舀甜酒的故事:夏天,一个矮小的黑黑的男人,走村串巷,叫卖:“舀甜——酒——,舀甜——酒——”
舀甜酒的故事
在我们家乡,甜酒是用糯米高温发酵而酿成的,滋味甜,又带点酒的辣,开胃健脾,很受人们喜欢,但酿制甜酒技术有点不大好掌握,弄不好就酸了,所以技术高超者就把自家酿制的甜酒拿出来叫卖。卖甜酒的不说卖,而说舀,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
年年夏天,学校的院里总来一位卖甜酒的中年汉子,姓魏,一手提着红色塑料小桶,一手拿一杆秤,走到校园中间的大杨树下的树荫里开始叫卖:“舀甜——酒——,舀甜——酒——”,尾音悠长,很有特色,一听就知道是老魏来了。学校的小孩子们跟着他起哄:“辣——死——狗”。老魏一句“舀甜——酒——”,孩子们一句:“辣死——狗——”,一唱一和,很是好玩。
这时,老魏也不恼,依旧笑呵呵地喊着,因为他的甜酒是所有来卖甜洒的人中品质最好的,滋味纯正,后味绵长,这些孩子们都是他的老顾客,要不了多久,孩子们的馋虫就被勾出来了,回家要钱,拿个碗来他这里舀甜酒,辣死的还是他们这些小狗们。
老魏个子很矮,夏日的阳光将他的肤色晒成了酱黑色,一头花白头发,身子骨很结实。不见他骑车,总是见他一路走来。舀甜酒时,如果有谁夸他的酒好,老魏就会多添几勺酒,说:“自家酿的,你多尝尝。”接着老魏就会说起他的酒:“不是吹,我的酒是全嵩县最好的,我的酒供俺俩闺女上学,大闺女上了大学,在市里上班呢。”老魏黝黑的脸上满是自豪。
可是今年夏天,不知什么原因,却不见老魏再来学校卖酒。学校的大人小孩都念叨着他:这老魏怎么不来了呢,他的甜酒好啊。别的舀甜酒的也来,可总没有他的酒好,买的人也不多。
一天,我偶然见他在街上,我迎上去问他:“老魏,你怎么不去学校舀甜酒?学校的人都很想你的甜酒。走,跟我到学校去,保准一会就见底。”
老魏面有难色。
我说:“怎么了,是谁得罪你了?”
老魏连说:“不是不是,学校的人都那么好,唉,还不是因为俺那小闺女!”
原来,老魏的小闺女今年在我们学校上学,老魏一来,班里调皮的学生就对老魏的闺女说:“你看你看,你的武大郎爹来舀甜酒了(因为老魏个矮,又长得黑,调皮的学生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武大郎),舀甜——酒——,辣死——狗——。”气得他闺女直哭,回家对老魏说:“你再去学校舀甜酒,我就不上学了。”于是,老魏再也不敢来学校舀甜酒了。
原来是这呀,我对他说:“这好办,我给你闺女那个班做做思想工作,你小闺女保准高高兴兴地让你来舀甜酒。”
“真的啊?”老魏面露喜色。
“我会骗你?你忘了,我们这些做教师的,是专门教育学生的。”
“那就太谢谢你了。”
再开班会的时候,我和老魏闺女的班主任主持了班会。我问学生们:“你们上学的钱从哪里来的?”
学生们都说父母给的。
我又问:“你们父母是做什么挣的钱?”
有的说种地挣的,有的说卖豆腐挣的,有的说开商店挣的……我看老魏的闺女低着头不说话。
我说:“咱们班有一位学生家长,他会酿出最好的甜酒,他用舀甜酒挣的钱供两个女儿读书,他的大女儿还上了大学,你们说他伟大不伟大?”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伟大,我见老魏的闺女抬起了头。
我接着说:“可是咱们班有些人却给他起了一个不好听的外号,你们说对不对?”
学生们都说不对,那几个调皮的学生低下了头。
这时,老魏的闺女突然站了起来,说:“老师说的是我爹,只要大家不叫我的爹的外号,我让我爹做最好的甜酒给大家喝。”
学生们都鼓起了掌。
不久,老魏又开始在学校舀甜酒了。大杨树的树荫里又回荡着老魏悠长的“舀甜——酒——,舀甜——酒——”的声音,还有小孩子们那稚嫩的“辣——死——狗”的应和声。
听说老魏专门为他闺女班做了一桶甜酒,全班学生都尝了个遍,老魏的闺女也特自豪。
(本文选自白老师著《借给老师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