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规则,得用!” 三段论格与式的应用

本篇文字是《最最最~最简逻辑知识》系列的【第031篇】内容。上一篇我们介绍了三段论的格与式,在“五条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了三段论。

本篇 [周一] 栏目,我们来再看看三段论各个格的规则,及它们的应用方法。

-01-

第一格:小前提肯定,大前提全称

结合上期 [周一] 栏目的文字,我们知道属于第一格、且有效的三段论有4个——AAA、EAE、AII、EIO,它们的共同点是:小前提肯定,大前提全称。试看第一格的形式——

如果小前提为否定,那么结论必为否定(若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则结论也必须是否定的)。结论否定,P为结论的谓项,则P周延(否定判断谓项周延)。因P在结论中周延,则在大前提中也必须周延(在结论中周延的项,在前提中也必须周延)。因P在大前提中为谓项,则大前提为否定(否定判断谓项周延)。

于是,出现了小前提和大前提都否定的情形,则无法推出结论(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则三段论无效。反证,推得:小前提不能为否定,而必须为肯定。

如果大前提为特称,M为大前提的主项,则M不周延(特称判断主项不周延)。M作为整个论证的中项,中项在大前提中不周延,那么就必须在小前提中周延(中项至少在一个前提中周延)。M在小前提中为谓项、且周延,即小前提的谓项周延,则小前提为否定(否定判断谓项周延)。

上面我们刚刚推论过,小前提在第一格中不能为否定。则在大前提为特称时,论证无效。反证,推得:大前提不能为特称,必须为全称。

-02-

第二格:一个前提否定,大前提全称

属于第二格、且有效的三段论有4个——EAE、AEE、EIO、AOO,它们的共同点是:两个前提中一个否定,大前提全称。试看第二格的形式——

如果两个前提都为肯定,那么作为论证中项的M,在大前提、小前提中都为谓项,则两个M都不周延(肯定判断谓项不周延)。因两个M都不周延,即中项不周延,则推不出结论(中项至少在一个前提中周延)。如果两个前提都是否定,也推不出结论(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

由此可见,在第二格中只能推得:两个前提中必须有一个为否定。

再进行推导,第二格的论证有效前提中必有一个为否定,则论证的结论也为否定(若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则结论也必须是否定的)。结论否定,即结论中的谓项P周延(否定判断谓项周延)。结论中的P周延,则在大前提中的P也必须周延(在结论中周延的项,在前提中也必须周延)。若大前提中的P周延,即大前提的主项周延,因全称判断主项周延,推得:大前提必须为全称

-03-

第三格:小前提肯定,结论特称

属于第三格、且有效的三段论有4个——IAI、AII、OAO、EIO,它们的共同点是:小前提肯定,结论特称。试看第三格的形式——

“小前提肯定”理由如同第一格:如果小前提为否定,那么结论必为否定,P为结论的谓项,则P在结论中周延,又因P在大前提中(为谓项)也必须周延则大前提为否定此时小前提、大前提都为否定,则无法推出结论,则三段论无效。反证,推得:小前必须为肯定。

接着推导,在第三格中由于小前提为肯定,即小前提中的谓项S不周延(肯定判断谓项不周延)。前提中S不周延,则结论中的S也必须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的项,在前提中也必须周延)。因S为结论的主项,即结论的主项不周延,因特称判断主项不周延,推得:结论必须为特称。

-04-

第四格:根据具体条件而定

属于第四格、且有效的三段论有3个——AEE、IAI、EIO,它们没有显著的共同点(好在思维实践中用得少),这里涉及到的规则一般以假言判断“如果……那么……”的形式陈述,只有满足了“如果”,才能遵守对应规则。

试看第四格的形式——

如果大前提为肯定,则大前提中的谓项,即论证中的中项M不周延(肯定判断谓项不周延),那么中项M在小前提中必须得周延(中项至少在一个前提中周延)。因为在第四格中中项M为小前提的主项、且周延,因全称判断主项周延,则小前提为全称推出:如果大前提为肯定,那么小前提必须为全称。

如果小前提为肯定,则小前提中的谓项S不周延(肯定判断谓项不周延),因S在结论中为主项,则结论的主项不周延,因特称判断主项不周延,则结论为特称推出:如果小前提为肯定,那么结论必须为特称。

如果前提中有一个为否定, 则结论也必然是否定的(若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则结论也必须是否定的),结论否定,则大项P周延(否定判断的谓项周延),大项P在第四格中为大前提的主项, 即主项周延,因全称判断主项周延,则大前提全称。推出:如果前提中有一个为否定,那么大前提必须为全称。

-05-

三段论格、式的应用

对于上面这些知识,需要我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用来检验某些三段论——从形式上辨别它们是否正确。具体的方式由3个步骤完成:

第1步,找出中项M,并根据它在两个前提中的具体位置,确定该三段论的

第2步,辨别该三段论的3个判断的类型(A、E、I、O),确定该三段论的

第3步,对照确定的中看看是否有确定的——若有,三段论就有效;若没有,三段论就无效,再分析逻辑层面的错误所在。

比如,对论证“人都会死,秦始皇是人,所以秦始皇会死”的检验——

第1步,中项为“人”,它在大前提中为主项,在小前提中为谓项,则该三段论属于第一格。

第2步,该三段论的3个判断类型分别为A、I、I,则该三段论为AII式。

第3步,经过在第一格中查找,有AII式,则该三段论在逻辑形式上是正确的。

再比如,对论证“所有的鸟都是卵生动物,蛇不是鸟,所以,蛇不是卵生动物”的检验——

第1步,中项为“鸟”,它在大前提中为主项,在小前提中为谓项,则该三段论属于第一格。

第2步,该三段论的3个判断类型分别为A、O、O,则该三段论为AOO式。

第3步,经过在第一格中查找,没有AOO式,则该三段论在逻辑形式上是无效的。

分析错误原因,该三段论中小前提为O,为否定,违背了第一格的规则“小前提必须肯定”,这即是逻辑形式上的错误所在。

从三段论一般规则来看,结论O为特称,则谓项P周延;第一格中P为大前提A的谓项,则P不周延。于是,出现了(大项)P在结论O中周延,却在大前提A中不周延的情形,违反了“在结论中周延的项,在前提中也必须周延”这一规则,从而出现了逻辑形式上的错误。

以上,就是我们对三段论“格”与“式”规则、及其应用方法的简单介绍,尝试着于实践中训练这些方法,对我们思维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由于三段论推理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所以下期 [ 周一 ] 栏目,我们还将继续把三段论知识做一些扩展,看看假言三段论选言三段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