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教师 | 肖良镇:育人先育心,和孩子共同成长

1

教育之道 德育为先

1993年,肖良镇成为了一名地理教师。在长达26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大多担任班主任工作。作为地理教师,能够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与他个人的坚持是密不可分的。他认为,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为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担任班主任的二十多年里,他将《弟子规》等中华经典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以此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养成教育。

“教育之道,德育为先,我想既然是德育为先,那我就去抓育人这一块,可以通过《弟子规》的方式来进行。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些事情都处理好之后,学习成绩的提高就自然水到渠成了。”肖良镇说道。

教育中,培养好孩子的细节,也就为孩子的成功奠定了一块良好的基石。肖良镇始终以“德塑人生,技行天下”为育人原则,约束、规范、激励和引导着学生的行为和发展方向。

“我们在实施教育的时候使用这种育人为先的方式,我只管你的行为习惯做到位没有,你的好习惯养成了没有,为人处世进步了没有。这样的教学模式相比于常规的上课,他觉得越上越舒服,跟同学相处的时候他就觉得孩子越来越阳光,越来越懂得关心人、体贴人。”肖良镇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班级能遵守规矩,社会的规则自然也能遵守。

1

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肖良镇一贯奉行的工作作风以八个字形容,即为“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某日,在班上巡逻时,我看到垃圾桶许久未清理,沉积了一层厚厚的污垢,甚至隐隐约约散发出臭味,于是我就问,班上有没有同学自愿承担清洁垃圾桶的工作,结果却没有人举手表示。”肖良镇回想道,当下是有些失望的,但转念一想,孩子们怕脏是人之常情,但如果是教师以身表率,和同学们一起劳动,是否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这样如何,老师来备齐清洁工具,有没有同学放学后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洗垃圾桶的呀?”话音刚落,便有多名同学举起手来。随后在下午的劳动中,肖良镇与三位同学一起清洁班级垃圾桶,初时用工具洗,后来干脆用手洗,同学们看老师都不怕脏,他们就做得更细致了,每个死角都清洁到位,最后学生评价这垃圾桶可以装饭了,是个“饭桶”。

“人们常说,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对学生实施教育,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我想,这就是师德的力量。”肖良镇表示。

1

循循善诱 以情动人

“你的孩子,我的学生,你亲我更爱!”肖良镇如是说,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认真观察他们,从多方面了解他们,不能以偏概全。

“我班有一个叫小龚(化名)的孩子,纪律散慢,作业常常不完成,还数次欺负同学,与同学关系不和谐,虽然多次教育,但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肖良镇说,“于是我想,不能以常规方法教育,应该从别的方面入手。”

经过思考,肖良镇开始试着寻找他身上的优点,发现他其实具备很多闪光点,比如,爱劳动,每次劳动他总是特别积极,干得起劲,另外,他还十分有礼貌,每次见到老师远远就笑着打招呼。

于是肖良镇就开始留心他课堂外的小举动,一发现他做好事,就及时表扬,并微笑着询问他今天作业完成情况。而当他犯错时,也不会大声呵斥他,而是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并鼓励他改进。

经过一段时间交流后,肖良镇与小龚的关系亲密了许多,他的行为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学习成绩也随之提高。

小龚的变化让肖良镇十分欣慰,肖良镇认为,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都要平等看待,尤其是后进生,更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激励的办法,做好他们的转变工作,让他们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肖良镇无悔的付出,得到了国家、省、市、区相关部门的褒奖。教育部“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省中学地理课件评比一等奖,多次获评蕉城区优秀班主任……一项项荣誉是肖良镇实施德育点滴积累的成果,但他认为教育无止境,德育无终点。他将继续把自己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中,继续在教坛执着无悔的耕耘。

·End·

责任编辑丨何巧银

值班主任丨林翠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