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用6年,他们研发出这种新轮胎
“他像轮胎一样耐磨。”提到贵州轮胎全钢产品技术中心副主任向宗义,他的很多同事都会这样评价。
在轮胎研发漫长的道路上,向宗义认真探索了20余年。
他研发的多项新产品,成为贵州轮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同时,也填补了中国轮胎领域的空白。
脚踏实地,终能成功
1998年,向宗义大学毕业进入贵州轮胎工作,从事安装维护工作。
许多人认为,这个工作触碰不到核心技术领域,发展前景有限。
但向宗义坚信,只要脚踏实地工作,一定能得到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随着中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传统斜交轮胎已经无法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贵州轮胎迅速从国外引进新型轮胎技术。
向宗义凭借扎实肯干的工作态度,被专家聘为助理。
他开始进入轮胎技术研发的核心领域学习。
新型轮胎很快投入市场,然而由于缺少本土化实践,爆胎率高达50%。
“当时大家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脑子里总在想怎么才能攻克这个技术难关。”向宗义说。
这是向宗义工作中遇到的第一个难题。
他没有畏惧,反而充满了干劲,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那段时间,领导带领我们加班加点地搞研发,每天吃睡都在办公室,凌晨两三点下班是工作常态。”向宗义说。
一年后,适配中国土地的轮胎研发成功,并成为贵州轮胎厂的重点产品。
一腔热血,自主研发
2006年,重庆交通轨道集团经过多方考察,选择贵州轮胎为其研发城市轻轨轮胎。
当时全球拥有这项轮胎生产技术的,只有法国米其林。
但米其林轮胎费用高昂,中国决定自主研发。
米其林专家曾在论坛上断言:“至少20年内,中国不可能研发出这项技术。”
自此,向宗义便下定决心:中国的轻轨,一定要用上自己生产的轮胎。
带着一腔热血,他踏上了长达6年的调研和研发之路。
“这是我设计轮胎工作生涯中,制造过程最复杂、设计难度最大的一个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现场试验,都必须亲力亲为。”向宗义说。
6年间,他从贵阳到重庆,往返200余次。
基于前两年的调研,向宗义带领他的团队,仅用4年时间,就攻克了城市轻轨轮胎的生产技术难题。
该产品被科技部评选为国家重点新产品,是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轻轨轮胎。
20余年间,向宗义多次获得“劳动模范”、“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在贵州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向宗义被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内容来自贵阳日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