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一路南下,兵锋直指大别山,为何国民党高层硬是看不出
编辑搜图
▲挺进大别山形势图
1947年8月7日黄昏,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指挥下,突然兵分三路南下,悄悄越过陇海铁路后,于18日夜晚经过“遍地积水,一片淤泥,到处水汪汪”的黄泛区,高喊着“走到大别山就是胜利”的响亮口号,以更快的速度向南方急行军。
编辑搜图
▲刘邓大军南下
国民党方面摸不清刘邓大军意图
直到此时,国民党军统帅部才如梦初醒,意识到晋冀鲁豫野战军“势将遁入大别山”,并紧急调整部署,四处调集部队到沿途布防。可惜,这些临时拼凑的部队根本不堪大用,1947年8月24日夜,最后的淮河防线也被突破,刘邓大军终于进入日夜期盼的大别山麓。
6月22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4、6纵队12万人从豫北兼程南下,并于6月30日至7月4日夜,刘邓大军在鲁西南一带分批渡过黄河,迅速攻占南岸的郓城、曹县、定陶等地,并在羊山集一带消灭敌“土木系”精锐、整编66师14000余人,俘虏师长宋瑞珂以下9000余人。国民党军方面虽然“8天里连丢3城”,又连续损失9个半旅56000余人,但依旧一头雾水,搞不清楚刘邓大军真实作战意图。
编辑搜图
▲刘邓大军渡过黄河
此前曾出击鲁西南,到大别山有重重阻隔
因为早在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刘、邓就多次指挥部队出击鲁西南,并于9月3日在定陶消灭整编第3师17000余人,导致郑州绥署主任刘峙及其参谋长赵义正被撤职;次年1月,又在鲁西南的巨野、金乡、鱼台地区鏖战16天,歼灭第88师第62旅、整编第70师第140旅及暂编第4纵队等部26000余人。
加上此番刘邓大军又在鲁西南连续作战28天,“损耗甚大,伤亡约13000人,炮弹消耗殆尽”,国民党军统帅部想当然的认为,刘邓大军势必要调头返回其根据地休整。毕竟从鲁西南到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区,要经过40里黄泛区,“没有道路,泥泞的土地一脚踩下去,就陷到腿肚,优势还会碰上齐胸没颈深的泥潭”。过了黄泛区之后,还有沙河、汝河、淮河等多条河流阻隔,根本难以通行。
编辑搜图
▲刘邓大军渡过黄河
大别山战略位置重要,敌人不愿相信
当然除了这些客观因素以外,国民党军每位高层人物从内心深入不愿意相信,更不愿意去想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区的可能。因为那个位置太关键了,其虽然位于长江以北,却处在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和华中重镇武汉之间,更要命的是,国民党军最后的机动兵力全部在陕北和山东作战,大别山区恰在两者之间,兵力空虚。
更要命的是,刘邓大军一旦进入大别山,就意味着战争“从黄河流域扩展到淮河流域与杨子江流域”,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即将到来,岌岌可危的蒋介石政权即将“从四面八方一起跨下来”。
编辑搜图
▲刘邓大军抵达大别山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