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攻下大唐首都长安后,为何在十五天后匆匆撤兵
吐蕃攻下大唐首都长安后,为何在十五天后匆匆撤兵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集河东、平卢、范阳三镇节度使于一身的安禄山发动麾下士兵,联合契丹、同罗、奚、室韦等部族,以声讨时任丞相的杨国忠为噱头,剑指长安,发起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此时正处大唐盛世,在唐玄宗的治理下,除边境有零星战事外,国内一片祥和。身处内陆的唐军多年不曾经历战争,平时疏于训练,毫无战力可言,面对安禄山的铁骑,各地的驻军要么一触即溃,要么望风而逃,不予抵抗。旗开得胜的安禄山毫不费劲地占领了大唐的半壁江山。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位于大唐西南边境的吐蕃看到唐朝内乱,趁机趁火打劫,不停地在西南方搞事,断断续续侵吞了约五分之一的领土。八年后,安史之乱被平定,吐蕃担心唐王朝恢复元气后,腾出手找自己麻烦,决定先发制人,对长安进行了奇袭。
公元763年,吐蕃20万大军攻陷奉天(位于今陕西乾县),剑锋直指长安,刚登基没多久的代宗皇帝李豫得知消息后,吓得不轻,急忙逃奔至陕州。之后吐蕃长驱直入,攻陷长安后,顺势扶持了唐朝宗室广武王李承宏建立伪政权,想通过这个傀儡皇帝谋取更大的利益。可意想不到的是,仅仅十五天后,吐蕃二十万大军便匆忙撤退,唐朝并未因吐蕃的入侵而终结,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大唐福将郭子仪,他是迫使吐蕃撤退的重要因素。
安史之乱时,郭子仪正在丁忧,受唐廷征召平定安史之乱,在多次战役中大获全胜。他曾率领千余骑兵对阵拥兵数万的史思明,战前,他鼓励部下:敌人依仗着兵力优势,必定不将我们放在眼里,轻视我方,内心必然不坚定,我方一鼓作气,定能攻克敌军。之后他阵斩敌军将领,一众将士为之提气,全都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击败了史思明的大军,此战斩敌两千多人,郭子仪威名远振。
由于刚刚平定了安史之乱,接到唐廷要求他收复长安的诏命时,郭子仪身旁只有二十骑,沿途他收拢部卒,共计四千人。
面对数十倍于己方的吐蕃军队,郭子仪临危不惧,命令士兵白天多些树立旗帜,晚上多点些篝火,采用疑兵计迷惑敌人,扰乱吐蕃军队的军心。果然吐蕃中计,认为唐朝的大部队已经来了,再加上是郭子仪带队,就不愿在长安继续死守,最终大肆劫掠一番,满载撤军。
只不过,吐蕃虽然退兵,但已被侵占的西南方领土还是没能收回,陇南的文、武、成、迭、宕、岷各州郡县全部成为吐蕃的领土,国势颓弱的唐廷不得已与之签定了耻辱的《唐蕃清水盟约》,割地求和,息事宁人。
安史之乱的平定、吐蕃的退兵,非但没能让大唐帝国一举翻身,反倒是成为了唐朝一蹶不振的开始。