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止痛的治则与技巧
痛是一种自觉反应,这种痛在生活体会和疾病过程中经常可以碰到。针灸止痛简便、快捷、有效,又无毒副作用,因此,可以预言,它在人类征服疼痛的斗争中,必将成为一种利器。无论是急性痛,还是慢性痛;是功能性痛,还是器质性痛;是躯壳痛,还是内脏痛,针灸都能起着良好的止痛效果。
针灸止痛一般通过神经反射、神经体液调节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综合作用,使机体原来造成失调的病理生理生化功能得到重新调整,达到新的平衡。现代医学实验表明,针灸后人体释放吗啡或腺苷样物质,证实针灸止痛是有物质基础的。
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和疾病是密切相关的。但作为疼痛的本身,不外乎有“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种。本着急者治标、缓者治本、标本兼治的原则,选取有效的穴位和手法,并将针和穴两者相互碰撞,并加以巧妙运作,一般疼痛是可以得到缓解或消除的。
针灸止痛取穴包括定位取穴和定性取穴两个方面。
一、定位取穴
定位取穴即确定疼痛的部位后,就在与它相关的脏腑经络上取穴。这种“循经取穴”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广义可延伸为本经取穴、同名经取穴和表里经取穴三种。定位取穴必须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1.疼痛部位有表里之分
痛在表,指痛在躯壳(包括皮、脉、肉、筋、骨等);痛在里,指痛在脏腑(包括五脏六腑)。一般手足三阳经穴主治躯壳痛和六腑痛;手足三阴经穴主治五脏痛。
2.一般取穴可分为远道穴、近道穴、局部穴和阿是穴四种
凡急性痛症取远道穴为主,宜少针少穴,有时一针一穴足够,不行再逐一追加,用泻法。凡慢性痛症取近道穴或局部穴为主,最好能找到经上的阿是穴,宜多针多穴,有时一穴用多针(如傍针刺和齐刺)为佳,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凡慢性痛症急性发作应将远道穴和近道穴及局部穴结合起来取用。远道穴多取肘、膝以下的特定穴,如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和八脉交会穴。必要时,可结合按神经干或分支的走向和分布取穴。近道穴多取背、腹部的特定穴,如俞穴(应包括华佗夹脊穴)、募穴。必要时,可结合神经节段分布取穴。本文重点介绍针灸治疗急性躯壳痛和慢性脏腑痛。
3.治疗急性躯壳痛
痛在身体前面的,可选取足阳明胃经的内庭、丰隆、条口、足三里等穴或手阳明大肠经的三间、合谷、手三里、曲池穴。痛在身体侧面的,可选取足少阳胆经的足临泣、悬钟、光明、阳陵泉、风市穴或手少阳三焦经的中渚、外关、支沟、四渎穴。痛在身体后面的,可选取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昆仑、委中、合阳穴或手太阳小肠经的后溪、腕骨、养老、小海、腰痛穴。此外,治疗急性躯壳痛,还可以根据“上病取下,下病取上”,“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巨刺和髎刺)”和上下左右交叉取,都在与疼痛部位相对应的健侧取穴,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取穴尽量做到部位对应(包括解剖与功能对应),对应越准,止痛越好。在针刺过程中,尤其要在得气与行针后,适当活动患部肢体(最好是患者自主活动),这样可以取得更好的止痛效果。
4.治疗慢性内脏痛
要善用背脊穴(即太阳膀胱经的俞穴和华佗夹脊穴),当然也可以配以募穴。它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特定穴位。其上下排列与脏腑位置的高低顺序基本一致,也就是每个俞穴皆与其代表的脏腑大体相对应。当脏腑发生病变时,脊背穴通过按压等检查,可以发现阳性反应点(区),如压痛点、皮下组织异常或皮肤导电量改变等。早在《灵枢·背腧》中就有类似的记载:“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同时,在十二经标本中,五脏经脉的标部,也差不多均在背部,所以背脊穴对人体的影响很大,可以用于治疗一切脏腑及其相应器官的疾患(表1)。
表1 脊背穴治疗慢性内脏痛一览表
二、定性取穴
定性取穴即确定疾病的原因或性质取穴。中医认为造成阴阳失调、百病丛生的原因,不外乎有邪气有余和正气不足两种。根据哪一种体内正气不足就取具有补虚以充实这种正气作用的穴位。哪一种邪气停留在体内就取具有泻实以祛除这种邪气作用的穴位。但在定性取穴方面尚缺乏成熟的经验,虽然古书已有部分记载,今人也有一些论述,还有待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提高。定位加定性取穴一般能取得双重的效果(表2)。
表2 根据病性治则取穴
【按语】
针灸止痛古已有之,上可溯源于《灵枢》《难经》,下可穷流及今人验方效穴。古法今方,汗牛充栋,灵兰探微,朣朦惑然。王教授经长年钻研精思,精勤不怠,立足于多年临床实践及科研教学,高屋建瓴地指出针灸止痛取穴当从定位取穴及定性取穴两个方面出发,周详而论,定位取穴,首先辨别病在表里,在躯壳为表,当参经络辨证思路,明确病在太阳、少阳、阳明之别,而相应取穴;在脏腑为里,则善于应用脊背穴,并注意阳性反应点或反应区的找寻。穴位布阵方面,急性痛症则远道布阵,穴少而精,慢性痛症则近道布阵,穴多而兼。定性取穴当辨阴阳虚实,以决定针灸手法之迎随补泻,并利用表格形式对虚实疾患所取穴位进行规律性总结。言而总之,本文对针灸止痛辨证论治思路做了高度概括,后学临证犹如红烛高照,迷津得启,裨益良多。另本文字里行间体现了王教授博学、多思、务实、勤求的学术风格及人格魅力,为同道踏实临床、勤恳为学树立了有力榜样。
针刺疗法是针刺与穴位相互碰撞或相互作用的结果。针刺穴位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性能:
1.整体性
针灸治病绝不单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治疗法,它能疏通经络,宣导气血,扶正祛邪,调和阴阳,对全身产生治疗影响。日本灸家泽田先生特别推崇整体疗法。他认为任何疾病都是由于五脏六腑不调而引起的,因此不论任何疾病只要调整五脏六腑,则疾病自然治愈。体现整体调整作用的代表穴有中脘、脾俞、肾俞、次髎、身柱、曲池、阳池、足三里、后溪等。目前大量的临床实践与实验资料,充分说明针刺穴位对机体许多系统的功能都有积极的调整作用。而这种调整作用不仅是直接的外因作用,而且是通过神经反射,或神经体液调节,或神经-内分泌-免疫综合作用,使机体原来造成失调的病理生理和生化功能重新调整,得到新的平衡,以调动机体内的抗病能力,达到镇静、止痛、消炎、抗敏,以及调整免疫和脏腑功能的目的。
2.多样性
根据临床上“一病用多穴,一穴治多病”的丰富经验,穴位的多样性大致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针刺一个穴位,可影响多个器官的功能,如针刺足三里,可影响机体的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系统功能;针刺三阴交,可影响消化、泌尿、生殖、神经精神系统功能。针刺内关,可影响消化、呼吸、循环、神经精神系统功能。②针刺多个穴位,对同一个器官的功能都有影响,如针刺百会、印堂、素髎、人中、十宣、涌泉、关元(灸)等急救穴,可以用于抢救中暑、昏厥、惊厥、癫痫等急症;针刺合谷、曲池、大椎、太冲、内庭、少泽、十宣等解热穴,一般都有退热、消炎和镇静的作用;针刺风池、风府、身柱、肺俞、心俞、膈俞、肾俞、命门、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强壮穴,可以用于治疗病后体虚、神经衰弱和精神失常;针刺足三里、中脘、天枢、胃俞、脾俞、曲池、内庭、内关、公孙等穴,都能治疗消化系统的病症;针刺定喘、肺俞、心俞、膈俞、内关、太渊、印堂、天突等穴,都能治疗呼吸系统的病症;针刺三阴交、太冲、内关、足三里、曲池、合谷、光明等穴,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压效能。③针刺同一穴位,在不同的条件下,对某一器官功能的影响不是绝对的,在下面的双向性中专门讲这个问题。
3.双向性
针刺对机体有一种良性的双向调整作用。其影响主要决定于针刺时的机体状态。当机体状态高时,针刺可使之降低;反之,可使之增高;不平衡时,又可使之趋于相对平衡。如原来心率增快的,针刺可使之减慢;心率迟缓的,针刺可使之增快。胃肠蠕动功能亢进的,针刺可使之减弱;胃肠蠕动功能减弱的,针刺可使之增强。所以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都可以取内关穴;腹泻或便秘都可以取大肠俞穴。这一点是药物治疗所无法比拟的,也说明了针刺的安全度大和副作用小。
4.特异性
我们必须看到针刺穴位既有普遍性的一面,又有特异性的另一面。这种特异性就像在上面双向性里讲的一样,它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研究其相对特异性,不但对提高针刺临床疗效,而且对揭露经络本质,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如落枕可选取天宗、后溪、列缺、养老、悬钟、落枕穴;肩周炎可选取后溪、养老、申脉、条口透承山、中平穴;高血压可选取印堂、曲池、合谷、内关、足三里、光明、三阴交、太冲、太溪穴;阑尾炎取上巨虚、内庭、阑尾穴;腰腿痛于脊中可选取水沟、印堂、大椎穴;脊旁可选取环跳、秩边、委中、昆仑、申脉、腰痛穴;胃脘痛多选取足三里、内关穴;胃酸过多选取内关、公孙穴;胃酸过少多选取足三里、中脘、天枢穴(加灸);胁肋痛多选取支沟、四渎、光明、阳陵泉穴;失眠多选取内关、神门、三阴交、太冲透涌泉、合谷透劳宫穴。关于穴位在针刺调整作用中的相对特异性的解释,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神经观点,认为穴位的特异性主要是由于神经节段分布,同一体节的神经既有分支到体表,又有分支到内脏,从而形成了一定体表区和相应内脏之间的特殊联系。另一种是经络观点,认为机体的体表和内脏是通过经络相互联系着。这种经穴—经脉—脏腑活动之间的联系,由于经脉都有特定的走行方向,各经脉间又存在着特殊的联系,所以就形成某些经穴对某些脏腑功能调整作用的特异性。这里必须强调指出:针刺穴位的相对特异性,不仅取决于穴位本身所在的部位及其内在联系,而且还包含有针刺技巧及补泻手法问题。
5.层次性
某些穴位随着针刺深浅度的不同,其针感和适应证也就各异。如针刺内关穴,一般可分为三层:浅层:刺入2~3分,得气时出现一种细微的触电样的舒适感,并向手掌方向传导,侧重治疗心绞痛;中层:刺入3~5分,得气时出现另一种难以忍受的触电感,亦向下手掌方向传导,侧重治疗胃痛、呕吐和神经精神病症;深层:刺入5~8分,得气时出现局部沉重感,一般可用于治疗与其相应的表里病症或留针。再如针刺次髎穴,一般可分为四层。皮层:用梅花针叩打,可出现痒麻不耐的感觉,侧重治疗神经衰弱或小腹病症;上层:刺入3~5分,针在骶前孔前,得气时出现局部酸胀感,侧重治疗局部风湿痹痛;中层:刺入8分~1.5寸,针在骶管内,触到马尾神经,针感可向下传导,侧重治疗下肢、肛肠、会阴及精神病症;深层:刺入3~4寸,针已穿出骶前孔到了盆腔,针感可向前后阴和盆腔传导,侧重治疗生殖泌尿系统病症,特别是妇女盆腔疾患。诸如针刺大椎、阳陵泉、光明、委中、睛明等穴均可以发现穴位这种层次性能及治疗特点。
6.方向性
某些穴位随着针刺方向的不同,针感和适应证也就各异。如针刺三阴交穴,方向靠近胫骨,得气时出现酸胀感,并可向上下窜动,侧某些穴位随着针刺方向的不同,针感和适应证也就各异。如针刺三阴交穴,方向靠近胫骨,得气时出现酸胀感,并可向上下窜动,侧重治疗下腹病症;方向偏离胫骨,得气时可出现相应肌肉跳动或抽动,并向下肢放散,侧重治疗下肢及精神病症。再如直刺合谷穴,针感放散到食指,侧重治疗面部病症;方向对拇指侧,针感放散到拇指,侧重治疗拇指腱鞘炎;透劳宫穴,侧重治疗疼痛及精神病症;透后溪穴,侧重治疗头项及上肢病症。又如针刺翳风穴,方向对着对侧耳尖,针感可向耳部周围放散,侧重治疗耳部病症;方向对着对侧乳突,针感向面部周围放散,侧重治疗面部病症。诸如针刺风池、阳陵泉、秩边、血海等穴均可以发现穴位这种方向性能及治疗特点。
因此,要提高针刺临床疗效,必须从穴位和手法这两方面着手:
1.穴位是针灸施术的部位。最初可能是从“按之快然”和“以痛为腧”的形式出现,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才逐渐地把它确定下来。每个穴位都有其固定位置和治疗效能,取穴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穴位一般都在骨旁陷处,皮肤横纹上,两骨、两肌或骨肌之间,并可以依据指压的反应来检验穴位定得是否准确。一般说来,穴位对指压反应要比非穴位来得强,就是压痛的感觉来得大。关于取穴要点,在这里特别指出五点供同道参考。
(1)穴位在精不在多:曾有人统计过,经穴由《内经》的160个,《明堂孔穴》、《针灸甲乙经》的349个,发展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十四经发挥》的354个,《针灸资生经》、《针灸大成》的359个,以后人们在经穴以外又发现许多有效穴,就把他列为经外奇穴或新穴。到目前为止,穴位大约有一两千个,真可谓之“人身分分寸寸皆是穴”。然而每一个穴位的发现,都有其一定的疗效与理论根据,我们必须通过临床实践反复筛选,找出性能较强的穴位来。一般熟练掌握常用的有效穴位100个左右就可以了,关键在于灵活应用。
(2)穴位是立体空间:由于经络在体表分布有深浅和大小的不同,所以它不仅仅是点或面的概念。更确切地说它是一个立体空间。这就不难理解经络居深,穴位面大,其立体空间相对亦大;经络居浅,穴位面小,其立体空间相对亦小。因此,不必拘泥在体表上取穴如何准确,可通过刺激穴位的深浅和方向来掌控它,并采用一种手法技巧,以提高中穴“气至”(即得气)的成功率。《内经》书上早就提出“刺五体”之说,即刺皮(包括皮下)、刺筋(包括深浅筋膜)、刺脉、刺肌、刺骨(指骨膜)。其实,这里的脉应包括神经、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其中神经又可分神经干、神经分支或神经末梢。而神经还可分躯体性神经传入或传出纤维和内脏性(自主性)神经传入或传出纤维。它们总是像树一样从里及表、从粗到细有规律地分布于全身。所以上面所说皮、筋、骨、肉都离不开所谓的脉。正由于针刺穴位下有不同组织(即五体),机体才可能产生不同的针感,如酸、胀、麻、重、冷、热、痛等,甚至在有些穴位上还可以出现向一定方向传导的触电感或肌肉跳动与抽动感。一般浅刺络脉,很容易出现局部针感;深刺经脉,却需要花功夫去寻找它。如果有人问我经络是什么?我的回答是神经+血管+淋巴管+X。
(3)宁可错穴不错经:正如《针灸大成》所说:“宁失其穴,勿失其经”,这里特别强调循经取穴的重要性。如六阳经用以治疗躯壳和六腑病;六阴经用以治疗五脏病。临床上可以把经络与神经,特别是与神经干和神经分支结合起来思考与运用。在同一条经脉或神经干上的任何一点或一穴,一般都具有同一个主治效能,如“痿症独取阳明”就是一个很好例子,当面神经炎急性期的时候,我们常取足阳明胃经上的足三里、上巨虚或下巨虚穴;手阳明大肠经上的合谷、手三里或曲池穴。但是经找对了,在经上的穴却没找好也会影响疗效的。如足阳明胃经,它是主治消化系统病症的,不等于说扎准足三里就能治疗整个消化系统病症,它主要是用来治胃;治小肠宜取上巨虚;治大肠宜取下巨虚,如果出现呕吐、腹胀、泄泻,还得取内关、阳陵泉、三阴交等其他经的穴位来帮忙。在这里,我们还要在足阳明胃经上查出阳性反应点(区),包括按压有明显的压痛点,触摸皮下有结节,或条索状物,或肌肉张力异常,还可以测定出有皮肤导电量改变等。这些做法都是让取穴更具有特异性和有效性。
(4)远近配穴相结合:现代配穴,离不开经络学说的指导,一般多采用远近配穴法。由于经络的相互联系多种多样,因此穴位的配穴方法亦非常灵活。从古到今,大约有以下几种:①前后配穴法,这是经络前后联系规律在临床上的运用。如胃脘痛取中脘、胃俞穴。膀胱炎取关元、膀胱俞穴。腰脊痛取水沟、风府穴。②上下配穴法,这是经络手足上下联系规律在临床上的运用,如牙痛取合谷、内庭穴。偏头痛取外关、足临泣穴。脱肛取百会、长强穴等。③表里配穴法,这是经络表里联系规律在临床上的运用,如咽喉炎取合谷、列缺穴。肺部手术取三阳络透郄门穴等。④左右配穴法,这是经络左右联系规律在临床上的运用,如眼病取左右养老或光明穴。局部肢痛取对侧相应的阿是穴等。临床上常常将这几种配穴法熔成一炉,一般急性病症以远道穴位为主,多采用四肢经穴分经主治,多选取肘、膝以下的特定穴和八脉交会穴;慢性病症取邻近或局部穴位为主,多采用躯干经穴分部主治,多选取躯干背腹的特定穴;慢性病症急性发作多以远近配穴法相结合的原则加以应用。任何配穴法,如按部位配穴法,或按作用配穴法,或按系统配穴法,或按压痛配穴法,或按病种配穴法等,都必须遵守这一原则。
(5)不断寻找有效穴:我们应当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要有所突破、创新,以临床疗效和各种理论为依据,不断寻找新穴,如臂中穴、胆囊穴、阑尾穴、腰痛穴、提胃穴、治呛1穴、治呛2穴等皆是。特别要发现某些穴位的新用途。古代的根结理论,突出四肢穴位在远道治疗作用方面的重要性,这固然是极其可贵的取穴经验,但不能因此束缚手足,不去根据其他理论寻找穴位。如根据神经分布规律,针刺天鼎穴,其下有颈、臂丛神经,可以治疗胸胁、上肢病症。针刺大肠俞,其下有腰、骶丛神经,可以治疗腰背、下肢病症,只要病症适应,手法得当,一般就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也可以参考生物全息论,根据“上病取下,下病取上”和“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原则,选取止痛较好的穴位。
2.手法就是针刺的操作技术。穴位定得再准,手法不过硬,也无法取得满意的疗效,所以对基本手法应精益求精。毫针的针刺过程,大体分五个步骤,就是持针、进针、得气、行针和起针。一定要反复实践,才可以熟能生巧,巧能升华。关于手法要点,在这里特别提出五点供同道参考:
(1)知为针者信其左:《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难经·七十八难》亦说:“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荣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标幽赋》中还说:“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这都说明针刺时左右手互相配合的重要性。古代针灸家特别强调左手押手的作用,这是很有道理的。它可以防止弯针,避开血管、瘢痕,减轻进针时的疼痛。更重要的是固定穴位下面的经络,便于得气,准确而自如地行针。
(2)针刺以得气为先:针刺治病在于调气,《灵枢经》说:“用针之类,在于调气”,“凡刺之道,气调为止”,“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刺之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仍去之,无复针”。都强调得气和调气的重要性。但是要调气,首先就要先得气,不得气其气何以调也?《灵枢经》又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标幽赋》引申其义说:“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都指出了得气快慢可以用来估计治疗效果和疾病预后。所谓“得气”,即气至或针感,是机体对针刺的一种正常反应。一般说来,早得气针感好,表示机体反应好,病易治易愈;迟得气,针感差,表示机体反应差,病难治难愈。气迟至或不至,一方面可能是病人的机体反应不好;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术者的操作技术有问题,所以术者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消除由于技术不高以致不得气的因素,并且能够自如地通过针穴的巧妙运作,以激发经气。得气的感应可以由两方面来察觉:一方面是病人有一种特殊感觉出现,如酸、胀、麻、重、冷、热、痛等,还可以有触电感,或肌肉跳动或抽动感;另一方面是术者觉得针下有肌肉跳动感,还能目睹针穴及其附近有肌肉跳动或抽动,并沿着一定方向传导。当针刺入皮肤时,就要用一定的手法去寻找各种针感。而且还要把握得气后慎守勿失,最好使刺激穴位整个过程一直保持得气的状态,因为它与针刺疗效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要获得确切的针感,刺中络脉一般比较容易;刺中经脉就必须采取特殊手法才能刺中。这种直接刺中经脉所产生的针感,不同于牵动周围组织而间接产生的针感。它是以向一定方向迅速传导感觉或运动形式出现(一般是指针触碰到神经干及其分支上的反应)。用什么手法技巧才能触碰到它呢?根据本人临床经验,可以用“按、找、中”三个字来概括之。按,就是用左手押手固定穴位下面的经脉,以防止其滑动。找,就是右手刺手用提插手法,沿假设与经脉相垂直的平面,按次序做扇形寻找。一般都能较快地找到针感。中,就是找到针感后,必须将针固定在一定的深度,保持针感,切勿失去!以便进一步行针补泻,这就可以做到“针下有气,随心所欲”。
(3)要讲究补泻手法:古代针灸家非常讲究补泻手法。这在临床上有其重要的意义,就以疼痛和麻痹为例,疼痛宜泻,不泻而补,往往效力不佳。麻痹应补,不补而泻,往往反加其害。《灵枢·经脉》明确指出了“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针刺原则。《标幽赋》说:“原夫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也都是特别强调了针刺治病,必须掌握补泻手法。古人对针刺补泻手法的确下了不少工夫,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如呼吸补泻,开阖补泻,迎随补泻,提插补泻,还有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等等。近代则以轻刺激为补,重刺激为泻。不论何种手法,都是为了提高疗效,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现将本人常用的补泻手法介绍如下:
1)捻转补泻法:捻转轻而角度小,则反应弱,为其补法;捻转重而角度大,则反应强,为其泻法;适中为其平补平泻法。
2)提插补泻法:轻插快插,轻提慢提,则反应弱,为其补法;重插慢插,重提快提,则反应强,为其泻法;适中为其平补平泻法。
补泻手法形成因素,取决于针刺的强度、幅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特别是刺激强度。欲知补泻手法成功与否,一是可以从施术前后患者脉搏的变化来观察,脉由虚转实则为补法;脉由实转虚则为泻法。二是可以从针下肌肉的状态估计之。如施术后针难拔出,肌肉呈紧张状态,则为补法,表明机体已由抑制而达兴奋。施术后针易拔出,肌肉呈松弛状态,则为泻法,表明机体已由兴奋而达抑制。
(4)深刺浅刺相结合:针刺穴位不同组织,可以产生不同的治疗效应。这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即刺五体:刺皮、刺脉(包括刺神经)、刺肌、刺筋和刺骨。无论是直接刺法(刺局部、阿是穴),还是间接刺法(刺远道、邻近穴)均可适用。为了加强针感,提高疗效,本人常用深刺浅刺相结合的针法,其具体运作有二:其一,根据病情需要,可以用一根针先刺某一组织,待得气行针后,再略刺另一组织(单针式)。其二,根据病情需要,可以用两根针,仿古代傍针刺或多针刺的刺法,用在同一穴位上,一根针直刺(深刺)某一组织,另一或两根针斜刺(浅刺)另一组织(多针式)。
(5)掌握有效刺激量:遵循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求行针时应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如针麻镇痛效果,需经过诱导期15~20分钟才起作用。故不能找到针感就立即起针,而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需要行针或留针一段时间。关于针刺时间一般为隔日或三日一次。病情急的每日1~2次或3~4次,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急性炎症,有人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于针后1小时增强,4小时达到最高峰,7小时开始恢复,故认为稍重患者每日需要针刺3~4次。
【按语】
一般而言,针刺作用于人体,只要大体取穴正确,无论多针、少针、电针或磁针等,均可取得一定疗效,这是由于穴位整体性、多样性和双向性等内在特性决定的。然而,验之临证,何以医工有高下,疗效有优劣之分?这确是值得针灸医生深入思考的课题。
王教授从数十年临床实践中总结提出了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三大要素,即:①正确选择穴位;②把握治疗时机;③重视针刺手法。要做到正确选穴,了解穴性和精取要穴这两点至关重要。本章提出穴性六种,尤其是正确掌握后三种穴性,是针灸医家借以提高技术水平的必由之路。正确施用针刺补泻手法,使虚者得实,实者得虚,闭者得通,散者得收,遂臻“阴平阳秘”,实为用针之妙道。历代医家,补泻手法繁多,学说不胜枚举。王教授撷多年实践经验,在前人以医者施针快慢、轻重、提插、捻转等主观操作论补泻的基础上,提出以凭脉搏、悟针感两种方法检验施针补泻作用的思路,这确为实用的经验之谈。当然,要把握好补泻的尺度,是需要临床上反复揣摩的。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体系的特点与精华。所谓辨证,就是识别疾病的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与方法。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从收集有关患者发病的症状和体征,到分析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都必须保持辨证论治的完整性和理法方药(穴)的一致性。
由于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实践基础不同,中医辨证学存在着众多的辨证方法。目前常用的有病因辨证、气血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八种。虽然这些辨证方法各有其理论根据、分证特点和适用范围,但是单用则嫌局限不全,合用又有交错重叠,给临床与教学带来某些困难与不便。因此,中医辨证学发展迄今,十分必要对各种辨证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创立一种适用于各种疾病辨证的通用模式。本讲拟从临床应用角度出发,提出中医辨证的程序与思维方法。以供同道参考。
中医辨证的内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定性和定位两个方面。
一、定性,即确定疾病的原因或性质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无不是阴阳失调的结果。而造成阴阳失调的原因,亦不外乎有邪气有余和正气不足两个方面。中医辨证的内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定性和定位两个方面(图2-1)。
图2-1 人体阴阳失调病理变化的不同类型
(一)邪气有余
邪气有余引起阴阳偏盛。《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实,指邪气实,是以邪气有余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按阴阳失调的病理类型分,基本上有阳盛热象、阴盛寒象、阳盛损阴、阴盛损阳、阴阳俱盛5种。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亢盛的、有余的证候,一般可以由外感六淫、内生五邪和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如食积、气滞、水停、痰阻和血瘀等因素引起。
(二)正气不足
正气不足引起阴阳偏衰。《素问·通评虚实论》说:“精气夺则虚”。虚,指正气虚,是以正气不足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按阴阳失调的病理类型分,基本上有阳虚寒象、阴虚热象、阴虚阳盛、阳虚阴盛和阴阳俱虚五种。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衰弱的、不足的证候,大致可从体内阴阳气血耗伤,导致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因素引起。
由于历史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中医对阴阳失调的认识,不可能像现代医学那样借助于仪器设备,而是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除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要是根据各种疾病临床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并联系自然界的现象加以推求,习惯上叫做“审证求因”。因此在学习与研究病因病机时必须掌握具有定性价值的症状和体征(图2-2)。
图2-2 阴阳失调所引起的不同病机和病症
1.外感六淫(含内生五邪)所引起的主要定性症状与体征
内生五邪,即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热),是指内伤病过程中出现的病理状态。它与六淫之邪,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引起的外感病不同,但两者的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故在此一并介绍。
(1)风邪的主要定性症状与体征:怕风,出汗,痒(咽喉痒、皮肤痒),游走性疼痛,皮疹,面目浮肿,眩晕,震颤,抽搐,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突然昏倒,舌体颤动,脉浮缓或弦。
(2)寒邪的主要定性症状与体征:恶寒或畏寒,战栗,无汗,固定性疼痛,面色苍白,手足冰冷,口不渴,喜热饮热敷,咯稀薄白痰,口泛清水,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苔白,脉迟或紧等。
(3)湿邪的主要定性症状与体征:头重如裹,肢节酸困,倦怠无力,胸腹痞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淡乏味,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腹泻,尿少,浮肿,咯痰多,白带多,淋浊,湿疹,疮疡流水,舌苔白腻,舌体胖大,脉缓或濡等。
(4)燥邪的主要定性症状与体征:干咳无力或痰中带血,鼻干,咽干,唇燥,口渴,心烦,大便干结,尿少,皮肤干裂,舌质干红,舌苔少或剥脱,脉细数等。
(5)火(热)邪的主要定性症状与体征:发热,面赤,口苦,口臭,口渴,心烦,喜冷饮冷敷,咯黏稠黄痰,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谵妄,发狂,舌质红,舌苔黄,脉数等。
(6)暑邪的主要定性症状与体征:参见湿和火(热)部分。
2.内伤七情一般表现有虚实之分,但临床多作为定位依据(见“定位”部分)。
3.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病理产物所引起的主要定性症状与体征
(1)气滞的主要定性症状与体征:疼痛,闷胀。气滞疼痛的特点为时轻时重,多呈窜痛,部位不固定,往往是胀重于痛,可在温暖之后暂时减轻,并常与精神因素有关。
(2)血瘀的主要定性症状与体征:疼痛,肿块,出血瘀斑。血瘀疼痛的特点为疼痛剧烈,多呈刺痛,部位固定拒按,夜间加重。出血呈暗紫,夹有血块,面色晦暗,口唇色紫,皮肤干燥无光泽,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等。
(3)痰饮的主要定性症状与体征:痰包括吐出的痰涎以及其他由痰引起的各样症状和体征,主要有恶心,呕吐,心悸,眩晕,背冷,胸部痞闷,胁肋胀痛,腹泻,关节痛,皮肤麻木,皮下肿块,癫,狂,痫等。但这些症状别的病邪也可以引起,所以要确定痰的诊断,还需参考下列几点:①见有形之痰,如咳吐痰涎,或喉中有痰响;②伴有湿或脾虚的症状;③身体多肥胖,因为肥人多痰多湿;④有好几个属痰的症状同时存在,如头晕,恶心,胸闷等;⑤舌苔腻,脉滑等。饮,古代医家有特定的内容,后世医家认为痰和饮均为水属,其性变动不居,故症状变幻多端,十分庞杂。从形态上看,痰黏稠而浊;饮稀薄而清。按发病部位言,痰全身各处均可出现,与五脏之病联系较多;饮则多见于胸腹、四肢,与肺胃关系密切。
4.正气不足所引起的主要定性症状与体征
(1)血虚的主要定性症状与体征: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舌指甲淡,头发枯落,头晕眼花,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
(2)阴虚的主要定性症状与体征: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手足心热,午间潮热,颧红,盗汗,舌质干红,脉细数。
(3)气虚的主要定性症状与体征: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语气低微,倦怠无力,自汗,活动时诸症加重,身体喜按,舌质淡嫩有齿痕,脉虚无力。
(4)阳虚的主要定性症状与体征: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除有气虚的症状与体征外,尚有面色滞暗,形寒肢冷,严重时则大汗淋漓,昏迷不醒,四肢厥逆,脉微欲绝。
二、定位,即确定疾病的部位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传变与定位,都离不开人体的脏腑经络及其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一般说来,病邪侵犯人体病位浅者居表;病邪侵犯脏腑而病位深者居里。
(一)病位在表
表证:一般是指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而引起的外感病初起阶段。此外,各种原因引起的经络病(包括分属十二经脉的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病变)亦应归属于表病。表病究竟表现在哪一经络,尚需结合经络辨证,寻找在所属经络循行的部位上出现的定位症状和体征。
(二)病位在里
里证:表示病变部位在脏腑。凡病邪由表入里,累及脏腑;或某种病因直接引起脏腑发病者均归属于里病。里病究竟表现在哪一脏腑,尚需结合脏腑辨证,寻找各脏腑具有定位价值的症状与体征。关于内伤七情,一般可以用来分辨虚实,但它与五脏情志关系密切,故多将其作为定位的依据,如惊、喜伤心,郁、怒伤肝,思伤脾,忧、悲伤肺,恐伤肾等。
1.心(心包)的主要定位症状与体征
心悸,心烦,易惊,失眠,多梦,健忘,神昏,谵语,癫狂,心前区痛,脉律不齐,出汗,口舌生疮,舌动不灵等。
2.肝的主要定位症状与体征
情态抑郁,善太息,易怒,胁肋胀痛,眩晕,耳鸣,耳聋,目赤肿痛,视物不清,月经不调,抽搐,痉挛,震颤,麻木,小腹及阴囊牵引疼痛等。
3.脾的主要定位症状与体征
脘腹痞闷,厌食呕恶,口淡无味,腹泻,浮肿,白带多,肌肉萎缩,内脏下垂等。
4.肺的主要定位症状与体征
鼻塞,流涕,咳嗽,咯痰,咯血,胸部闷痛,失音,浮肿等。
5.肾的主要定位症状与体征
腰痛,腰膝酸软,遗精,阳痿,早泄,性欲异常,早衰,牙齿松动,毛发稀少,生长发育迟缓,智力迟钝,男子精少不育,女子闭经不孕,小便困难或淋漓不尽,夜间多尿,呼吸困难(呼多吸少),五更泄泻,耳鸣,耳聋等。
6.小肠的主要定位症状与体征
小腹胀痛,腹泻,小便短赤,排尿涩痛,尿血等。
7.胆的主要定位症状与体征
胁肋疼痛,口苦,黄疸等。
8.胃的主要定位症状与体征
胃脘疼痛,口渴,能食,消谷善饥,呃逆,呕吐,嗳气,嗳腐吞酸,牙龈肿痛等。
9.大肠的主要定位症状与体征
小腹疼痛,腹泻,便秘等。
10.膀胱的主要定位症状与体征
尿频,尿急,尿痛,尿血,遗尿等。
总之不论是外感热病,还是内伤杂病,只要用心收集患者确实的症状和体征,并加以定性与定位的分析与综合判断,一般对常见的中医辨证还是方便可取的。
中国针灸历来重视辨证论治,但由于“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故而在具体应用上与药物治疗不尽相同。针灸之所以能够防治疾病,是其具有“调气”的作用,以调动机体自身抗病的能力,而达到镇静、止痛、消炎、抗敏及调整免疫和脏腑功能的目的。
疾病发生和发展,其症状表现是错综复杂的,临床必须运用中医理论体系,对疾病进行分析和归纳。以区分其病性——寒热、虚实。确定其病位——表里。在明确辨证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针灸治则与方法。
三、针灸治则
古人对针灸的施治原则是明确的,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素问·针解》说:“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又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用针者,虚则补之,满则泄之,邪盛则虚之”。《灵枢·经脉》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者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现分别简介如下:
1.“实则泻之”、“盛则泻之”、“满则泄之”、“邪盛则虚之”是指对病邪亢盛而正气未衰的某些病症,可以采用泻实性能的穴位和“泻法”操作。
2.“虚则实之”、“虚则补之”是指对正气不足的某些病症,可以采用具有补虚性能的穴位和“补法”操作。
3.“热者寒之”、“热则疾之”是指对热邪偏盛的病症,可以采用具有清热性能的穴位和速刺法或放血操作。
4.“寒者热之”、“寒则留之”是指对寒邪偏盛的病症,可以采用具有温寒性能的穴位和留针或艾灸操作。
5.“菀陈则除之”是指对瘀血凝滞的病症,可以采用具有活血化瘀性能的穴位和拔罐或放血操作。
6.“陷下则灸之”是指对阳虚下陷的病症,可以采用具有升举阳气性能的穴位和艾灸操作。
7.“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是指对虚实不明显的病症,可以采用与其相关的本经穴位和“平补平泻法”操作。
四、针灸方法
针灸治疗疾病,是通过针刺与艾灸某些穴位完成的,因此,穴位与手法的选取在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般选取穴位可针对病性和病位两方面进行。
(一)针对病性方面
1.病性为风
可选取百会、水沟、风府、风池、翳风、风门、肩髃、曲池、合谷、八邪、环跳、风市、阳陵泉、光明、太冲、八风等穴以祛风。
2.病性为寒
可选取大椎、神阙、关元、命门、三焦俞、肾俞、关元俞、阳池、足三里、后溪等穴以祛寒。
3.病性为湿
可选取中脘、水分、脾俞、三焦俞、肾俞、小肠俞、膀胱俞、曲池、间使、足三里、丰隆、阴陵泉、委中、三阴交等穴以祛湿。
4.病性为燥
可选取阴陵泉、曲泉、三阴交、照海、太溪、然谷等穴以祛燥。
5.病性为火(热)
可选取曲池、合谷、二间、劳宫、少府、少泽、太冲、行间、然谷、内庭等穴以祛火(热)。
6.病性气滞
可选取天鼎、大肠俞、膻中、气海、中脘、天枢、期门、日月、支沟、内关、太渊、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以行气。
7.病性血瘀
可选取大椎、膈俞、血海、三阴交等穴以活血。
8.病性血热
可选取曲池、尺泽、委中、血海、三阴交、太冲、行间等穴以凉血。
9.病性痰饮
参见祛湿穴位以化痰饮。
10.病性血虚
可选取膈俞、悬钟、血海等穴位,亦可参见补气穴位以补血。
11.病性气虚
可选取气海、关元、章门、肺俞、脾俞、肾俞、气海俞、三焦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以补气。
12.病性阴虚
参见祛燥穴位以滋阴。
13.病性阳虚
可选取膏肓、养老、中极、曲骨等穴位,亦可参见祛寒穴位以温阳。
(二)针对病位方面
1.病位在心(心包)
可选取手少阴心经的通里、郄门、神门;手厥阴心包经的间使、内关以及巨阙、膻中、臂中、小海、心俞、厥阴俞等穴以调心气。
2.病位在肝胆
可选取足厥阴肝经的行间、太冲、蠡沟、期门;手少阳胆经的风池、肩井、日月、环跳、阳陵泉、光明、悬钟、足临泣以及内关、四渎、支沟、外关、阳池、肝俞、胆俞等穴以调肝胆之气。
3.病位在脾胃
可选取足太阴脾经的公孙、三阴交、阴陵泉、血海;足阳明胃经的梁门、天枢、梁丘、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内庭以及脾俞、胃俞、中脘、章门、阳陵泉、内关等穴以调脾胃之气。
4.病位在肺
可选取手太阴肺经的尺泽、列缺、太渊以及合谷、迎香、肺俞、膈俞、天突、膻中、定喘、印堂、尺泽等穴以调肺气。
5.病位在肾
可选取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照海、复溜、交信以及肾俞、志室、命门、京门、中极、子宫等穴以调肾气。
6.病位在小肠、膀胱
可选取手太阳小肠经的少泽、后溪、天宗、曲垣;足太阳膀胱经的攒竹、三焦俞、肾俞、小肠俞、膀胱俞、委中、昆仑、申脉以及神门、尺泽、横骨、照海、水泉等穴以调小肠、膀胱之气。
7.病位在大肠
可选取手阳明大肠经的曲池、合谷,以及尺泽、天枢、大肠俞、内庭等穴以调大肠之气。
关于选取手法在针灸治则中已作简介,不外乎有补法、泻法和平补平泻法三种。
一般来说,针法偏泻,灸法偏补,而灸法中又有补泻之分。《灵枢·背俞》说:“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附:病例分析举例
例1 赵某,女,32岁。患者素有脾胃虚寒。近5天来,因饮食不节引起胃脘疼痛,喜按喜温,伴有恶心呕吐,胃内有振水声,腹胀,便溏,手足发凉,舌质淡嫩,脉沉无力。
辨证分析: 此患者病位在脾、胃,病性属虚寒(阳虚)、水湿。故证型为脾胃虚寒(脾阳不足),水湿内停。
针灸处方: 治以温补脾胃,祛除水湿。选取中脘、水分、脾俞、胃俞、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等穴,偏补法,加灸。
例2 李某,男,10岁。患者1周前因外感风热,出现高烧,咳嗽,咽喉肿痛。经治疗后发烧、咽喉肿痛症状大减,但咳嗽不愈。现咳嗽频频,痰少,咽干,舌质红,舌苔薄黄,脉细数。
辨证分析: 此患者病位在肺,病性属热、阴虚。故证型为余热未尽,肺阴不足。
针灸处方: 治以清除余热,滋润肺阴。选取天突、定喘、肺俞、尺泽、列缺、太渊、照海等穴,平补平泻法。
例3 刘某,女,25岁。患者平素沉默寡言,稍有不快就郁闷在心,饮食减少。脘腹闷胀,月经量少,舌苔薄白,脉细弦。
辨证分析: 此患者病位在肝、胃,病性属气滞。故证型为肝郁气滞,肝胃不和。
针灸处方:治以疏肝理气,调和肝胃。选取中脘、期门、肝俞、胃俞、内关、阳陵泉、足三里等穴,偏泻法。
例4 徐某,男,20岁。患者一年来浮肿反复发作,证见全身浮肿,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胃寒肢冷,倦怠无力,腰膝酸软,尿少,大便稀溏,舌质淡,脉沉弱。
辨证分析: 此患者病位在脾、肾,病性属阳虚、水湿。故证型为脾肾阳虚,水湿泛滥。
针灸处方: 治以温补脾肾,祛除水湿。选取水分、气海、脾俞、肾俞、足三里、阴陵泉、复溜等穴。偏补法,加灸。
例5 赵某,女,24岁。患者于三年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口干但不欲饮,小腹拘急胀痛,有时伴有发烧。最近几天又有发烧,并出现腰部酸痛,舌苔黄腻,舌质红,脉细数滑。
辨证分析: 此患者病位在膀胱、肾,病性属热、湿、阴虚。故证型为膀胱湿热,肾阴受伤。
针灸处方: 治以清利膀胱,滋润肾阴。选取关元、膀胱俞、肾俞、阴陵泉、三阴交、太冲。平补平泻法。
例6 陈某,男,50岁。患者咳嗽十年,每逢冬季发作加重,咯痰稀白,浑身无力,面色苍白,虽然经过治疗,咳嗽、咯痰症状消失,但近两年逐渐出现气喘,呼多吸少,动则加重,伴有性欲减退,夜尿多,舌质淡,脉细尺弱。
辨证分析: 此患者病位在肾、肺,病性属阳虚。故证型为肾阳不足,肾不纳气。
针灸处方: 治以温补肾阳,固肾纳气。选取印堂、气海、肺俞、肾俞、命门、尺泽下、太渊。偏补法,加灸。
例7 唐某,女,29岁。患者一周来突然右侧面部抽动,夜晚难以入眠,常口吐痰涎,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
辨证分析: 此患者病位在心,病性属痰、火(热)。故证型为痰火扰心。
针灸处方: 治以清火化痰,宁心安神。选取巨阙、中脘、心俞、厥阴俞、臂中、神门、丰隆等穴。泻法。
例8 赵某,男,54岁。患者一年来时有胸部憋闷,累则加重,休息后则缓解,平时常有气短,心悸。近三个月来胸憋闷加重,稍劳累则感心前区刺痛,持续3~5分钟,每日发作3~4次,并觉心悸。昨日因天气骤冷,疼痛突然加剧,发作频繁,面色苍白,舌苔白腻,舌体胖,脉弦细。
辨证分析: 此患者病位在心,病性属痰、血瘀、阳虚。故证型为心阳不足,痰阻血瘀。
针灸处方: 治以温补心阳,祛除痰瘀。选取膻中、中脘、心俞、膈俞、小海、内关、三阴交等穴。偏补法,加灸。
例9 张某,女,35岁。患者一个月前流产时失血较多,以后常患心悸,心烦,失眠,多梦,易惊。近一周来又较劳累,故上述症状加重,心烦不安,甚至彻夜不眠,口干,颧红,手足心热,大便干,小便稍黄,舌尖红,舌苔少,脉细数。
辨证分析: 此患者病位在心,病性属火(热)、血虚、阴虚。故证型为心血不足,阴虚火旺。
针灸处方: 治以滋阴养血,清火宁心。选取巨阙、气海、心俞、膈俞、三阴交、神门、太溪。平补平泻法。
例10 马某,男,66岁。患者于七年前无原因右下颌刀割样剧痛,呈阵发性反复发作。近五个月来发作频繁,每天疼痛数十次,每次持续1~10分钟不等。往往触动胡须即可发作,曾用苯妥英钠,无水酒精封闭等方法未能根治,而且发作加重。前来就诊时,舌质紫暗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
辨证分析: 此患者病位在三阳经,病性属血瘀、痰阻。故证型为血瘀痰阻面部阳经。
针灸处方: 治以通经活络,祛除痰瘀。选取翳风、下关、扳机点、合谷、丰隆、三阴交、光明、太冲等穴。近道穴用补法,远道穴用泻法。
例11 刘某,男,20岁。患者自诉腹痛、大便带脓血反复发作五年。近两周加剧,由饮食不节加受凉诱发,发作时左下腹部绞痛,下坠感,大便呈黏液样,有时带脓血,曾间断服用中西药,均未能根治,舌体胖大,白腻苔,脉沉滑。
辨证分析: 此患者病位在大肠,病性属寒、湿。故证型为大肠寒湿。
针灸处方: 治以祛寒化湿,净化大肠。选取天枢、关元、大肠俞、小肠俞、上巨虚、下巨虚、阴陵泉。平补平泻法,加灸。
例12 李某,男,35岁。患者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十余年,曾做胃肠钡餐检查,诊断为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西药治疗疼痛缓解,但于半个月前因精神刺激,胃痛复发,疼痛呈胀饱感,多在食后两小时发作,嗳气吞酸,便秘,尿赤,舌质尖红,舌苔黄,脉弦。
辨证分析: 此患者病位在肝、胃,病性属气郁化火。故证型为肝火犯胃。
针灸处方: 治以解郁清火,调和肝胃。选取中脘、梁门、肝俞、胃俞、阳陵泉、蠡沟、太冲、内庭等穴。泻法。
例13 王某,男,62岁。患者慢性咳嗽八年。一周来气温骤降,咳嗽加重,咯大量白泡沫黏液性痰,气息短促,喉中有痰鸣音,腹胀,纳呆,咳则出汗,口干不欲饮,舌体胖有齿痕,脉滑有力。
辨证分析: 此患者病位在肺、脾,病性属寒、痰。故证型为脾虚生痰,寒痰阻肺。
针灸处方: 治以健脾利肺,温化寒痰。选取天突、气海、肺俞、脾俞、尺泽、三阴交、丰隆。偏补法,加灸。
例14 孙某,男,30岁。患者三日来口舌生疮,伴心烦,口渴,尿黄,尿时有灼热感,舌苔薄黄,舌质尖红,脉数。
辨证分析: 此患者病位在心、小肠,病性属火(热)。故证型为心火上炎,移热小肠。
针灸处方: 治以清降心火,净化小肠。选取承浆、夹承浆、颧髎、曲骨、心俞、神门、通里、合谷。泻法。
例15 王某,男,14岁。患者昨天下午因洗冷水澡,到晚上即出现恶寒,发热,当即服银翘解毒丸一丸,发热不减,恶寒仍重,无汗,全身酸痛,头痛,鼻塞,舌苔薄白,脉浮紧。
辨证分析: 此患者病位在表,病性属寒。故证型为寒邪束表。
针灸处方: 治以散寒解表,宣肺祛邪。选取大椎、风池、风门、肺俞、太渊、合谷、复溜等穴。泻法。
例16 黄某,男,30岁。患者十余日来发热,午后为甚,肢体困倦,胸闷纳呆,口不渴,便溏,尿少色黄,面色淡黄,舌苔腻微黄,脉濡稍数。
辨证分析: 此患者病位在脾、胃,病性属湿、热。故证型为脾胃湿热。
针灸处方: 治以清热化湿,醒脾和胃。选取中脘、天枢、脾俞、胃俞、曲池、足三里、阴陵泉等穴。泻法。
例17 朱某,男,58岁。患者于五六天前突然左半身麻木,活动不便并逐日加重,以致左瘫,出现左上下肢不能活动,左鼻唇沟变浅,左膝反射亢进。过去有高血压史,来诊时伴有头痛,头胀,眩晕,性情急躁,血压220/100mmHg,舌质干红,舌体胖,舌苔根部黄腻,脉弦。
辨证分析: 此患者病位在肝、肾、经络,病性属阴虚、风、痰。故证型为阴虚阳亢,风痰流窜经络。
针灸处方: 治以滋肾平肝,化痰息风,通经活络。选取曲池、合谷、环跳、阳陵泉、丰隆、太冲、太溪等穴。偏泻法。
【按语】
中国针灸历来重视辨证论治,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许多篇幅是用来阐述针灸学理论与医疗技术的,故晋·皇甫谧将《灵枢经》谓之《针经》。清徐灵胎亦云:“《灵枢经》为针而言,有十之七八,为方药而言,有十之二三。”可见针灸与方药是同源的,其理论体系亦是相通的。尽管“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在具体应用上两者不尽相同,但都必须保持辨证论治的完整性和理法方药(穴)的一致性。
本章最早源于王岱教授出国讲学的讲稿,因外国人面对重复、复杂的辨证论治体系不知从何下手,希望删繁就简。经过多年的教学与临床实践,王教授的“中国针灸辨证论治的程序与思维方法”终于出台,深受学生的欢迎。在针灸配穴法方面,王教授既强调远道近道配穴法,又重视定位定性配穴法。但在定性取穴方面尚缺乏成熟的经验,对于穴位的性能,古书已有部分记载,今人也有一些论述。王教授的实践和认识,丰富了这一领域的内容。当然,由于条件所限,有关穴性问题还处于研究阶段,有待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并用实验研究加以证实。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