掌之间,当时也只有张仪能够做到了。较之苏秦一生惶惶然若丧家之犬东奔西跑,张仪更显得安定自得、进退有度,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张仪不愧为战国第一纵横家!

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